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花一季节,一岁一菩提

 新用户7728Ag79 2023-01-25 发布于河南

       世俗的浮躁与喧嚣,有时候使人万念皆空虽然,不能挥袖隐居寺庙坐禅,不问红尘事。或者,不能潇洒地居住山林,但是,觥筹交错,辞旧迎新,亦能与菩提常伴,如同清风徐来,陶醉我心。菩提子,总能带来一份怡然自乐的禅意。

        惠能大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然从睡梦中醒悟,豁然开朗,顿悟其真谛,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在菩提子上,均有一个大点和许多小点,犹如众星捧月般的美丽,故名星月菩提。菩提子,传说能除恶驱邪,人们常用来寄托希望,是吉祥的象征。豁然开朗

       当你身临春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万紫千红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沐浴着秋风,亲临如金似银,皓月当空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姹紫嫣红的春色,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而硕果累累的金秋,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明心见性,佛心意善。菩提,是大彻大悟,证得了最后的佛性与光明。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对凡夫俗子来讲,即使是人驾鹤西去,也会功德圆寂。实际上,是不生不灭的自性,达到了至高无上的菩提境界。

       菩提禅心,芸芸众生,上求佛道,下化大众。迎来了酷暑,送走了隆冬。

       季节的轮回,我们走过了春夏秋冬。春天,一个令人向往,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仿佛已经看到,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各色的花都开了,红的,白的,紫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绚丽斑点。彩蝶纷飞,百鸟儿在歌唱。庄稼茂盛,树木葳蕤,芳草萋萋,生机盎然。打开尘封的记忆,花红叶茂,水墨长卷,袅袅炊烟,琴声悠扬。


  

       春天才见杨柳绿,秋日又闻丹桂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的诗句,包涵着浓浓的诗情,赋予了深深的禅意。喜欢他的诗篇,总能把我们带到坐禅时的心灵境界。心如同一泓清水,从此不染凡尘。体会和感悟人生,相信菩提在心中。拥有佛心禅意之心,从内心发起求道,普惠于大众。而心存杂念和贪欲的人,是不可能有菩提之心的。


  

       烦恼天天有,不拣自然无。心之所以有尘埃,因为,心面对世间万事万物之表面,相有所住,故人会有烦恼。如此产生贪痴,无法明心见性,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要知道,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妄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不应该用太多的血心去留恋它。所谓万物皆为我所用,并非我所属。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

       菩提之心,重在“菩提”二字,就是说有一颗成佛的心。指的是一个人有大慈大悲的胸怀,有佛的气度。盘玩菩提子,亦是一场修行,它磨去了人性的棱角,修养着不染凡尘的心。钟爱佩戴菩提子,可使灵台清明,心情愉悦自在,还可辟邪养身。爱菩提子的人,或许,都有不染尘世的灵魂和玲珑澄澈的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我心常清净,怎能染尘埃?无论初夏的晚风,还是冬日的瑞雪,带着月季的芬芳,迎来了腊梅的幽香。

    夜深人静的时候,菩提树下,水云禅心,清扬婉兮,简约素宁。在安然自处的意境中,思绪和感觉,恰在此时,与最真实的自己不期而遇。不将自己低入尘埃,灵魂便不会落入窠臼,这半生走过的山重水复,都是成长之路一条窈窕的曲线。这是最低调的张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历练。人生逆旅,山高水长,诗情禅意之外莫过于,一蓑细雨,一缕炊烟,一抹嫣红,一任平生。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大师“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沉浮人生,心路历程,让来的来,让去的去,心平气和地迎来和送往。禅门有语:不忘人恩,不计人怨,不思人非,不念人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若心无事,便是自在人。


作者:SHEN叁叁,自由撰稿人

原名:申玉方,现居河南省郑州市

(原稿,首投,约1300字)

Tel:13838047728,微信号Sy30699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