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大树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这个“石”,古代有好几种解释,不过这个不太重要。 “匠石”是个人名,他也做工的;也有人说匠是个工程师,这个工程师姓石,有很多种说法。管它呢!庄子的话,十之八九都是寓言,反正有那么一个人,是个工程头子; 他到齐国来选木材,到了曲辕这个地方。后来有人考据,曲辕就是孔子的家乡曲阜,是不是?不知道。 他看到一棵树,名叫栎社树。“社”古代是个土地庙一样的庙子,拿我们现代讲,就是忠烈祠,就是代表我们国家社稷的一个庙子。 “栎社树”是这个神庙里头的一棵大树,日本叫这种树为神树、神木。 我在日本看见他们保留了中国上古的文化,像是一块圆圆的石头,上面打了四个洞,社稷坛前面的神灯等等。 这一棵树啊!大得可以“蔽数千牛”,夏天热了,那些水牛在这个树下一站,水牛整个都被遮住了。还有人站在旁边荫凉,手拉起来量一下,树干有一百围那么粗。高呢,有十仞之高,七尺为一仞,就是有几丈高。 回头看师父呢,师父没有停下来看,跑掉了,在前面。这些弟子们就拼命地跑步追赶,赶到师父那里,就跟师父说:“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徒弟说:自从我们拿把斧头跟你学手艺以来,那么多年,跑遍了江湖各地,没有看到过那么好的木材,一棵大树那么漂亮,老师啊,你走过树旁时,连看都不看一下,“行不辍”,一步都不停,只管向前走,这是什么道理啊?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这个师父说:唉呀!你们这些笨蛋,不懂。“已矣”,算了吧!你们不要啰嗦啦!这个是“散木也”,用这个木头做船吧,放到水里会沉下去;拿来做棺材吧,埋到地下,棺材很快就烂了; 拿来做家具呢,很快就坏;一拿来做门窗啊,那个木头吸水太多,不容易干燥;拿来做柱头吧,生白蚂蚁很快坏的。这个木头啊!同读书人一样,百无一用是书生,没得用处,它是“不材之木”,不成材,没有用。 因为它没有用,“故能若是之寿”,所以它活到那么大年纪,懂吗?这位匠石,给学生上了一课,学生信不信不知道,年轻人没有经验,总是听着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