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频繁更换行业的大神,用5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实现跨界成功

 小书呆读书纪 2023-01-25 发布于河南

有一位跨界大神,明明已经保送大学,却偏偏要参加高考证明自己。

明明当医生已经获得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却偏偏要跨界从商。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后,明明已经就职于大名鼎鼎的美国麦肯锡公司,却偏偏又要开始学习写作。

在创作出《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等众多畅销作品以后,明明已经是比较成功的作家了,偏偏要当回打工人。

在打工人的行列,跻身华润集团、中信集团管理层以后,明明是很多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了,却又频繁说教,当起了成功学导师。

不仅出版了《有本事》《无所谓》《了不起》等成事学好书,还抽空翻译了泰戈尔的《飞鸟集》,帮助罗永浩成功脱身债务泥潭。

这个大神,就是冯唐。

本期书单关键词:【冯唐书单】,通过冯唐的作品,了解跨界成功背后的成事秘籍。

1《冯唐成事心法》

成事并不等于成功,成功不可以复制,但是成事可以。

成事是把事办好、人做好,是一个长期修行的状态。

越是在浮躁的社会,越不要执着于成功,只有一件一件事儿办成了,功也就慢慢成了。

《冯唐成事心法》不是教我们如何做好某件事的小技巧,而是成事、成人、成功的大哲学。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天赋、出身、资源、时势等因素,都是个人不能掌控的。

但我们不能因为客观因素的未知和不可控,就放弃了个人主观上的努力。

只有在一朝一夕、鸡毛琐碎中努力修炼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机遇出现之时抓住,进而成事。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改变不了基因基因,做不到圣人,至少可以做到一个成事的人。

至少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以及自己的身边变得更美好一点。

只有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美好富足了,才能有“成事”的物质世界与之相匹配。

2《无所谓》

以前看《士兵突击》的时候,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平常心”。

我们普通人活在这世上,就应该多一些平常心。

或者像冯唐一样,以“无所谓”的态度,少一些输赢和计算,多一些自在和专注。

《无所谓》,作为冯唐袒露内心的文学随笔,虽然略有成功者的自恋,但是却是他对自己四十多年的生活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值得我们对照反思。

特别是在《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这篇爆款文章里,尤其值得每一个男生认真读一读。

年轻时当极尽欢喜,年长后当极尽通透。

我现在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年男人,或许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油腻,变得猥琐。

但是经常读一读《无所谓》这样的书,会时刻提醒我,要学习、要自律、要提升。

否则,就会淹没在人堆里,平庸连自己都懒得瞅一眼。

3《有本事》

在电视剧《三体》里,史强的助手徐冰冰,以一当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人浮于事的职场里,很多十个人都干不完的工作,有时候一个人都能胜任。

对于成大事的人,一个人即是一支队伍。

对于冯唐来说,他也是一支队伍。

尽管在网络上,冯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直男癌,甚至有些自恋。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令人羡慕的成绩。

特别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本事》这本书里,有很多值得我们从冯唐身上学习借鉴的东西。

冯唐的文字风格,永远是话糙理不糙,虽然有时候有些直白可笑,但确实是挺有道理,对人生的一些问题的思考也很透彻明白。

4《了不起》

古往今来,了不起的人很多,了不起的书也有很多。

但是,为什么这么榜样就在眼前,我们还是平凡普通地连自己都叹气。

或许,我们没有找到学习的方法和捷径。

其实,方法一直都在,只有真正厉害的人才看得懂、做得到、守得住。

在《了不起》里,冯唐精讲了三大类五十本经典中的经典,就想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成为真正厉害的人。

冯唐说,力战者未必能胜,快跑者未必能先达。

变强、变好的方法,并不一定要全力以赴、抛弃一切去努力,但是一定不能忘记读书。

5《北京三部曲》

冯唐的《北京三部曲》包含了《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三篇早期的长篇小说。

《北京三部曲》,讲述的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故事。

一个北京男孩从十五岁的懵懂少年,到三十岁的而立之年。

一个故事,五年时光;一段经历,一个青春。

整个三部曲,十五年时光,从什么都不懂、到懵懂、再到似乎什么都懂。

这不仅仅是冯唐的回忆,也有我们青春的影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