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文明-考古与历史传说的断代问题

 关心明天1 2023-01-26 发布于江西

圣经预言的大日:

1:挪亚的日子——亚特兰蒂斯沉没-大洪水约前12900年新仙女木事件。

2:罗得的日子——所多玛灾难-约前32世纪

3:以色列人在埃及遭灾的日子-约前1600年

4:耶稣降临的日子-即将来临,所有预言都提到这日子

z云风f:

欧罗巴神话,克里特文明的兴起,前33世纪符合考古学证据

z云风f:

这就是颛顼与共工争为帝事件

古埃及蝎子王与美尼兹王统一上下埃及

前35世纪~31世纪

黄帝到大禹

伏羲以龙纪官与少昊以鸟纪官,古埃及的蛇标头饰与鹰标头饰,两种文化传承

克里特文明毁灭于前1629年-火山爆发

希罗多德记载的埃及河泛滥100天地理事件,应该发生一千多年前,当时无人能解释原因。这个地理现象是判断地球方位变化的重要现象。只有地中海在埃及的左边或者右边才会出现的情况。后天八卦图左东右西就有解释了

欧洲文明是从克里特文明传播到迈锡尼文明,然后欧洲文明,希腊文明是其母

腓尼基的消亡

公元前800年左右,腓尼基开始衰败,沦为外国的附庸,其商业优势也逐渐的颓废了。而希腊城邦此时已经开始逐渐的强盛起来,夺取腓尼基人在海上的殖民地和市场。

公元前500年左右,希腊人在东地中海占据了上风。公元前332年,推罗城陷落,腓尼基人的名字不再见诸史书。 [1]

腓尼基,是希腊人对迦南的称呼,迦南在希腊语中翻译为腓尼基(Phoenicia),其在闪米特语中意为“紫红”,起源于当地出产的一种紫红色染料。腓尼基文明对爱琴海文明有深远的影响,希腊字母便是源自腓尼基字母。

黄帝如果对应古埃及蝎子王-约前35世纪。就是距今5500年。那么颛顼与共工大战大约前33世纪,这与距今5300年地球遍布的沉积层文明遗址是灾难对应事件。大禹治水,都是这一事件。

圣经中记载的罗得出所多玛事件也是同一事件,玛雅人的火雨浩劫灾难是对应的。

希腊神话欧罗巴也可以对应在此。欧洲从非洲的背上来到亚洲背上。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苏美尔王表上的时间-与圣经,佛经记载的轮王有吻合性。大洪水后是一千多罗。

新仙女木事件约1·29万年,就是大洪水-圣经中的挪亚方舟事件。金字塔建于12400年左右-凯西透露的

埃及祭司都是金字塔里的修行者。在《历史》一书中记载祭司讲埃及11340年,埃及法老没有一个是神。希罗多德约前5世纪人物。

这些传述基本上都是吻合的。

苏美尔——伯益在其中为调鸟兽师——佛经也记载古代轮王是职业世袭制度。舜帝在南方,苏美尔文明也是舜帝之地。尧都在古埃及。

从文字记载就可以推断地球方位发生了变化。

大洪水前的统治

统治者

中文名/来历

统治年限

时代

备注

“王权从天降,落在埃利都;阿鲁利姆为王。”

Alulim

阿鲁利姆

8 sars (28,800 年/8年)

历史不详

阿鲁利姆,传说中的埃利都第一个王。在位时间以“sar”为单位,一个“sar”是3600年。下一个单位是“ner”,是600年。一些学者建议重新解读早期国王统治的单位,可能将大洪水前时期以sars(3,600为单位)给出的数字重新定义为几十年或仅仅几年。此外,某些时期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库提时期的持续时间,也使得确定在乌鲁克第三王朝时期之前的事件的日期几乎是不可能的。

Alalgar

阿拉尔加

10 sars (36,000 年/10年)


阿拉尔加,埃利都第二位国王。

“埃利都衰落了,王权转移到巴德提比拉。”

En-men-lu-ana

恩门卢安纳

12 sars (43,200 年/12年)


恩门卢安纳,巴德提比拉第一任王。

En-men-gal-ana

恩门加兰纳

8 sars (28,800 年/8年)


恩门加兰纳,巴德提比拉第二任王。

Dumuzid

杜姆齐德

10 sars (36,000 年/10年)


杜姆齐德, 巴德提比拉第三任王。

“巴德提比拉衰落了,王权转移到拉尔克。”

En-sipad-zid-ana

恩西帕齐丹纳

8 sars (28,800 年8年)


恩西帕齐丹纳,拉尔克第一任王

“拉尔克衰落了,王权转移到西帕尔。”

En-men-dur-ana

恩门杜兰纳

5 sars 又 5 ners (21,000 年/5.8年)


恩门杜兰纳,拉尔克第二任王

“西帕尔衰落了,王权转移到舒鲁帕克。”

Ubara-tutu

乌巴拉图图

5 sars 又 1 ner (18,600 年/5.17年)


乌巴拉图图(拉麦)根据《吉尔加美什史诗》记载,他是始祖乌特纳皮什蒂姆(诺亚)之父。











大洪水来临。

注:表格参考来源。 [1] 

基什第一王朝

统治者

中文名/来历

统治年限

时代

备注

“大洪水之后,王权再次从天而降,王权在基什。”

Jushur

朱舒尔

1200 年

历史不详

埃塔纳(Etana)之前出现的诸王未见于王表以外其他资料记载,他们的存在没有被考古证实。

Kullassina-bel

库拉西纳贝尔

960 年



Nangishlishma

南基什利什玛

670 年



En-tarah-ana

恩塔拉安纳

420 年



Babum

巴布姆

300 年



Puannum

普安努姆

840 年



Kalibum

卡利布姆

960 年



Kalumum

卡卢玛姆

840 年



Zuqaqip

苏卡齐普

900 年



Atab(A-ba)

阿塔布

600 年



Mashda

玛什达,阿塔布之子

840 年



Arwium

阿维姆,玛什达之子

720 年



Etana

埃塔纳,牧羊人

1500 年


据《埃塔纳史诗》(Epic of Etana)记载,他升到天上,统一了所有国家。

Balih

巴利赫,伊塔纳之子

400 年



En-me-nuna

恩门努纳

660 年



Melem-kish

美勒姆基什,恩门努纳之子

900 年



Barsal-nuna

巴萨尔努纳,恩门努纳之子

1200年



Zamug

扎姆格,巴萨尔努纳之子

140 年



Tizqar

提兹卡尔,扎姆格之子

305 年



Ilku

伊库

900 年



Iltasadum

伊塔萨杜姆

1200 年



Enmen-baragesi

恩美巴拉格西

900 年


恩美巴拉格西独立于出土碑文,是年表可确认的最早统治者。他征服了埃兰,也是《吉尔加美什史诗》中基什王阿加的父亲。

Aga(Akka)

阿伽,恩美巴拉格西之子

625 年


基什王阿伽,根据《吉尔加美什史诗》记载,他与乌鲁克的吉尔加美什同时代。

“基什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埃安纳。”

注:埃安那是乌鲁克城内神庙,因此这里是指乌鲁克。下同

注:表格参考来源。 [1] 

乌鲁克第一王朝

统治者

中文名/来历

统治年限

时代

备注

Mesh-ki-ang-gasher

美什千加舍尔

324 年


美什千加舍尔,是乌图(太阳神)之子,统治城邦在埃安纳神庙。

“美什千加舍尔走向大海消失了。”

Enmerkar

恩美卡尔

420 年


美什千加舍尔之子,被认为是圣经里的(宁录)他建立了乌鲁克王朝,是乌鲁克首任君王。

Lugal-banda

卢加尔.班达

1200 年


根据《卢加尔班达与恩美卡尔》记载,牧羊人卢加尔班达,是恩美卡尔之子。

Dumuzid

杜姆齐德

100 年


库尔拉城的渔夫,“活捉了基什恩美巴拉格西。”

Gilgamešh

吉尔加美什

126 年


(乌鲁克外环城“库拉巴领主”,根据《吉尔加美什史诗》记载,其父是卢加尔.班达,他与基什的阿伽同时代。

Ur-nungal

乌尔宁加尔

30 年


吉尔加美什之子

Udul-kalama

乌杜尔卡拉玛

15 年


乌尔宁加尔之子

La-bashum(La-basher)

拉巴舒姆

9 年



En-nun-tarah-ana

恩宁塔拉安纳

8 年



Mesh-he

美什赫

36 年


铁匠

Melem-ana

美勒曼纳

6 年



Lugal-kitun

卢加尔.基坦

36 年



“乌努格被打败,王权转移到了乌尔姆。”

注:乌努格(Unug)被击败乌努格是乌鲁克(Uruk)别称乌尔姆(Urim)是乌尔(Ur)别称。下同。

注:表格参考来源。 [1]

笔者发现的新现象

事实上,如果进一步对比,可以发现古埃及王表和中国王朝更替高度雷同,这到底是是巧合还是规律?值得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

各位网友,看了以上两个表格,你们能谈谈自己的高见吗?

解析:

列普修斯版《古埃及王表》起始时间为公元前3892年,《大美百科全书》作者觉得有必要保守一点,便只写开始时间为公元前3110年。人家都这么退让了,作为一名有骨气的中国人就应该承认伟大的古埃及才是。

姓名后面括弧中的数字表示共治的年代。

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10~2665)

第一王朝,公元前3110~2884

1. 1)美尼斯(那尔迈) Menes(Narmer)

2. 2)伊泰(霍尔-阿哈)Ity(Hor-Aha) 3110~3056

解析:

本处为《大美百科全书》起始时间。

3. 3)伊特提(捷尔) Iteti(Djer)  3055~3009

(空位期)(Interregnum) 3008

4. 4)伊提(捷特) Iti?(Djer)

5. 5)哲姆提(优第姆)(登) Zemti(Udimu)(Den) 3007~2975

6. 6)麦尔帕比阿(阿吉布)     Merpabia(Adjib)2974~2917

7. 7)伊利涅提尔(色麦尔克赫特)Iryneter(Semerkhet) 2917~2909

8. 8)卡阿(卡阿·森) Qa'a(Qa'a Sen)   2908~2884

第二王朝:公元前  2883~2665

9. 1)海特普(荷特普色克海姆威) Hetep(Hotepsekhemwy)

10.2)努布涅菲尔(勒涅布)Nubneier (Reneb) 2883~2811

11. 3)尼涅特尔 Nineter 2810~2766

12. 4)温涅格 Weneg 2766~2747

13. 5)色涅德 Sened 2747~2733

14. 6)佩尔布森 peribsen 2733~2718

15. 7)涅菲尔卡索卡尔 Neferkasokar 2718~2711

16. 8)柯赛肯   Khasekhem 2711~2691

解析:

此部分开始,出现和Khan(可汗)雷同的词汇。

17. 9)柯赛海姆威  Khasekhemuy 2691~2665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64~2180)

第三王朝:公元前2664~2615

18. 1)涅布卡(萨纳赫特) Nebka(Sanakht) 2664

19. 2)乔色尔   Djoser2663~2645

20. 3)乔色尔·特提(赛克赫特)Djoser Teti(Sekhemkhtt) 2644~2639

21. 4)胡奈 Huny 2638~2615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4~2502

22. 1)斯涅佛鲁(斯涅弗鲁)Snefru(Sneferu)2614~2591

23. 2)胡夫(齐奥普斯)    Khufu(Cheops) 2590~2568

24. 3)勒捷德夫      Redjedef       2567~2560

25. 4)卡夫拉(谢弗伦) Khafre(Chephren)

26. 5)包夫拉 Baufre 2559~2535

27. 6)门托拉(麦色尔努斯) Menkaure(Mycerinus) 2534~2508

28. 7)舍普色斯卡夫     Shepseskaf   2507~2502

第五王朝:公元前2501~2342

29. 1)乌色尔卡夫 Userkaf 2501~2491

30. 2)萨胡拉 Sahure 2490~2476

31. 3)涅弗里凯尔 Neferirkare 2475~2461

32. 4)舍普色斯凯尔 Shepseskare 2460~2454

33. 5)涅菲勒夫勒 Neferefre 2453~2443

34. 6)尼乌色尔 Niuserre 2443~2408

35. 7)门卡霍尔 Menkahor 2407~2400

36. 8)杰德卡勒-伊色西 Diedkare-Isesi 2399~2372

37. 9)乌尼斯 Unis 2371~2342

第六王朝:公元前2341~2180

38. 1)特提 Teti 2341~2328

39. 2)优色尔卡尔 Userkare 2327

40. 3)培比一世(麦利尔)Pepi Ⅰ(Meryre)2327~2278

41. 4)麦伦列一世(10)Merenre Ⅰ(10)2287~2273

本处是原文如此,查阅《大美百科全书》,也是如此。

42. 5)培比二世(涅菲尔凯尔) Pepi Ⅱ(Neferkare) 2272~2182

43. 6)麦伦列二世 Merenre Ⅱ

44. 7)涅提克尔泰(尼托克利斯)Netikerty(Nitocris)2181~2180

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0~2052)

第七王朝(空位期):公元前2180~2175

苐八王朝:公元前2174~2155

十三王13Kings2174~2165

45. 1)伊伯 Ib 2164~2163

46. 2)涅菲尔考尔 Neferkaure 2162~2159

47. 3)涅菲尔考霍尔 Neferkauhor 2158~2157

48. 4)涅菲里尔凯尔 Neferirkare 2156~2155

第九王朝(都于荷拉克列欧坡里斯):公无前2154~约2100年

十三王,包括麦里伯勒·赫泰一世和涅伯考勒·赫泰二世(Meribre khety Ⅰ and Nebkaure khety Ⅱ)

第十王朝(都于荷拉克列欧坡里斯)约公元前2100~2052

五王,包括涅菲尔凯尔,瓦赫长勒·赫泰泰三世和麦莱凯尔(Neferkare,Wahkarekhety Ⅲ and Merykare)

第十一王朝(都于底比斯):公元前2134~1999

49. 1)特普阿·门图霍特普一世 Tepya Mentuhotep Ⅰ 2134~2119

50. 2)色赫尔塔威·因特弗一世      Sehertawi Intef Ⅰ

51. 3)瓦罕克·因特弗二世       Wahankh Intef Ⅱ 2118~2070

解析:

英语“汗”为khan,“瓦汗”为Wakhan。

52. 4)涅赫特涅布特普涅菲尔·因特弗三世 Nekhtnebtepnefer Intef Ⅲ 2069~2062

53. 5)门图霍特普二世(勒恩希波塔威)(重新统一埃及,建立中王国)

Mentuhotep Ⅱ(Sankhibtawi)2061~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2~1786)

54. 6)门图霍特普二世(即涅布赫坡特尔)Mentuhotep Ⅱ(as Nebheptre)~2011

55. 7)门图霍特普三世(萨恩克赫卡尔)Mentuhotep Ⅲ(Sankhkare) 2010~1999

(空位期:门图霍特普四世,或涅布塔威尔)(Interregnum:Mentuhotep Ⅳ or Nebtawire) 1998~1992

第十二王朝:公无前1991~1786

56. 1)阿门涅姆赫特一世    AmenemhetⅠ  1991~1962

57. 2)色努色尔特(色索斯特里斯)一世(10)Senusert(Sesostris)Ⅰ(10)1971~1928

58. 3)阿门涅姆赫特二世(2)Amenemhe Ⅱ(2) 1929~1895

59. 4)色努色尔特二世(3)Senusert Ⅱ(3)1897~1879

60. 5)色努色尔特三世SenusertⅢ 1878~1843

61. 6)阿门涅姆赫特三世    AmenemhetⅢ  1842~1797

62. 7)阿门涅姆赫特四世 Amenamhet Ⅳ 1798~1790

注释:本处的时间是原文如此。

63. 8)色别克涅弗鲁     Sebeknefru   1789~1786

第二中间期(公元前1785~1544)

第十三王朝(都于孟斐斯):公元前1785~1650?

第十四王朝(都于佐伊斯):公元前1715?~1650?

第十五王朝(喜克索斯人王朝,都于阿瓦里斯):公元前1652~1544

三王 3Kings      1652~1614

64. 1)希安       Khian    1614~1594

65. 2)奥色尔勒·阿波比 Auserre Apopi 1594~1553

66. 3)阿色赫勒·阿姆弟 Asehre Khamudi   1553~1544

第十六王朝(埃及中部的希克索斯人属国):约公无前1650~约1550

第十七王朝(都于底比斯):约公元前1600~1554

67. 1)色涅克赫呑尔·塔奥       Senekhtenre Tao

68. 2)色克涅恩尔·塔奥 Sekenenre Tao

69. 3)瓦玆克赫坡尔·卡摩斯Wadjkheperre kamose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4~1075)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4~1304

70. 1)阿摩斯   Ahmose1554~1529

71. 2)阿蒙霍特普一世 Amenhotep Ⅰ 1529~1509

解析:

拉丁语、希腊语:Amenophis(阿梅诺菲斯)

72. 3)图特摩斯一世 Thutmose Ⅰ 1509~1497

73. 4)图特摩斯二世 Thutmose Ⅱ     1497~1490

74. 5)哈特舍普苏特 Hatshepsut       1489~1469

75. 6)图特摩斯三世(20)Thutmose Ⅲ(20) 1490~1436

76. 7)阿蒙霍特普二世(2)     Amenhotep Ⅱ(2)   1438~1412

77. 8)图特摩斯四世     ThumoseⅣ 1412~1403

78. 9)阿蒙震特普三世AmenhotepⅢ 1403~1366

79. 10)阿蒙霍特普四世(埃赫那呑)Amenhotep IV(Akhenaton)(Ikhnaton)1366~1349

80. 11)色蒙克赫卡尔(3)Semenkhkare (3)      1351~1348

81. 12)图坦卡蒙    Tutankhamen       1348~1339

82. 13)阿埃 Ay     1339~1335

83. 14)霍连姆赫布 Horemheb  1335~1304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04~1192

84. 1)拉美西斯一世 Ramses (Rameses)Ⅰ  1304~1303

85. 2)色提(色泰)一世 Seti(Sety)Ⅰ  1303~1290

86. 3)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  1290~1223

87. 4)麦尔涅普塔赫(麦伦普塔赫)Merneptah(Merenptah) 1223~1211

88. 5)阿美麦西斯  Amenmesses  1211~1206

89. 6)色提(色泰)二世    Seti(Sety)Ⅱ  1206~1201

90. 7)麦尔涅普塔赫·拉美西斯·塞普塔赫MerneptahRamses Siptah

91. 8)塔乌色尔特  Tausert1201~1194

(空位期:伊尔苏)(Interregnum:Irsu) 1194~1192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192~1075

92. 1)色特纳克赫特     Setnakht              1192~1190

93. 2)拉美西斯三世     RamsesⅢ           1190~1158

94. 3)拉美西斯四世     RamsesⅣ          1158~1152

95. 4)拉美西斯五世     RamsesⅤ            1152~1148

96. 5)拉美西斯六世     RamsesⅥ          1148~1138

97. 6)拉美西斯七世     RamsesⅦ         1138~1137

98. 7)拉美西斯八世     RamsesⅧ        1137~1130

99. 8)拉美西斯九世     Ramses  Ⅸ   1130~1111

100. 9)拉美西斯十世   Ramses  Ⅹ    1111~1102

101. 10)拉美西斯十一世    Ramses  Ⅺ   1102~1075

后王朝时期(公元前1075~664)

第二十一王朝(都于坦尼斯,但实际的国王,是底比斯阿蒙的最高祭司):公元前1075~940

102. 1)斯门德斯    Smendes       1075~1048

103. 2)涅菲尔克赫勒斯      Neferkheres  1048~1044

104. 3)普苏·色恩涅斯一世     PsusennesⅠ  1044~994

105. 4)阿门涅墨坡 Amenemope 994~985

106. 5)奥索克霍尔 Osokhor 985~979

107. 6)西阿墨恩    Siamon  979~959

108. 7)普苏色恩涅斯二世  PsusennesⅡ959~940

第二十二王朝(利比亚王朝,都于坦尼斯):公元前940~730

109. 1)塞斯霍恩克一世      SheshonkⅠ(Sheshonq)940~919

110. 2)奥索尔科恩一世      OsorkonⅠ  919~883

111. 3)塔克劳特一世   TakelotⅠ  883~860

112. 4)奥索科恩二世   OsorkonⅡ  860~833

113. 5)塞斯霍恩克二世      SheshonkⅡ  837

114. 6)塔克劳特二世(5)Takelot Ⅱ(5)   837~823

115. 7)塞斯霍恩克三世 Sheshonk Ⅲ 823~772

116. 8)帕米     Pami      772~767

117. 9)塞斯霍恩克四世      SheshonkⅣ 767~730

第二十三王朝:约公元前761~715

118. 1)皮狄巴斯特Pedibast约761~约738

119. 2)塞斯霍恩克五世      SheshonkV

120. 3)奥索尔科恩三世      OsorkonⅢ

121. 4)塔克劳特三世   TakelotⅢ

122. 5)阿门路德    Amenrud

123. 6)奥索尔科恩四世      OsorkonⅣ约738~715

第二十四王朝(都于塞伊斯):公元前725~710

124. 1)特弗纳克赫特   Tefnakht       725~715

125. 2)波克霍利斯       Bocchoris     715~710

解析:秦朝,历二世而亡,也是15年亡国。

第二十五王朝   (埃塞俄比亚人王朝):公元前736~657

126. 1)皮安克希    Piankhi   736~?710

127. 2)沙巴卡(?) Shabaka(?)      710~696

128. 3)沙巴塔卡(3)Shabataka(3) 698~685

129. 4)塔哈尔卡(6)Taharka(6) 690~664

130. 5)塔努塔莫恩(Tanutamon)664~657

塞特王朝时期(Saite Dynasty)(公元前664~525)

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525

131. 1)普萨姆提克一世(Psamtik Ⅰ)664~610

132. 2)尼科(Necho)610~595

133. 3)普萨姆提克二世(Psamtik Ⅱ)   595~589

134. 4)阿普列斯(Apries)       589~570

135. 5)阿玛西斯(Amasis)     570~526

136. 6)普萨姆提克三世(Psamtik Ⅲ)526~525

解析:

到此处,命名已经接近正常,至少没有出现和Khan(可汗)雷同的嫌疑。

第一波斯王朝时期(公元前525~404)

第二十七王朝:公元前525~404

解析:从本处起,已经和伪希腊史衔接。

137. 1)冈比色斯(Cambyses) 525~522

138. 2)大流士一世(DariusⅠ) 522~486

139. 3)薛西斯一世(Xerxes Ⅰ) 486~465

140. 4)阿尔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Ⅰ)465~424

141. 5)大流士二世(Darius Ⅱ) 424~404

解析:第二十七王朝时间和《牛顿年表》同。

最后的埃及王国(公元前404~341)

第二十八王朝:公无前404~398年

142. 1)阿麦尔泰欧斯(阿门涅尔泰斯) Amyrtaios(Amenertais) 404~398

第二十九王朝:公元前398~378

143. 1)涅普赫里特斯一世(NepheritesⅠ) 398~393

144. 2)莫乌提斯(Mouthis)  393~391

145. 3)普萨姆莫乌提斯(普萨姆特)   Psammouthis(psamut)  391~390

146. 4)哈考里斯(Hakoris)     390~378

147. 5)涅普赫里特斯二世(NepheritesⅡ)378

第三十王朝:公元前378~341

148. 1)涅克塔涅波一世(Nectanebo Ⅰ)       378~360

149. 2)提奥斯(捷德赫尔)     Teos(Djedher) 361~359

150. 3)涅克塔涅波二世(Nectanebo Ⅱ)      359~341

第二波斯王朝时期(公元前341~332)

第三十一王朝:公无前341~332

151. 1)阿尔塔薛西斯三世(ArtaxerxesⅢ) 341~338

152. 2)阿尔希斯(Arses)338~336

153. 3)大流士三世(Darius Ⅲ) 336~332

希腊时期(公无前332~30)

154. 1)亚历山大三世,大帝(AlexanderⅢ,the great)       332~323

155. 2)阿尔希达优斯(Arrhidaeus)      323~316

156. 3)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Ⅳ) 316~304

157.托勒密·拉古斯(PtolemyLagus)

解析:

Ptolemy,也译为托勒枚,Ptolemy有时候会写为Ptolemaeus,这样,读音就大概变成托勒密尔斯,这就是为什么托勒密有时候又会译为托勒密的原因。《天文学大成》的托勒密的名字则是Ptolemei,若译成托勒密,实际是错误的。但是,若把Ptolemei偷偷换成Ptolemaeus,译成托勒密就没错了。

任总督:323~305

158. 1)为国王托勒密一世·索特(Ptolemy Ⅰ Soter)      305~283

159. 2)托勒密二世·菲勒代尔弗斯(Ptolemy Ⅱ philadelphus)   284~246

160. 3)托勒密三世·尤厄吉蒂斯(Ptolemy Ⅲ Euergetes)246~222

161. 4)托勒密四世·菲洛帕特(Ptolemy Ⅳ philopator)222~205

162. 5)托勒密五世·伊皮弟尼茲(Ptolemy V Epiphanes) 205~180

163. 6)托勒密六世·菲洛梅特(Ptolemy Ⅵ philometor)      180~145

164. 7)托勒密七世·尼奥斯·菲洛帕特(Ptolemy Ⅶ Neos philopator)  145

165. 8)托勒密八世·尤厄吉蒂斯第二(Ptolemy Ⅷ Euergetes Ⅱ)  145~116

166. 9)托勒密九世·索特第二(Ptolemy Ⅸ Soter Ⅱ)  116~107

167. 10)托勒密十世·亚历山大第一(Ptolemy X Alexander Ⅰ) 107~88

168. 11)托勒密九世·索特第二(Ptolemy IX Soter Ⅱ)  88~80

169. 12)托勒密十一世·亚历山大第(二Ptolemy ⅪAlexander Ⅱ)  80

170. 13)托勒密十二世·奥利蒂茲(Ptolemy Ⅻ Auletes)    80~51

 作者:隐红鸢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541109 出处:bilibil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