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30年前后,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吞并了西晋的北方领土,打垮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汉国,夺取了它的土地,还抢了匈奴汉国后来的名字——“赵”。新赵国的领土东起胶东半岛,西至黄土高原西部,北至古长城沿线,南至淮河流域,以淮水为界与南方的东晋小朝廷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 ![]() 建立这个疆域辽阔国家的人姓石名勒。明代长篇小说《三国志后传》(酉阳野史著)中说,石勒其实是蜀汉名将赵云最小的孙子赵勒。蜀汉灭亡时,后主刘禅出城投降。上党王刘璩(刘禅之子)率领不愿投降的部分蜀汉臣民逃出成都。赵府的仆人汲桑背着年幼的赵勒也跟随刘璩的队伍潜逃到边地。后来汲桑与赵勒走散, 赵勒被晋将石苞后人石苋收养,并将其名改为石勒。石勒长大后为纪念自己的祖父赵云,便取字为世龙,学得一身武艺,征战沙场,多年后建立了历史上称为后赵的赵国,国名为赵也有不忘本姓之意......当然,这些应该都只是小说家的杜撰。 ![]() 历史上的石勒,羯族人,出生在上党武乡(今山西东南长治市内)。羯族这个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史书上说羯族人“深目、高鼻、多须”,显然不是中原人种。现代学者认为羯族人就是粟特人,是生活在康居(羌渠)(古西域国名,今位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和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一带)的白色人种,它属于欧罗巴系统中的伊朗人种,是康居(羌渠)游牧人。两汉时期,康居属匈奴,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随匈奴东达蒙古草原,然后南迁至上党武乡一带。因为他们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史书上说羯族是“匈奴别部,羌渠之胄。” ![]() 石勒,生于公元274年,原名㔨匐或匐勒(应该是其民族语言的音译),字世龙(这个字估计是后来仿效汉人所取)。石勒的身世非常坎坷,小时候因家乡一带发生大面积饥荒,为了活命而被贩卖到冀州为奴,还给人干过佃农、打过短工,在艰苦环境里慢慢长大。后来石勒带着一批同样遭遇的羯族人投靠了一个马场主汲桑,这个汲桑当然不是“赵府仆人”,他是西晋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他知道这些羯族人祖辈都来自石头城(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地区,古石头城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必经之地),就给石勒取石为姓,“石勒”这个名字就这时得到的。 当时正值西晋“八王之乱”时期,四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汲桑、石勒一伙起兵造反,他们到处掳掠,袭击官府,开监放囚并招揽亡命徒扩充势力,称霸一方。后来由于多次受西晋官军的打击,死伤惨重,汲桑还因此阵亡。势孤力单的石勒率领残部,前往左国城(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投奔了刚刚建立汉国的匈奴人刘渊。 ![]() 匈奴人刘渊于公元304年左国城起兵,自称汉王,建立了汉政权。西晋与汉国正打得不可开交,刘渊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对已经小有名气的石勒前来归附非常高兴,立刻任命他为辅汉将军、平晋王。自此,石勒成为刘渊手下的一员战将。 石勒治军严谨,赏罚分明。西晋名将刘琨称赞自己这位对手时说: “攻城野战,合于机神,虽不视兵书,暗与孙、吴同契”(《晋书·载记·石勒上》)。石勒战场上作战异常勇猛,曾多次击败晋军及其它少数民族割据势力,屡立战功,官越做越大,带领的军队也越来越多。 公元309年以后,石勒率军攻占晋朝河北钜鹿、常山等郡,陆续前来投奔的人慢慢增多。石勒将其中一些有能力、有本领的汉族人士,另编成“君子营”,专为自己出谋划策。他接受汉族幕僚张宾的建议,选择了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一边执行刘渊下达的作战任务,一边伺机收编各路英豪,慢慢壮大自己。 ![]() 公元310年,刘渊因病去世,他的第四个儿子刘聪把太子刘和杀掉篡夺了皇位继续攻击摇摇欲坠的西晋王朝。公元311年4月,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之战,石勒亲率羯族骑兵,追击消灭西晋最后的十几万精锐部队,擒杀晋朝几十位王公大臣。接着石勒与匈奴汉国另一位大将刘曜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西晋亡国已不可避免。公元313年晋怀帝被杀后,西晋残留在长安的几位大臣拥戴司马邺即皇位于长安,年号建兴,这就是晋愍帝。并联合了幽州、并州、代国和段部鲜卑的残余军事力量,对抗刘聪的进攻。公元316年底,刘聪的军队又将晋愍帝俘获,苟延残喘的西晋终于灭亡了。 ![]() 公元318年,刘聪病故。太子刘粲继立,八月汉国内乱,刘粲被杀。于是刘渊的养子,刘聪的干弟弟刘曜十月在赤壁(今山西省河津市赤石川)登基称帝。这时,整个匈奴汉国经过多年征战已被逐渐整合形成两大势力集团,大致按区域分为西部刘曜的势力范围 与东部石勒的势力范围。 公元319年二月,刘曜改汉国国号为赵。出于礼貌,石勒派左长史王修至都城献贺书给刘曜,刘曜为了拉拢石勒便封其为赵王。 刘曜与石勒都曾经是刘渊、刘聪手下的猛将,都有自己的军队和势力范围,在与晋军作战过程中,双方既相互配合支援又相互提防牵制。刘曜的登基使得与双方的互不信任感达到顶点,都担心对方想吃掉自己。特别是在公元318年八月平内乱时,双方手下的部队还曾经互相攻击过。只是刘曜实力稍弱,他认为暂时应该拉拢石勒。 在王修带着刘曜加封石勒为赵王的圣旨返回襄国的路上,有人却对刘曜进言,说王修此来的目的是想要探听虚实,待其返回后,石勒就会派兵前来进攻。当时刘曜真正实力的确没有石勒强大,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于是派人快马追赶王修并杀之,原本授予石勒的王位也一并收回。 ![]() 王修的副手成功逃脱后回到襄国将情况禀报石勒,石勒非常愤怒,对众手下说道: “我做事已经算对得起刘家了,他们的基业都是我辛苦打下来的,现在刘曜得志了就居然想来谋算我。什么赵王、赵帝,我自己也能给自己,哪用得着让他封赐!”当年十一月,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等于也建了一个赵国。至此中国北方出现了两个赵国。后代历史学家为了区分两者,将关中刘曜的“赵”连同刘渊所建的“汉”,双称为“汉赵”或称为“前赵”,而将随后的石勒建的“赵”称为“后赵”。 两个赵国的诞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你死我活的斗争。 双方一开始进了一系列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公元325年,石勒之侄石虎领军征讨伐前赵,不仅占领了石梁、并州两地,还坑杀了1万多名前赵士兵。公元328年八月,趁着东晋发生王敦、苏峻叛乱,无力北伐,而前赵又在平定关陇地区之乱,无暇东顾,石勒又派侄子石虎领兵4万突袭前赵国的河东郡(今山西夏县一带),黄河沿岸的50多个县纷纷归降后赵政权。 公元329 年,羯族人石勒与匈奴人刘曜在洛阳展开最后的决战,石勒终于击败刘曜并将其活捉,刘氏的前赵政权灭亡。 ![]() 石勒灭了前赵后,夺取了关陇地区。公元330年九月,石勒正式称帝,改元建平,第二年夏,石勒将国都从襄国迁到了邺城(河北临漳附近)。至此,北方除了辽东的慕容氏与河西的张氏外,都成了后赵的天下。 ![]() 石勒比较重视学习汉文化,他不识汉字,就找读书人经常读汉人的书籍给他听,他还能时不时发出惊人的见解。由于长期受到汉族中原文化的熏陶洗礼,除了外表目深鼻高外,石勒在其它方面已经与汉人没太大差异了。 石勒称帝后比较善于纳谏,也关心民生疾苦。就在他打算迁都时,廷尉续咸上书劝谏,说劳财伤民,不宜迁都。石勒大怒,对其它人说: “不杀这老东西,我的宫殿就很难建成!”他下令将续咸关进了监狱。中书令徐光劝慰石勒说: “是否采用他的建议,全由您自己决定,何必要杀掉他呢?”石勒后来慢慢消了气,自嘲地说: “做皇帝真不自由!普通百姓家有点钱了,还想盖新房子,何况我这一国之君呢!为了成全直臣的好意,这殿就以后再建吧。”于是,石勒将续咸放了出来,并给予嘉奖。 石勒又下令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鼓励农桑;石勒自己没读过书,很能体会知识的重要性,他在后赵建立了多所学校,以培养人才;石勒还下令论才任职,广开招贤之路,不任人唯亲。通过石勒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后赵在长期战乱后,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 公元333年六月,石勒在外出巡视途中感染风寒,随后病势逐渐加重,生命垂危。石勒临终前,留下遗诏,其中有要求自己死后三天即葬、期间不得禁止民间婚娶、祭祀等活动、镇守在外的将领也不得回来奔丧、不用金银珠宝陪葬等等内容。这些要求从一个皇帝的口中说出来,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石勒曾经问过大臣徐光: “我可以和古代哪个皇帝相比?”徐光回答说:“陛下的聪明才智超过了汉高祖(刘邦),任贤选能则胜过了魏太祖(曹操),您只是比轩辕黄帝稍稍逊色一点!”石勒笑着说: “人贵有自知之明,你称赞得太过头了。我如果是遇到汉高祖,那我得心服口服地向他称臣,而只能与韩信这样的人一争高下罢了。我如果是遇到汉光武帝(刘秀),我一定能与他一同驰骋中原,未知鹿死谁手(一争天下的意思)。大丈夫做事应当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不能像曹操和司马昭父子那样靠欺负孤儿寡母来夺取天下(指曹氏篡汉和司马氏篡曹)。我是介于汉高祖和汉光武帝两者之间的人物,怎么能够跟轩辕皇帝相比呢!” “鹿死谁手”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 ![]() 史书记载,由于羯族是来自当时蛮荒之域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一些残忍的原始习惯,比如石勒的军队作战时有滥杀俘虏的行为,特别是石虎的部队。还有非正史甚至说石勒军队掠食人肉以充军粮。不过,令后赵这个政权真正恶名昭彰的最大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石勒之后的篡位者石虎。很多令人心惊胆战、不寒而栗暴行都是这个世间罕有的变态恶魔所为。 另外,《三国志后传》这部小说不光写石勒是赵云的孙子,还写刘渊是刘备的孙子(后主刘禅的儿子)、刘曜是刘备另一个孙子(北地王刘谌的儿子),还把张宾说写是张飞的孙子,还有关羽的孙子、诸葛亮的孙子等等...... 历史上西晋确实是被匈奴人刘渊所建的汉国所灭,主要出力者正是刘曜和石勒。按小说的演绎,蜀汉的后人们终于还是报了司马昭当年派邓艾、钟会入川消灭蜀汉的大仇! ![]() 顺便说一下,其实刘渊还真有大汉皇室的血统,刘渊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后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汉高祖以宗女妻冒顿,其俗贵者皆从母姓,因改为刘氏。”就是说刘邦把皇室的女儿嫁给匈奴冒顿为妻,生出的后代都跟着母亲的姓氏,都姓刘。所以,说不定刘渊和刘备还真有那么一星半点的血缘关系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