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古易:观月识时,月亮出没方位与月体纳甲图

 杰克8110 2023-01-26 发布于广东

缺乏传统文化知识,对基础天文知识的陌生,平添了许多读易的困难。

《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用的十天干的方位:“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无双明。蟾蜍视卦节,兔魄吐生光。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西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易象索灭藏。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

文章图片1

这是月体纳甲图,把卦象拿掉,只保留天干,就成了下图。

文章图片2

由于现代很多人不了解月亮运行规律,这张图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纳甲图是一个圆周运动,实际上是,初一到十五(由西到东),十六到三十(由西到东),两个半圆视轨迹的重叠。初一黄昏,月亮出现在西方,到十五满月出现在东方;十六清晨,月亮出现在西方,三十出现在东方。

朔望月,上半月是黄昏观月,初一月亮出现在西方,每个月初三初四的傍晚,新月出现在西南方向,然后再慢慢向西落下;初八初九的傍晚,上弦月出现在正南方向,然后再慢慢向西落下;十四十五的傍晚,圆月出现在东方,然后再慢慢由东向西落下。下半月是清晨观月,十六清晨圆月出现在西方,二十三,下弦月出现在南方,三十清晨出现在东方。

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的盈缩方向相反,也就是朔、上弦、望、下弦。易于观察且时间长短适中,抬头看看月亮的形状和方位,就可以知道大致的时间,这是用朔望月配二十四节气,标注太阳回归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月识时,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

春秋古易解读的《易经》、《焦氏易林》两书,以象解理,象理统一,由著名出版社投资筹备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