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悸』心悸耳穴贴压法

 zd山笑 2023-01-25 发布于江苏

心悸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简称耳压法,是指在耳穴表面用胶布固定贴压药籽的一种方法。此法简便易行,花费少,且安全无不良反应,适应证广,奏效迅速。应用本法可以起到持续刺激作用(因患者可不定时地在贴压处加以刺激)。选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灵枢·厥病》中就有记载:“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历代医学文献都有不少介绍用刺激耳穴方法来治疗疾病,通过望触耳郭穴位来诊断疾病的记载,说明我国利用耳穴来诊治疾病的历史已相当悠久,近年来耳压疗法又有很大的发展,它不仅在国内推广使用,而且已传至国外。近年来,应用耳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心悸、胸痛的报道日渐增多。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无不良反应,安全经济,不损害组织,药籽刺激持久,医疗效果稳定,对心悸患者更为适宜。

在耳郭上先寻找阳性点,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选穴。然后耳郭用75%酒精消毒,左手托住耳郭,右手用止血钳将粘有药籽的胶布取下,对准穴位贴压。贴压后,用手指轻压穴位1~2分钟。每次选3~5穴,必要时取双耳穴进行贴压。隔3~5天换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1周。药豆可选用油菜籽、小米、绿豆、莱菔子、王不留行籽、白芥子等。

(1)取心、口、小肠、神门、兰焦。

(2)心悸气短,面色不华,乏力者加脾、胃。

(3)心悸怔忡,胸闷不舒,心痛时作者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

(4)心悸,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者加肝、肾、内分泌。

(5)心悸短气,心胸胀痛,痰多,肾者加肺、脾、肾、皮质下。

治法:将王不留行籽用麝香虎骨膏贴敷于上述耳穴上。按压5分钟致耳部发热,隔2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1)取心。

(2)心悸,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者配肾、内分泌。

(3)心悸,健忘失眠,头晕头痛者配内分泌、神门。

(4)心悸失眠者配心、肾、皮质下。

治法: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于耳穴。嘱患者每日按压数次。隔日一换。15日为1个疗程。

注意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郭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