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回乡笔记,印象深刻

 凌新玉 2023-01-26 发布于广东

这次回老家过年,从年三十下午到现在,已经是有五天了,我想把这五天的见闻所感梳理一下。

家乡对于我们长期在外很多年的人,影响是深远的。贾平凹说了一句深刻的话: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就像我虽然在南方生活已经十多年,但是家乡对我的影响还是深入骨髓的,比如说吃面食的事。

南方人吃饭以大米为主,但是我们这里老家的人以面食为主。我在南方十多年仍然改不了这个习惯,还是喜欢吃面食,虽然说大米也可以吃,但是总觉得味道不对,也许这就叫家乡味吧!

这次回到老家,明显的感觉家乡有几个变化。

首先就是明显的感觉路上车多了,农村买车的非常多,很多家庭的门口都摆着一辆小车。农村年轻人对车的渴望是超乎以前的,去小镇上赶个集就会出现大堵车,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

确实,在农村买车至少说会给出行带来很多方便,比如说我们这里冬天很冷,开车出行遮风挡雨保暖,这些好处都是原来的摩托车不可比拟的。还有一点,农村年轻人买车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面子的需要,毕竟我们在这里生活,别人看的是你的实力,而车子也是一个人身份实力的象征。于是开车回家过年,成为一种风气。

第二就是农村的路比原来好了,原来的老土路,车经过的时候尘土飞扬,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现在没有了。这是国家实行“村村通户户通路路通”工程的结果,说明这些年国家对农村的补贴投资还是蛮大的。

第三就是农村的环境比原来好了。村里每个小组里面都有很多保洁员,负责村里的环境卫生。原来的农村脏乱差,环境污染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保洁员经常会在村里巡逻,把垃圾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有专门的垃圾车定期运送垃圾,这些都是国家对农村的支持,有专项费用补贴。

第四,就是农村的学校建得比原来漂亮了。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村办小学还是土房子瓦房,每到周末的时候,我们还去勤工俭学,去山上割茅草,因为学校的教室下雨的时候会漏雨,要用茅草补房顶。现在学校建得很漂亮,二层洋楼还有操场。但是有一点,学校建漂亮了,学生没了,农村的孩子很多跟随父母去城里读书了。

现在农村的状况确实是路修好了,年轻人没了,学校建得漂亮了,学生没了。国家推行城镇化进程与乡村振兴如何契合,确实是一个比较难的事。

当然,农村也有一些不好的风头。比如说待客送礼成风,年前很多家庭待客办酒席,送礼份子钱是越来越多,从开始的一两百到现在的三五百,似乎送得越多,就越有面子一样。甚至有的家庭把待客办酒席当做一种敛财的手段。过年和村民们交谈,很多村民们提起村里的红白喜事待客办酒席都是直摇头,充满无奈。在村里呆上一段时间,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年头农村比城里好赚钱,农村人个个都很有钱。

还有一点就是今年过年发现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走亲戚拜年的,比原来少了。是不是原有的村落文化在走向衰落不得而知?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亲情在淡薄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喜欢打听别人的家庭事,比如说年轻人从城里回来了,经常会被问一年赚了多少钱呢?有没有结婚呢?有没有买房呀?几个孩子呀?这些也是导致从城里回到农村的人不愿意再走亲戚串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呢,不打听别人的家庭事,不参与别人的生活,不按照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别人的生活,其实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认知问题。

过年,能回去的叫故乡,不能回去的叫远方。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点见解,仅供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