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脑膜瘤

 忘仔忘仔 2023-01-26 发布于山西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作者:王泽宁,侯博儒,姜呈,朱苗娟,任海军,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脑膜瘤(lymphoplasma cyte-rich meningioma,LPRM)是一种罕见的脑膜瘤,其特征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浸润,脑膜上皮成分比例的变化,并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被列为I级肿瘤,但核磁共振成像(MRI)却经常发现邻近脑组织的浸润。

尽管这种罕见的脑膜瘤的起源和生物学行为仍不清楚,手术切除不加辅助治疗的结果总体上是有利的。我们收治1例右侧额叶LPRM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9岁,以“面部间断抽搐3个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抽搐,伴有口角歪斜,言语不能,持续约1min,随后自行缓解,3个月以来上述症状共发作3次,遂就诊于我院。

既往患者1~4岁时间断抽搐数次(具体不详),就诊于当地医院,此后无发作;13年前头部外伤史,未行特殊治疗。个人史、家族史等无特殊。入院一般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4mmHg/72mmHg。自主体位,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心肺及腹部查体无异常。

专科查体: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未见异常。十二对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无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入院实验室检查及心、肺各项检查无异常。头颅CT:右侧额叶近皮层可见片状高密度影,周围可见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头颅MRI:右侧额颞顶枕部硬脑膜增厚,并多发结节、肿块影,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硬脑膜及病灶明显强化,右侧顶叶可见大片水肿信号(图1)。

 Image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术前诊断为肉芽肿性炎可能性较大,恶性脑膜瘤待排。术中见硬膜下与硬脑膜紧密粘连的多发结节样肿瘤,大小不一,色灰白,质韧,与脑组织粘连紧密,无明确界限,完整切除肿瘤,额颞部硬脑膜呈广泛增生增厚,将受累硬脑膜一并切除。根据术中情况诊断为恶性脑膜瘤。术后病变送病理检查(图2)。

 Image

病理肉眼可见:灰白色不整型组织一块,大小6.0cm×5.0cm×1.5cm。镜下示:增生的脑膜细胞呈梭形,部分区域胞浆融合,胶原纤维增生,其间有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S100(+),EMA(+),CD68(组织细胞+),CD34(血管内皮+),LCA(淋巴细胞+),Vimentin(+),GFAP(-),Ki67阳性细胞数2%。病理诊断: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脑膜瘤,WHOI级。术后随访1年余,未见肿瘤残余及复发,术前临床症状未再次出现。

2.讨论

LPRM是一种组织学分类较为罕见的脑膜瘤。它的特点是广泛的慢性炎症浸润,常常掩盖了病理结果中不明显的脑膜上皮成分。LPRM作为一种独特的临床病理分类仍有争议,因为它的生物学行为通常类似于炎症过程。1980年,STAM等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揭示了浆细胞成分的多克隆性,认为它们不是肿瘤,并描述浆细胞浸润本质上是继发性的。

另一项免疫组化检测表明淋巴细胞、浆细胞增殖可能是宿主的一种免疫反应。然而,炎症病变和脑膜瘤之间的关系仍不确定。大多数病例在CT上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不伴有钙化灶,MRI上则呈现为T1和T2等信号或高信号伴有明显均匀增强,颅内LPRM最具特征性的MRI表现为肿瘤边缘不规则,邻近脑组织浸润,瘤周水肿明显。

虽然瘤周水肿被认为是LPRM特征,但在其他类型脑膜瘤中瘤周水肿并不罕见,因此术前很难确诊LPRM。本例符合典型LPRM影像学特征,硬脑膜弥漫性增厚伴有明显周围水肿。有研究认为瘤周水肿与淋巴浆细胞浸润、血液供应、位置等不良因素有关,具体原因尚未得知。LRPM组织学特征是肿瘤具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在免疫组化上,EMA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是肿瘤脑膜上皮来源的标志。

由于LRPM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的意义尚不清楚,并且LRPM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和认识这种情况。LPRM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年轻人。天坛医院报告在脑膜瘤中发病率约0.51%,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本例是49岁男性患者。LPRM可发生在不同的位置,包括骨内硬膜外、大脑凸面、镰旁、脑室、枕骨大孔和脊髓。临床症状主要由颅内压升高或肿瘤直接压迫引起,通常与疾病的位置有关。症状包括癫痫、轻度瘫痪、颅神经麻痹,也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记忆障碍和头痛。由于炎性细胞浸润和严重的瘤周水肿,这种高颅内压和神经功能缺损较WHOI级脑膜瘤的其他亚型更早、更严重。

根据文献报道,LPRM还通常伴有外周血异常,如高球蛋白血症和/或顽固性缺铁性贫血,这些症状在肿瘤切除后可恢复正常。本例未出现造血系统异常。在诊断方面,LPRM主要依据术后病理。由于LPRM的特殊性,常常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有明显的不规则形状、清晰的轮廓、明显均匀的增强和轻微的瘤周脑水肿,常发生在脑室周围的脑组织中。

在免疫组化方面,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阴性。多数LCA及L26、CD79染色均阳性,而人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CD3及CD30均阴性,这表明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肿瘤细胞主要来源于B细胞,这与LRPM中浸润的炎性细胞明显不同。颅内炎性肉芽肿通常表现为明显的发热、头痛等炎性症状,病程较短,无继发性造血系统疾病。恶性脑膜瘤发病率较低,平均发病年龄低于良性脑膜瘤。

多数恶性脑膜瘤位于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但恶性脑膜瘤生长迅速,肿瘤常侵入周围大脑,导致周围脑组织胶质增生,且可发生颅外转移。本例根据术中情况诊断为恶性脑膜瘤,恰恰说明在不依赖病理情况下,LPRM有时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IgG4相关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类似肿瘤的肿块性病变,其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席纹状纤维化、淋巴浆细胞浸润和闭塞性静脉炎。

中枢神经系统IgG4相关疾病非常罕见,通常以肥厚性脑膜炎或垂体炎的形式发生。IgG4相关肥厚性脑膜炎病灶表现为颅和/或脊髓硬脑膜的弥漫性或结节性增厚,在极少数情况下,它们可能会形成类似脑膜瘤的假瘤样肿块。而LRPM则通常表现为典型的肿块样病变,在组织病理学中无纤维化或不典型纤维化,IgG4相关疾病浆细胞增加也较少见,只有偶尔的病例表现为局部IgG4/IgG比率达30%。

颅内Rosai-Dorfman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手术大体极易与LRPM混淆。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基本上只能通过术后病理来进行鉴别诊断。通常Rosai-Dorfman病EMA表达阴性,如果存在明显的EMA脑膜上皮表达阳性,则更倾向于LRPM的诊断。虽然S100是Rosai-Dorfman病的组织细胞特异性标记物,但同样有大部分LRPM的S100表达为阳性。因此仅靠S100并不能很好地鉴别二者。本例EMA表达阳性且Ki67阳性细胞数为2%,有文献报道Rosai-Dorfman病的Ki67阳性细胞数为20%,而大部分的LRPM的Ki67阳性细胞数小于10%。

因此本例诊断为LRPM。梅毒是典型的肉芽肿性炎症。它可以影响任何器官,血管增生、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是其特征病理表现。颅内梅毒肉芽肿则是一种罕见的三期梅毒的晚期表现,常合并HIV感染,增强核磁扫描多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或环形强化。大部分患者在发病时血清梅毒检测呈阳性,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炎细胞浸润和胞内螺旋体。浆细胞肿瘤特征在于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最常见的全身表现是多发性骨髓瘤或较少见的孤立浆细胞瘤。

颅内浆细胞瘤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病理可有助于鉴别诊断。镜下可见病灶内的细胞未形成巢,也没有合胞细胞。多数浆细胞瘤不表达CD20,但表现出单克隆增生和κ、λ表达受限。伴浆细胞分化的滤泡性淋巴瘤是淋巴瘤的一种罕见形式,镜下肿瘤细胞呈滤泡样排列或大小不等的结节,多数滤泡样结构为浆细胞,可见拉塞尔小体及核内包涵体。

与LPRM中浸润的炎症细胞相比,淋巴细胞中B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是主要成分,浆细胞表现出单克隆增殖和κ、λ表达受限。手术切除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肿瘤全切除与次全切除,主要看肿瘤位置与毗邻关系,其复发率较低。其预后也与肿瘤切除程度,肿瘤位置相关。本例术后随访1年余,复查MRI仅见术后改变,未见肿瘤残余及复发,同时术前症状明显改善,无面部抽搐再次发作。

来源:王泽宁,侯博儒,姜呈,朱苗娟,任海军.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脑膜瘤1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08):491-494.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