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金轩是国军副连长,开赴龙冈作战时携机枪加入红军,25年后授中将

 兰州家长 2023-01-25 发布于甘肃

龙冈战斗是中央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时的第一仗,在这一仗中,我红军不但歼灭前来参加“围剿”国军第九路军18师一万多人,还活捉了师长张辉瓒。

他当时是国军副连长,也参加了这次“围剿”红军的行动,但在这次行动中,他却携了一挺机枪加入到了红军的队伍。从此,也开启了他人生辉煌的新起点。

他就是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刘金轩将军。

文章图片1

刘金轩是湖南祁阳人,1908年生。18岁那年,北伐军开到了家乡,迫于生计,他便报名参加了唐生智的部队,由于他作战勇敢,两年后就当上副连长。

1930年10月,蒋介石组织了11个师对中央红军进行第一次“围剿”。刘金轩随十八师参加了这次“围剿”。由于18师师长张辉瓒冒进地进入了龙冈后,整个师即被我红军包了饺子。

贫苦出身的刘金轩,面对前面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就毅然带上一挺机枪向红军投诚,并加入到了红军的队伍,成为红军的一名战士。

文章图片2

参加红军后,刘金轩就追随着彭老总的红三军团转战于闽山赣水之间。由于他为红军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受到首长的赞赏,因此,在他加入红军后从一开始的战士、班长、排长,第二年又升到了连长,后来又升任红三军团第4师第11团3营营长,参加了二,三,四,五次反“围剿”,随后他随部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战全面爆发后,刘金轩先后任129师教导团作训科长,385旅769团参谋长,新编第10旅28团团长,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关家垴伏击战等战役的战斗以及反扫荡、反顽等战斗,巩固和发展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

文章图片3

抗战胜利后,刘金轩先后出任太岳军区第24旅旅长、独立旅旅长,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12旅旅长。

刘金轩人生最出彩的时刻就要来了。

1947年6月,当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率部在陈(赓)谢(富治)集团编成内南渡黄河,开辟新战场。陈赓将军对刘金轩说,过了黄河之后,你要大胆向鄂北、陕南挺进,牢牢地牵制住胡宗南的兵力。

文章图片4

陕南是胡宗南的西南大后方,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曾先后八次进入陕南,但都没能建立起根据地,八次都被迫撤了出来。所以,这次要歼灭胡宗南部,就必须到陕南创建根据地,立下脚跟。

派谁去了呢?

上级首长经过慎重选择后,决定由刘金轩率12旅、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17师和豫西军区陕南独立团,南渡黄河进入敌占区,进行独立作战。

文章图片5

1947年11月,刘金轩与政委李耀率12旅,在当地游击队带领下从峡谷穿插至山阳城,活捉了国民党山阳县县长及警察局局长以下800余人,打下了进入陕南的第一个大胜仗。

要建立根据地,就必须建立政权,这不像单纯的指挥打仗那么简单,所以刘金轩每打下一个县就必须建立一个地方政权,还要开展群众工作,进行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等工作。所以,攻克山阳城的第二天,刘金轩宣布陕南第一个县级政权正式建立。

文章图片6

就这样,刘金轩一边要指挥打仗,一边要考虑地方政权的建设。到1948年6月,刘金轩在鄂陕地区的镇安、丹凤、山阳、郧阳、郧西、均县、白河、旬阳、山商、上关等10个县建立了我党领导的地方政权,先后八次没有建成根据地的陕南地区,第九次终于让刘金轩和第12旅的干部战士们一起给建立起来了,实现了刘金轩进入陕南前立下的“九进九不出”的诺言。

1948年6月7日,中原军区以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17师和陈谢兵团4纵12旅为基础,组建陕南军区,刘金轩担任了陕南军区司令员。在此期间,他们在坚守陕南的基础上,还派出主力参加襄樊战役和淮海战役。

此后,刘金轩奉命在陕南军区组建了第19军,并兼任19军军长,率部参加解放西南的战役,后任陕西军区司令员。

文章图片7

这位曾在25年前携带一挺机枪投身红军的原国军副连长,在革命的队伍中,终于成为了一名为人民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军事将领,1955年刘金轩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1984年4月27日,刘金轩将军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