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败军之将黄杰,为何能超过胡宗南和胡琏,率先成为陆军上将?

 兰州家长 2023-01-25 发布于甘肃

在黄埔军校毕业的国军高层中,胡宗南一直以来都是以“太子爷”的名义自居,在抗战胜利之后更是以“中将加上将”军衔,成为黄埔学生中获得上将军衔的第一人。不过起点这么高的胡宗南,却并非国军黄埔学生中荣升“陆军二级上将”第一人,排在他前面的有三人,分别是——“国防部长”袁守谦, “海军提督”桂永清,以及“海上苏武”黄杰三人。

文章图片1

1950-1953年授勋上将的黄埔学生

而刨除桂永清走后门,身为海军总司令却厚着脸皮挂着陆军二级上将军衔,以及袁守谦挂闲职之外,毫无疑问,黄杰则是黄埔学生中,以“现役陆军将领”,身份成为国军真正陆军上将的第一人。其在当时国军将领的座次排位中,甚至超过了胡宗南、汤恩伯等一众老资历。

那这个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将领,到底实力如何?

为何能超过胡宗南、胡琏等人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一个“陆军上将”呢?

文章图片2

黄埔太子胡宗南

黄埔虎将黄杰

出生于湖南的黄杰,在年少时候就和老乡袁守谦等人一起南下广州,选择投笔从戎加入到了黄埔军校中,投身大革命。

平心而论,从黄杰进入黄埔始,在相当一段时间并未受到多大的重视,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胡宗南、郑洞国、关麟征和宋希濂等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胡宗南更是成为了团长。而作为同班同学的黄杰还是一个小小的营长。

文章图片3

黄杰戎装照

都知道老蒋对于当时黄埔一期学生是出了名的偏爱和爱惜,比如陈赓和胡宗南等人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对于同为陈赓老乡的黄杰,老蒋在其毕业后,对其的评价是“成绩中规中矩,不显山漏水,朴实严谨,可以基层带兵”。这句话无疑也宣判了当时黄杰成材的可能性,在老蒋眼中的黄杰并无大将之材,最多只能和很多黄埔毕业生一样,担任中下级军官。

可即使是校长不待见,黄杰却没向现实低头。

在毕业后,知道正在基层连队升迁难的黄杰,选择加入到了伤亡率最高的侦察部队担任何应钦教导团的侦察排长,侦察部队危险大但也最容易升迁。

在多次战役中立功后,黄杰已经在北伐前担任营长职务,虽然不如胡宗南耀眼,但也能与郑洞国、宋希濂等人平起平坐,可谓是后来居上。当然他的崛起也是充满危险,在松口等战役中也是多次负伤。

可以说在早年,黄杰的崛起是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这一点难能可贵。

文章图片4

在济南被日军俘虏的北伐军

到了1928年二次北伐期间,黄杰已经担任北伐军中最精锐的第2师(师长:顾祝同)第7团团长,其后以第2师副师长职务兼任第5旅旅长,黄埔悍将郑洞国和王敬久皆是其手下团长 。

而在北伐期间黄杰之所以快速崛起,除了作为军事主官在进攻山东的作战中大败张宗昌之外,还在于其在济南的“勤王之功”。

1928年日军发动济南事变,借着保护侨民的借口,想要活抓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老蒋。而就在日军全城搜捕老蒋的关键之时,慌不择路的老蒋正好被黄杰率领一队精兵找到。原来黄杰刚刚接到消息,立即赶来护驾。 不过慌忙之中黄杰也仅找到几匹军马,而这也就苦了黄杰等人,只能是徒步在后面追赶,就这样靠着黄杰一路护驾,才让老蒋得以安全逃回。

文章图片5

1928年在济南的北伐军

而对于有救命之恩黄杰,老蒋也是越看黄杰越对眼,特别是在经历何应钦等人的背叛之后,老蒋在用人上更偏向于“忠心的将领”。于是在二次北伐结束后启用黄杰为第2师副师长,在汤恩伯短暂接任后,1932年黄杰被任命为第2师师长。其在国军中的咖位已经和第1师师长“太子爷”胡宗南,以及25师师长“大师兄”关麟征靠齐。在黄杰的2师麾下有:郑洞国、陈明仁、范汉杰等一众猛将。

文章图片6

黄杰以及其麾下的2师干部

担任第2师师长期间,黄杰率部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在这次战役中黄杰的指挥才能得到了施展,在古北口之战中,第2师多次击败日军精锐关东军的多次进攻,而侦察兵出身的黄杰也每每带着参谋深入前线与敌不足百米地方侦察作业,在南天门等战役中多次重创日军,整个长城抗战下来第2师伤亡过半,却也打出中国军人的精神气。

文章图片7

长城抗战国军主官(左下为黄杰)

而带着长城抗战的战功,黄杰在1932年可谓春风得意。

而在这个时候,老蒋后院失火,大舅哥宋子文利用一二八抗战之便,成立了税警总团,虽然是警察性质部队,但其装备豪华,实力却超过大部分正规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老蒋,立马将黄杰任命为税警总团团长,架空孙立人等一众宋子文嫡系,并通过黄杰不断安插亲信,让税警总团成功由宋姓蒋。

淞沪会战爆发后,黄杰带领税警中团与黄埔同学们组成的精锐与日军在上海进行血战,在苏州河南岸的作战中,黄杰身先士卒带领参谋到第二支队的司令部,亲自督战,多次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在黄杰的带领下税警总团成为淞沪会战中国军表现最优异的部队之一。

文章图片8

精锐的国军税警总团(美械装备)

在作战过程中第五团团长邱之纪壮烈殉国,此战过后税警总团6个团伤亡达半,相继缩编为4个团、2个团,最终撤出前线的时候,仅剩2000人。

淞沪会战后,黄杰升任第8军军长,该军也是经过加强后的德械精锐部队,连续担任精锐部队的主官,可见当时老蒋对黄杰是相当器重。

可在接下来的兰封会战中,黄杰和好兄弟桂永清却着实让老蒋颜面扫地。

在徐州会战的台儿庄大捷后,老蒋一改对日避战的态度,想要在河南歼灭冒进的14师团(土肥原师团)。前期国军各部进展顺利,宋希濂等军不断压缩日军防御圈,多次突入日军核心阵地。但同样包围圈内和外围支援的日军也同样凶猛,桂永清的27军不到1天就丢掉兰封,和桂永清一样,原本在归德担任阻敌任务的黄杰第8军,在日军16师团逼近的时候果断放弃阵地逃跑,造成了国军全线被动,以至于兰封会战成为一个笑话——6个军的精锐部队,居然吃不下1个师团。

文章图片9

兰封会战期间的国军

那为何身为黄埔虎将的黄杰要放弃阵地呢?

其实从桂永清放弃兰封开始,参战的国军将领就意兴阑珊,认为战役应该结束,但老蒋却被台儿庄战役冲昏了头脑认为应当继续作战。没办法,校长要打,底下人只能硬着头皮上,但仗越打越焦灼,外围日军增援部队也越来越多,参战的国军甚至有被日军反包围,全歼的危险。

站在黄杰的角度,肯定是想要替“校长保留火种”,同时也保住自己的基本盘第八军,再加上校长不也经常“明哲保身”么。于是在长官汤恩伯的默许下,黄杰果断开溜,却不想造成国军前线被动,加之当时全国抗日情绪高涨,抖机灵的黄杰无疑触犯了一个“众怒”,最终被革职查办。

可到底还是老蒋的爱将,从前线下来的黄杰在后方被任命为中央军校教育处处长以及桂林分校教育主任等要职,等风头过后再次担任主官。

文章图片10

与何应钦谈笑风生的黄杰

左右逢源,仕途光明

兰封会战被下放到后方的黄杰丝毫不为自己的出路而着急。

这主要得益于黄杰的为人,在黄埔一系中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团体,比如胡宗南的复兴社,何应钦派系等。但黄杰始终和每一个派系若即若离,交好每一方,却始终保持距离。再加上黄杰对于政治天然不感冒,因此他和宋希濂等少数几人是无派系,深得老蒋赏识,成为各方拉拢和交好对象。

而且对于宋希濂而言,他处世更为精明,宋希濂在富金山输掉了基本盘36师(71军),而黄杰则保留了自己的第8军,同时相较于民族情分,什么攘外必先南内,黄杰更倾向于听校长的话。而且黄杰为人仗义疏财,经常喜欢替下层军官说话(在当第2师师长期间,经常和士兵们吃大锅饭),自然在国军内部有“老好人”的称号。

文章图片11

黄杰与黄埔一期同学合影

黄杰在国军中人缘有多好?

兰封会战中,其私自撤离战场,按理来说是要上军事法庭的,但从其出事之后,胡宗南、陈诚和汤恩伯等人纷纷为之求情和四处奔走,最终让其免于牢狱之灾。

果然,在1943年以后,在后方教了几年书的黄杰,就被委以重任,重新出山。在组建第二次远征军后,黄杰接替在龙陵战役中失职的宋希濂成为国军11集团军司令官,在黄杰的带领下,11集团军攻克日军松山要塞。到了抗战反攻阶段,其更是担任国军四大方面军之一的第一方面军副司令,负责对华南地区日军进行反攻。

文章图片12

黄杰与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同学杜聿明、胡宗南等人选择充当箭头与我军作战时。自知久疏战阵,缺乏竞争力的黄杰知道自己的作战能力已经不如如日冲天的远征军系以及土木系等人,于是选择在后方继续发挥余热。

而正是因为没有与我军作战,因此黄杰也避免了成为我军手下败将的命运。同时黄杰也以其独到处世,在后方逐渐在此获得老蒋的信任,取代权倾一时的汤恩伯、胡宗南等人成为老蒋最信任黄埔将领。

文章图片13

黄杰与人缘很差的关麟征依然谈笑风生

那在抗战后,黄杰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呢?

首先,选择不上战场并不意味着黄杰是真的想要隐退,1947年因为小委员长陈诚在军中大搞裁军,将裁撤下来的军官作为编余人员等待安置。并搞了所谓的中央训练团对其进行训练,但半年受训过程中依然没有多余岗位安置这些军人,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陈诚还要扣这些人的军饷,这就导致一部分国军退伍军人生活窘迫,部分贫困的军官和家属甚至选择了投河自尽,在忍无可忍之下这些人选择组团去南京中山陵“哭陵”,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

文章图片14

中山陵哭陵事件

老蒋在知道这件事后,也想派专人去处理,但这个要么得罪陈诚,要么得罪同僚的烫手的山芋这些国军高层们并没人敢接。

于是意识到这是个机会的黄杰立马去见老蒋,表示愿意承担这个烂摊子,在当时老蒋看中处理事件的很多人选都选择明哲保身的时候,只有黄杰挺身而出,他奉劝老蒋这些人都是抗战有功之臣,很多人还是黄埔学生,如果处罚太重,难免让人感到兔死狐悲,感到寒心,今后还有谁甘愿为校长卖命?

听闻黄杰主动揽事的老蒋大赞黄杰为黄埔学生争光。事实上在接下来处理这些编余军人的安置上,黄杰也发挥出他八面玲珑,顾全大局的做事风格。在顾全陈诚面子的同时也将这些军人进行妥善安置,解决其生活难题,甚至自掏腰包为下层军官安置住所。这让陈诚和老蒋对其深表满意,事件的妥善处理,让黄杰在同僚中赢得一片赞扬之声,都说他心肠好,为人厚道最后是皆大欢喜,将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文章图片15

中山陵事件的军官们

黄杰办事利索还表现在拯救国军残军上。

在渡江战役后国军已经失去了翻盘的可能,我军进攻中南势不可挡,而在这危急时刻,老蒋还是第一时间想到黄杰,让其担任湖南省主席和1兵团司令,在中南抵挡我军进攻。但面对着势如破竹的我军,黄杰自知难以抵挡我军,而陈诚和白崇禧也认为,与其和我军血拼不如保存有生力量。于是黄杰在对老蒋的电文里说道——“就目前军事政治各方面的态势来说,可以形容为百孔齐穿,千疮百孔。在这样危疑震撼的状况下,去接受如此艰巨的任务,内心感到万分惶恐。”

在接任第一兵团司令官后,黄杰带领残军在我军的追击之下,闪躲腾挪,先后转战广西和云南,皆未成功,不得已只能接受白崇禧的建议将部队转移到越南,可在越南期间,黄杰并不好受,一方面进入异国他乡,此生就很难回家,正如其在回忆录中说的那样;

“我是军人,军人的天职是寸土必争,如今在艰苦的斗争场合中败下阵来,有什么理由把责任诿卸?因此我的心境,惭愧,又悲愤,更有无尽的迷惘与痛苦。”

文章图片16

逃到越南的国军及家属

另一方面,法国人也眼馋这支国军精锐,既防范又想招募其为外籍兵团,对付北方势力突起的游击队,除了将这些残军武装解除,进行监禁之外,还以高官厚禄来诱惑黄杰等人,但黄杰一如既往的对老蒋忠诚,坚持不改换门庭,并以汉朝名将苏武自诩,心念校长。

而黄杰等人的忠诚也感动了老蒋,在三年的交涉后也就是1953年,黄杰终于回到了宝岛。

在回到宝岛的第一年,黄杰就被升任为国军陆军二级上将,成为黄埔学生中升任陆军上将第1人。而其实黄杰能升任陆军上将,其实不外乎这几点因素。

其一,就是“资历和忠心”。

在经历胡宗南、汤恩伯等人说大话,郑洞国等人的“背叛”之后,老蒋认为其失败主要是队伍不纯,连黄埔学生们都不值得信任。可在老蒋心中,黄杰依然是那个在济南日军围追堵截中,拯救自己的忠将,没有一丝丝改变,从哭陵和越南事件更明白了黄杰的忠心耿耿。

而且按照资历来说,黄埔一期出身,担任过省主席、兵团司令,在大师兄关麟征远走香港、杜聿明、宋希濂等人被俘虏,胡宗南身陷囫囵之际,也就是黄杰有资历担任陆军上将。因此对于老蒋来说——“忠诚加上资历”,也就黄杰能匹配,毕竟连桂永清都能挂靠陆军二级上将。

文章图片17

如愿当上一级上将的黄杰

其二,就是黄杰与大公子的关系。

在抗战后方以及解放战争期间,黄杰与大公子的关系就很好,当时大公子接任老蒋位置的端倪已经显现出来,并借助其在青年军那一套领导班子利用政工人员对军事长官进行监督,这引起了科班出身的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的不满,于是黄杰亲自举报孙立人有“拥兵自重”的嫌疑,旗帜鲜明的支持大公子,让老蒋对其更加信任,毕竟黄杰只效忠“蒋家”是他最乐意看到的。

因此将黄杰扶上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雨田君说

黄杰作为黄埔一期的名将,除了效忠于老蒋而博得赏识之外,其在做人上的“中庸”也是其能升任国军二级乃至一级上将的一个根本原因。不同于杜聿明、郑洞国等人热衷于带兵打仗,黄杰看似忠厚的外表下,也是极善于专营,这一点从他在税警总团架空孙立人就可看出一般,挖墙脚的本事就比胡宗南也是半斤八两。

但黄杰做事又是极具分寸,深谙“中庸”之道,因此对于孙立人以及何绍周等政敌也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并没有将事做绝,在松山前线与何绍周相逢一笑泯恩仇,孙立人被软禁期间也多次跟老蒋求情。为自己博得好名声。

故而,别看在国军内部不显山露水,但黄杰心心里早已将老蒋钻研透了,这也为其后面能升任陆军上将,获得蒋家父子的宠爱,埋下了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