分享

普洱熟茶——源于香港造假

 海鹰21iy19j5rw 2023-01-24 发布于广东

卢铸勳,香港“熟茶”发明人,出生广东潮州,1927年生人,早期在澳门英记茶庄学徒。

文章图片1

1940—50年代,香港红茶热,此人突发奇想,以绿茶发酵仿制祁门红茶,而利润可以翻倍。初步工艺,10斤绿茶加2斤水,控温75度,反复翻堆转红,发现叶底和茶汤颜色可以蒙混过关,但味道与祁门红茶差距太大,后到香港各处购买食用香精,勾兑口味,而最终失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取消私茶,一部分茶商离开大陆,1950年,新加坡饼茶紧俏,南洋茶商询问澳门英记茶庄可否生产饼茶,如宋聘号,敬昌号,同庆号。英记茶庄接单,由卢铸勳试制一个月,始获成功(仿制品出现)。每月供货南洋30-50件,每件84饼,持续多年。

注上述时间,即香港50年代,就开始制造我们所熟知的宋聘号和同庆号普洱。

1954年,卢铸自创福华号宋聘唛,当时内陆多省份的青茶(绿茶),集中于香港,蒸压制饼,包括福建,广东,云南的原料。卢铸勳决定自制老茶,用他以前仿制红茶失败的技术,以印尼毛峰为原料,第一次做了30饼,部分卖给本地酒楼,其他外销南洋。发酵茶外销顺利,后继续收到南洋订单。

​1956年卢铸勳做一批姑娘紧茶,他用四川毛青,广东粤毛青,越南会安毛青40多天完成订单。

1960年,西藏封锁,一些茶厂停产,卢铸勳用云南茶青,经60天实验,发酵成功,口感不错,在普洱茶旧茶市场上卖的最好。(注,旧茶就是老茶,新茶速成法,冒充老茶成功)。

1975年,卢铸勳自己制作的第一批宋聘号,在香港三个茶庄分销。(非英记制)

上述内容刊登在专业期刊——《普洱》2008年第二期。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验。篇幅问题,我把采访内容精简了。

采访地点之一,香港铜锣湾,罗素街,金朝阳中心32楼新星茶庄。

采访地点之二,香港皇后大道西520号联华大厦1楼D室。

下面图片是《普洱》2008第二期的电子扫描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文章图片2

记者周春林香港特稿,部分图片由受访者卢铸勳本人提供。

始于50年代,仿制各种普洱茶,在香港长期存在,文中反复提到旧茶,就是老茶,新茶做成旧茶,就是这位奇人发明的,说白了就是——新茶速成法——老茶

到了80年代,一些大陆的茶叶专业人士,在香港考察并承认,香港确实存在着加工旧茶的工厂。(但没有把旧茶说明确,可能有所忌讳)

后来大陆有了“科学”的分类:

生茶和熟茶,这是荒诞的分类,没经过最起码的学术论证,是严重的不负责任。

因为生茶和熟茶存在天然悖论,逻辑就可以证伪!

第一,如果肯定了越陈越香,即自然陈化最优,则普洱茶的人工发酵必假,怎么会产生呢?

既鼓吹越陈越香的自然陈化是真理,又鼓吹人工速成发酵可以代替自然存放,二者自相矛盾!

文章图片3

第二,熟茶工艺如果是技术创新——伟大发明,则生茶必然会消失,而事实却相反,遍地都是生饼,创新又在哪里

这是逻辑无法自洽的,必有伪!

我个人认为,二者全是谎言。

香港茶界,把卢铸赞叹成英雄,有诗为证:

藏缺紧茶四张罗,(大陆限制私营)

卢铸灵巧占商机。

新法速效催陈韵(新茶速成法)

熟茶溯本是长洲。(长洲,香港的小岛)

义助南天成大业,(南天公司代理勐海茶,并参与技术指导,是卢铸的技术)

印支佳茗集香江。

年过古稀雄心在,

记述曾经享后人。

香港杨慧章说,卢铸勳的精神,是香港茶叶精神的代表,是普洱茶精神的代表。

总结:熟茶工艺,不是技术进步,也不是工艺创新,仅仅是新茶催老和做旧的技术。

本质是为了越陈越老,越值钱的市场需要,扭曲出来的怪物——新茶做旧法——演化成大陆的熟茶制法。

新茶→旧茶→老茶→金融茶

这个完整逻辑序列,诞生于香港,与大陆无关。(虽然大陆有几百年的黑茶史,黑茶——金融化,却诞生在香港)

熟茶是伪命题,这个世界没有熟茶。就和中华鳖精一样荒唐——即使它真实存在。

普洱茶的新玩法,后来演化出年份论,一切普洱茶都可以通过——自然存放,而“绝对升值”,普洱茶发财工具概念彻底形成,这一切都是在利益最大化的指导思想下,有序,自发,缓慢实现的,20年前的大陆照葫芦画瓢,果不其然,大益的金融茶在大陆最终诞生!

侨销普洱茶,让香港人玩成了金融茶。

发财工具被大众认可=洗脑成功。

注意下图,这是80年代,茶庄手写的海报——发财工具,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4

80年代,普洱茶是发财工具,香港茶庄手写海报

红火过的铁观音,是台湾的技术。

红火过的普洱茶,是香港的玩法。

大陆茶艺,其实源于台湾的茶艺。

普洱茶分类——生茶和熟茶,是错误。

熟茶是被伪概念包装出来的,垃圾茶制法,从90年代以来,大陆出现有目的鼓吹各种黑茶,不知目的何在?

黑茶的几种历史形态:

1,安化黑茶,湖北黑茶,边销于西北牧区(奶茶形式),以前的销区包括外蒙和前苏联。

2,普洱茶,边销于西藏牧区(酥油茶形式)。

3,六堡茶,普洱茶,侨销于东南亚地区华人圈。

4,侨销茶,泰国,越南,香港都有自己的加工技术,并非云南垄断,也非广西垄断,香港还有一个六安茶技术,(竹篓装的药茶),不是六安瓜片。我个人觉得,香港把茶叶都暗示为“药”。如绿茶伤胃,其实源于香港。但东南亚的人口大国越南,也是茶叶大国,绿茶全部内销本国,红茶大部分出口,日本也是如此。

其实,香港茶商是聪明的商人。他们在茶叶上,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同理可知,港民在茶叶上,获得了利益的最小化。

所以,我有一篇文章,《香港喝了——100年茶叶梗》,这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我们在学习香港的普洱茶!

我说了一个可怕的现象:

近20年,中国茶叶在向港台学习,连造假的方法,都变成了冠冕堂皇的——熟茶工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