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一洞穴两台美国发电机,持续发电80年,至今仍能正常工作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23-01-25 发布于广东

贵州省桐梓县,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很多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是附近的景色吸引了他们前来。

毕竟因为紧挨着天门河的缘故,附近的一座山脉被冲刷成了盆地,在河水倒灌后,一旦从上往下看,就会看到一面水镜嵌在群山之中,景色可以说是绝美,更别说因为仿造西湖景观的缘故,这个湖还有着“小西湖”的别称。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美景只是吸引这些游客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是为了天门河边上的一个水电厂而来。

你可能会说一个水电厂有什么好看的?确实,一个已经停止供电,只剩下两台美产发电机的水电厂,到底是靠着什么,吸引这么多的游客呢?其实其中另有玄机。

水电厂的诞生,源于兵工厂电力不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而在“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同年12月,南京沦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而随着南京的沦陷,国民政府开始被迫南迁,在当时,为了保证之后的抗战需求,几乎所有的兵工厂都跟随国民政府向着西南迁移,有的还迁移了不止一次。

就好像广东石林兵工厂,38年的时候,它先是迁移到了广西融县,结果不久后为了防止被日军轰炸,又迁移到了贵州桐梓县。

等到桐梓县后,因为前线吃紧,石林兵工厂干脆就扎根在这里,开始进行武器生产。害怕产能不足,后续又迁移了好几家兵工厂过来,跟它合并成了41兵工厂。

虽然兵工厂有了,但枪支弹药依旧无法大量生产。当时制约产量的最大难题,就是兵工厂无法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

虽然兵工厂搬迁的时候带来了两台柴油发电机,但这两台发电机每天要使用的油量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果工厂靠近港口,还能借着航运从国外采购。但搬迁来贵州后,因为抗日形势的严峻,进口燃料压根无法补充。

不得已,兵工厂甚至自己建了一座炼油厂,从十里八乡收购菜籽油来加工。但这些对工厂的每日用电来说,只能算得上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工厂的用电难题。

有人可能要问了,没电的话让当地政府支援不就行了?要是放在现在,这是个好办法,但抗日时期的我国,别说支援用电了,地方政府都不一定有着柴油发电机。

当时的地方,要是靠手摇发电机来发电。这东西虽然方便好用,但实在太耗费人力,加上故障率太高,导致地方用电都有时不够,根本无法支援兵工厂。

那如果地方支援人力,然后给兵工厂配上手摇发电机呢?

一开始兵工厂的人也有过这种念头,但当时的制造能力并不像现在,全国各地都缺电缺发电机,根本无法大规模地供给一个兵工厂,因此这个念头也只能打消掉。

好在前面说过,工厂内现在搬迁来了贵州,虽然没有了进口燃料支撑着燃油发电机。但在负责人重新对周围勘探后,发现天门河的水力资源,完全可以支撑建造一个水电厂。

不过水电厂没有那么好建设,厂里的人弄点武器弹药还行,碰上这个就抓了瞎。因此,当时的厂长钟道昌与总署长俞大维,两个人专门请来了专家陈祖东担任总工程师。

虽然有了总工程师,但是这么大的工程,一个人怎么够。因此陈祖东当上总工程师后,就立马找起了自己的老朋友,都是在清华、浙江几所著名大学任教的专家,加入了这个工程。

在大量专家加入后,工程很快开展了起来。通过实地勘测跟讨论后,关于水电厂的规划也逐渐出炉,但在这份设计上,有着跟其他水电厂不一样的地方。

一般来说,水电厂都是建在水流上面,但天门河这个水电厂,却反其道而行,把它放在了地下溶洞之中,这当然不是专家设计出错,而是跟当时的环境有关。

就在41兵工厂打算建设水电厂前不久,日军就对另外一个十一兵工厂进行了轰炸,导致生产车间被毁的同时,还有大量工人跟士兵死亡。因此,为了保障41厂上下的安全问题,水电厂存在一定的隐秘,不能被空中侦察发现。

恰好41厂所在的贵州,素有“溶洞之乡”的美称。借助溶洞的独特地形,把水电厂藏在里面,可以很好地保护那些设备。

在设计师的规划中,天门河水电站主要分为两层,下面用来放水轮机,发电机是放在上面,而两层的面积加起来大概100多平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师的规划中,给每个为了建设水电站付出努力的人,都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名字。

在水电厂所处的溶洞洞口,你可以看到国军元老陈立夫的题词,上面写着“入天门而夺天工”的字样。

而在水轮机的入口,则是五所大学的校徽组合,形成了一组意义深远的石刻,这代表着在天门河水电厂建设中出谋划策的工程师们。

在地面上,工程师们则是为了发电,围了一个水坝出来,大概有百来亩左右。正好41厂的大多数职工原本都是江浙一带的人,是因为厂子搬迁才来到这里。

这个湖泊就被设计师很好的利用了起来,他让大家一起按照西湖的格局,复刻了那些美景出来,一方面是让职工们可以寄托下思念,另一方面也因为可以更好地掩盖发电厂的所在。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一片亭台楼榭,沿湖都是垂丝绿柳的地方,下面会隐藏着一座发电厂跟兵工厂。

虽然因为战争时期,各种建设材料的运输极为困难,但好在整个西南方向的战争局势还算稳定。

在大量工程师跟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三年,天门河水电厂终于在1941年宣布完成修建,他们也成功把这个山野打造成了“四面环山山映湖,一泓清水水吞天”的绝美景色。

当时的总工程师陈祖东,面对天门河水电厂的竣工,还特意写了一首《石工歌》用来纪念工人们的付出。

虽然宣布修建完成,但那个时候的水电厂还只能说是徒有其表,压根就不能工作,因为缺少了关键的发电机跟水轮机,而这两个东西,是我国当时无法自主制造的,只能在国外进行采购。

水电厂完成,两国合作开辟驼峰航线

前文说过,这些设备我们只能从国外采购,因此发电厂的专家把目光放在了美国奇异公司跟勒菲尔公司身上,他们制造的发电机和水轮机,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但一般来说,这种最新的技术美方一向是不出售的,哪怕是国民政府够很难采购,好在当时日本帮了个大忙,选择偷袭珍珠港,不仅让太平洋舰队遭到了重创,还造成了3000多人的伤亡,一下子让美国正式加入同盟国,宣布对日宣战。

既然跟我们成了同盟,最新的技术自然就可以卖了。但买是买了,这几个设备加起来,有几百吨重,怎么运过来又成了一个难题。

要知道自从“淞沪会战”爆发,日本方面为了能够蚕食中国,早就对中国进行了彻底的海陆封锁。

再加上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避免其他同盟国对我们进行援助,日本更是加大了空中力量的投入,在1942年成功占据缅北地区,彻底破坏了我国对外的“生命线”—滇缅公路,导致大量援华物资无法输送到我国,包括那几台水电厂的设备。

而物资无法输送到我国,不仅是影响了我国的抗日战争,更是让整个亚太地区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局势变得日益严峻。

因此,为了破除日军的封锁,保证军备物资的运输。当时的我们选择跟美国联合开辟一条新的线路。

经过多方面的考察跟探讨后,为了避免日本空军的侵扰,这条线路最终确定是途经印度,缅甸之后再进入我国,其中要经过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金沙江这些地方。

虽然路线选定了,但其实这条线路并不好走,因为要避开日本空军的缘故,途经的那几个地方海拔都在四五千米以上,最高的甚至有七千米。

极高的海拔就意味着这些山脉终年积雪,同时也意味着空气的稀薄,因此飞行员除了要面对险峻的山脉,还要应对气温跟缺氧的考验,说这是一条“死亡航线”也不为过。

但这条航线毕竟关系着战争的局势,影响着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斗争。因此,在这条航线被确定后,它就立刻被投入了使用。

根据二战结束后的统计,“驼峰航线”在整个二战期间,运输物资多达65万吨重,飞行员的时长加起来超过150万小时。而这个数字背后,是500多架报废跟失踪的飞机,跟1600多名死亡或失踪的飞行员。

把目光转回战争期间,在航线投入使用后,41兵工厂的人员就立刻奔赴印度准备起设备的运输事宜。

因为设备的部件确实沉重,为了确保运输的顺利,当时是美军的一位少将卡尔德,亲自进行设备的押运,带着设备穿过“驼峰航线”,成功在昆明降落。

设备在昆明落地后,早就守在这里的41厂其他员工,当即就用汽车把设备拉回了桐梓,加班加点地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后就立即投入运转,支撑起兵工厂的用电。

有了天河水电厂的支援,41厂当然是加班加点地搞生产,持续不断地向前线输送各种武器弹药,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失去了主要作用的41厂,也在1946年被当时的政府裁撤。

兵工厂虽然被裁撤了,但水电厂依旧保留着。只不过从给兵工厂供电,变成了给当地的县城供电。

直到解放战争开始,当时的贵州省政府把天河水电厂移交给了桐梓县,面对即将被解放的县城,当时的县长选择炸毁水电厂,而不是留给我们。

好在水电厂的工人知晓民族大义,也知道水电厂的重要性来之不易,他们组成了护厂队,日夜在水电厂内外巡逻,这才成功地把水电厂保了下来。

而当时解放桐梓后发现,当地的工业十分落后,天门河水电厂被当时的政府只用来照明,这无疑是对水利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在接管桐梓没多久,工作人员就开始引进各种企业入驻,成功地围绕水电厂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圈,很好地利用了天门河的水利资源,没有浪费这个来之不易的水电厂。

1949年底,随着其余供电设施的建立,人民政府干脆将天门河水电厂交给当地的冶炼工厂进行使用。

自那之后,除了头一年因为管理问题跟使用不当,天门河水电厂停产了25天以外,一直到2002年,这座水电厂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再断过一天供电。

甚至在后来,除了给冶炼工厂供电外,天门河水电厂还顺带给附近几个村子3000多户家庭提供了照明用电。

水电厂的现在

2002年,虽然天门河水电厂因为当初用料扎实的缘故,依旧保持完好,甚至各种设备还能够照常运转,持续不断地进行供电。

但毕竟它的建造时间已经太过久远,随着我国基建能力的提升,早就在当地建设了更为庞大的供电设施。

不过当地政府也没有选择拆除天门河水电厂,毕竟它不只见证了我国最困难的那段时间,还经历了我国在之后的高速发展,身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此,在2006年,贵州省政府停止了天门河水电厂的供电,把它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了起来,它也从天门河水电厂变成了“天门河水电厂旧址”。

虽然成了“天门河水电厂旧址”,但贵州省政府在2008年5月,还是选择建设了一个新的水电站,并继续使用天门河命名,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传承。

除了有个传承外,天门河水电厂在当地还有个趣闻。那是在1999年,因为建造在地下,加上工人们精心保养的缘故,两台采购自美国的发电机依旧能够照常运转。

这使得当时的奇异公司跟勒菲尔公司在听闻这件事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桐梓县政府,试图用200万美元将这两台机器买回美国,作为他们的企业文化象征。

桐梓县政府自然是婉拒了这个请求,毕竟这两台设备早就成了水电厂的一部分,也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除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外,贵州省政府还把天门河水电厂打造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供各路游客进行参观游览。

有意思的是,除了维护保养以外,贵州省政府就只建了一座纪念塔,上面铭刻着陈祖东所作的《石工歌》一诗,用来纪念当初那群先辈们的付出外,并没有再对天门河水电厂进行任何改造,因此它可以说依旧保持着往昔的风采。

从那些古老的建筑物上面,我们能够感受到它所经历过的岁月沧桑,漫步在这里,似乎能够看见了过往的战争岁月。

结语

看到这里,你应该感受到了天门河水电厂的来之不易。但仔细想想,天门河水电厂也只是为了一家兵工厂提供电力,而处于战争中的中国大地上,像这样的建筑还会有多少?我无法想象那个庞大的数字。

当初每一家兵工厂,都面临着电力不足,而21世纪的新中国,已经摆脱了供电的困扰,大大小小的发电设施,矗立在中国的土地上,为14亿人口带去光明。

当时的水电厂,连发电设备都只能向国外采购。而21世纪的现在,中国制造已经成了世界随处可见的标识,我们已经在自研自造的大道上快步前行。

随着三峡工程,嫦娥飞天以及复兴号的出现,我国更是有了“工业强国”“基建强国”等美誉,我们在这个世界逐渐地壮大,逐渐的强盛。

但也正因如此,那段艰苦的岁月更不应该被我们忘记,而是要像天门河水电厂一样,保留下来,让更多人去参观,去了解。

让他们知道正是无数先辈们,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顶着各种压力跟困难,靠着坚定的信仰跟不灭的热忱,才换来了现在的新中国,才有了如今的我们。

如今,天门河水电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会有新的天门河见证着我们。

当我们成为历史的时候,新的天门河会在经历时光的洗礼后,将我们的一切告诉那些后辈,把我们传承自先辈们的精神,再度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参考资料
[1] 中国城市规划网《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9-04-18
[2] 贵州能源局《天门河水电站的前世今生》2014-12-05-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