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段封控居家的日子【郝菊月】

 太行文学l苑 2023-01-25 发布于河南

2022年11月,疫情再次来袭。

有学校查出了疫情,老师学生被拉走隔离了;有小区的外地返林人员人被确诊了阳性;有超市、饭店有人感染了……微信群,朋友圈,抖音上发出的都是此类的信息。人们诚惶诚恐,如临大敌,谈疫色变,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学校停课了,公交停运了,商场关门歇业了……整个城区不得不再一次按下暂停键,开启了封控管理模式。

我是从11月22日早上开始被封在家里的。早上七点多我像往常一样去上班,骑着电动车走到村口时被疫情防控值守人员拦住并告知:疫情严重,全村所有人员不出不进。无奈的我只得返回家中,就这样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足不出户,封控居家的日子。

虽说是毫无准备就被封在了家里,但这并没有对我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家里的米、面、油都还有不少,白菜、萝卜都是之前刚从老家带来的,也有不少,被封的前一天我刚从超市买了鸡蛋和一些别的蔬菜、水果,所谓“家里有粮,心中不慌”,就算出不去,这些食材也足够我们全家吃一段时间了。

即使宅居在家,但核酸检测还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村里的喇叭每天早上六点都会准时响起,不仅督促大家到就近的检测点做核酸,还会通告最新的疫情情况,告诫大家做完核酸立即回家,不得在街门口溜达、挂闲话。

不能出门上街,现成的面条、馒头等食物自然也买不到,可一天三顿总是要吃饭的,好在有米有面,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再说呆在家里不用上班,做饭方面是有充足的时间来琢磨的。又细又长的拽面条,吃到嘴里筋道爽滑,比买的面条不知道好吃了多少倍;自己蒸出来的馒头和包子也是又喧又白,吃起来更有口劲;想吃饺子了自己包,想吃饼了自己烙,想吃啥改色饭菜了说做就做。没有工作的压力,不用担心上班迟不迟,不用接送孩子上下学,就在家里围着锅台转,伺候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完完全全成了一个家庭“煮妇”。

那些日子,我既是孩子们的家长和专职厨师,又是她们的老师。班级群里老师每天让孩子们看视频上网课,布置当天的作业,我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班级群里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老师们也非常敬业负责任,每天早上六点多就把作业发过来了)。然后起床做饭,打扫卫生收拾家务,还要催促孩子们起床读书读英语、背古诗。早饭和午饭后,督促她们按时听网课,写作业,我陪在她们身边,读读书写写字跟她们一起学习。二女儿做题遇到拦路虎了就耐心地给她讲解,小女儿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抓着她的手一笔一画的教她。学习之余让她们适当地放松一下,跳绳、玩游戏、画画、……这样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很是喜欢。晚上睡觉前再陪孩子们背会古诗,或者讲个故事,等她们睡了,我一天的工作也结束了。这时候我会点开古诗词平台上公众号,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听着老师们精彩的讲解,在诗词的美好意境中进入梦乡。

每天黑了明,明了黑,这样封控在家的日子虽然繁琐无味,但能全天侯的陪在孩子们身边,能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学习,却让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

直到12月8日,社区喇叭里突然发出通知: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大家出行不再受到限止,人们终于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出入了。听到这一消息,人们喜极而泣,奔走相告,尤其是那些孩子们,在家捂得都要长毛了,一听说能出去了,立即疯跑着跑进跑出好几趟。这真的是“门外忽传要解封,初闻涕泪满衣裳”呀!

全面放开后,随着行程码和健康码的下架,我们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常,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又都经历了感冒、咳嗽、发烧和“阳了”的痛苦折磨,但不管怎么样最终都挺过来了,犹如凤凰涅槃一样,我们获得了浴火重生般的美好如初。

回顾三年来的疫情防控过程,有苦有泪,有酸有甜,有流血有牺牲,有奉献有担当,有温暖有力量,有党的关怀有人民的团结互助,更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回响960万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村村寨寨。这一切的一切,都将铭刻在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写进历史,成为永久的回忆。

今天是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七,2022年虎年即将过去,2023年的兔年春节马上到来,愿新的一年里疫消云散,乾坤朗朗,无灾无难;愿我们都能“大浪淘沙始到金”,“洗尽铅华归本真”;愿我们的祖国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更加繁荣昌盛;愿人们安居乐业,健康幸福。让疫情防控彻彻底底画上永远的句号,让一切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从人间消失,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见鬼去吧!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023.1.18
【作者简介】郝菊月:林州市东姚人,喜欢读书,热爱诗词,闲暇时喜欢游走于文字当中,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