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患,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的局部疼痛,由腰痛而引及小腹、股胯、尾部及其他部位,亦属腰痛范围。西医学中的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肾下垂、肾积水以及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脊髓空洞症、腰部挫伤或软组织急性扭伤等皆可出现腰痛。 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导致腰痛的病因很多,但不外乎外感与内伤,外感以寒湿之邪为主,内伤以肾气亏虚为主。 临床上据辨证大致分为风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痰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5个类型。 ![]() 【原 料】胡椒树根 100克,乌蛇肉 250 克,黄酒、葱、姜、花椒、盐各适量。 【制用法】将胡椒树根洗净,切成3厘米的段。将蛇剖腹,除去内脏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段。将蛇肉、胡椒树根放入锅内,加葱、姜、盐、黄酒、清水适量,文火熬至蛇肉熟透即成。 【功 效】舒筋活络,祛寒除湿。 【附 注】胡椒树根舒通经络且驱风寒之邪;蛇肉祛风湿,通经络;黄酒舒筋活血,驱风寒之邪;大葱、生姜辛温通阳,疏散表寒。四药配伍,用于风寒湿腰痛较重较久者为宜。 ![]() 【原 料】猪腰子2个,水发玉兰片、木耳各 30 克,熟猪油100 克,葱段、泡辣椒、姜片、蒜片、精盐、胡椒粉、料酒、淀粉、酱油各适量。 【制用法】①将猪腰子片两半,除脂皮,洗净,先斜刀剖上刀花(每刀相距约0.3厘米),再切成4~5块,放碗内,加精盐、料酒、湿淀粉拌匀;将玉兰片切为薄片,用酱油、胡椒粉、湿淀粉和少许肉汤调成芡汁待用。②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八成热,下入腰花炒散,再加葱、姜、蒜、泡辣椒、木耳、玉兰片煽炒片刻,烹入芡汁,颠翻均匀即成。 【功 效】补肾益精,利水消肿。 【附 注】猪肾性平味咸,有补肾止遗,利水敛汗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水肿、遗精、盗汗、老年耳聋诸症。以玉兰片、黑木耳为配料,与猪肾同烹食,可有质地脆嫩,鲜香适口的特点,撩人食欲。本方对肾虚腰痛有很好的疗效。 ![]() 【原 料】大鳝鱼 1000克,肉桂8克,当归10克,熟火腿肉150克,黄酒30克,胡椒粉2 克,葱30 克,姜5片,味精2 克,盐10 克,清鸡汤适量。 【制用法】将鳝鱼剖后除去内脏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捞出,刮去粘液,去头尾切段;熟火腿肉切片;锅内放一半的葱、姜、黄酒和水,烧沸后,把鳝鱼段放入沸水锅烫一下捞出,整齐地排列在小盒上,上面放火腿片、党参、当归、葱、姜、黄酒、胡椒粉、盐、清鸡汤,加盖,把棉纸浸湿,封严盖口,上笼蒸约1小时后取出,启封挑出葱、姜,加味精即成。 【功 效】补虚损,除风湿。 【附 注】鳝鱼补脾益气,除湿理血;肉桂温肾阳、除积冷、通血脉;当归补血活血止痛;黄酒舒筋活血散寒驱风;胡椒粉助火散风、祛湿;葱辛温通阳;生姜解表散寒;火腿肉滋养脏腑,补中益气。此方适用于肾阳不足,气血亏虚之腰痛。 ![]() 【原 料】非菜300克,白虾皮 20 克,花生油4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用法】①韭菜洗干净,切3厘米长的段,放入盘中;用清水将虾皮洗净,挤干水分。②锅架火上,放油,旺火烧七、八成热,先下虾皮速炒一下,随即下入韭菜及精盐,用旺火急炒,一见韭菜翠绿、快出汁时,加入味精和少量水,连续翻炒几下,即可出锅盛盘,食用。 【功 效】补肾益精,壮阳散血。 【附 注】韭菜性温味甘、辛,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下气散血,健脾提神等功效;虾皮有壮阳补肾之功效。此方是治疗腰痛的有效良方,可经常食用。 ![]() 【原 料】赤小豆50克,滑石(布包)15克,北粳米 20克,水500毫升,白糖适量。 【制用法】每次取赤小豆50 克,放水约500毫升,先煮赤小豆熟烂时,将滑石(布包)、粳米放入赤小豆汤内,共煮为稀粥,将滑石袋取出,人白糖适量,早晚温服。 【功 效】利水消肿,补脾益胃。 【附 注】赤小豆善下行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渗而消肿;滑石清热利水;北粳米善补脾益胃;白糖清热利湿调味。三药同煮为粥,不仅清热利水消肿,而且可以健脾以渗湿,培土以制水,对湿热腰痛者效佳。 ![]() 【原 料】苡仁30克,陈粳米 50 克。 【制用法】先将生苡仁洗净晒干,碾成细粉,每次取苡仁粉 30 克,加入陈粳米50克,同入砂锅内,加水 500毫升,煮成稀粥,为早晚餐,10天为1疗程。 【功 效】健脾利湿。苡仁淡渗水湿,与陈粳米合粥,有健脾渗湿之功,对湿热阻络所致腰痛,可作辅助治疗食品。 ![]() 【原 料】开败的月季花3~5朵,红糖20克,水300毫升 【制用法】将月季花洗净加水 300毫升,小火煮至 150毫升,加入红糖,温服。 【功 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附 注】本方为民间习用方,月季花经临床验证有活血化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红糖缓急止痛调味。对伴有宿伤瘀血腰痛和创伤性劳损腰痛者尤宜。 ![]() 【原料】当归 10克,川芎 15 克,生山楂 15 克,鲜牛肉50克 【制用法】先将当归、川芎入砂锅文火煮 20分钟,取药汁,加水至600毫升,再将牛肉(切成丁)、山楂(切片),用文火煮至牛肉肥烂后,入姜、葱、盐少许,趁热食肉喝汤。10天为1疗程。 【功 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附 注】当归、川芎活血行气止痛;生山楂散瘀血;鲜牛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滋养脾胃。对体弱有瘀血腰痛者为宜。 ![]() 【原 料】胡桃50克,白术10克,川芎10 克,黄芪10克,粳米50克。 【制用法】先将白术、川芎、黄芪装人纱布口袋扎紧袋口,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30分钟去药渣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入梗米煮成稀粥后,将胡桃肉去皮捣烂,加入稀粥内,再用文火煎至粥稠表面有油为度。温热食,早晚各1次。 【功 效】健脾补肾,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附 注】胡桃肉补命门、纳肾气;白术健脾益气和中;川芎活血行血止痛;黄芪益气固表;粳米健脾益胃。对中老年腰酸痛伴四肢倦怠、少气懒言、自汗、纳差患者效佳。 ![]() 【原 料】山萸肉15克,糯米50 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以上三品同入砂锅,加水 450 毫升,用文火烧至米开粥稠表面有粥油为度。每日晨起空腹温热顿服1次,10天为1疗程。 【功 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附 注】山萸肉味酸,补肝肾之阴,又能补肾阳,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要药。与米为粥,酸甜可口,对阴虚腰痛久服效佳。 ![]() 【原 料】枸杞子20克,糯米 50克,白糖适量,水500毫升。 【制用法】将以上原料加水置砂锅内,用文火烧至汤稠有油出现,即停火焖5分钟即可。每日早晚服食。 【功 效】补肾生精,养血明目。 【附 注】枸杞子与糯米为粥,久食不伤脾胃,对腰酸痛隐,兼头晕目眩、视力减退、阳痿、遗精之肾阴虚腰痛者尤宜。有外感邪热和脾虚湿盛者不宜用。 图片来源于Pixabay,由海上杏林寻珍编辑整理,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文中涉及治疗,仅供学习参考,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