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汉国士无双的韩信到底有多牛?

 hbjzjlwqhlcyz 2023-01-27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观点一

这么说吧,如果你20岁还是个小混混,吃饭都成问题,然后还被逼着钻裤裆。

但25岁,突然蔡崇信(阿里二号人物)以身家担保你是个人才,你直接当了阿里总经理。

然后你通过直接的市场竞争,收购等种种手段收拾了当当、国美在线、苏宁易购、京东、拼多多,干翻微信支付,国内一统电商江湖。

最后调集力量,与亚马逊在国际赛场短兵相接,一战干挺亚马逊,世界唱起英文歌,贝索斯走投无路,债台高筑,跳纽约帝国大厦自杀。

这一年,你28岁。

这一切让人目眩,是不是?

韩信所做的,比这还夸张。王侯将相,一人全做过,中国历史唯一一人,兵仙这样的词语加于其身。

你说他牛不牛?

图片

观点二

韩信怎么成了励志的小镇逆袭青年了,看来很多人不是太理解韩信牛掰在哪里啊,希望年轻人明白,韩信这个人不是人人都能学的,你要是高一了连清华都考不上,那韩信的故事就不适合你……

第一,韩信很可能是大贵族后代,他年轻的时候就被推举当官,而且有一把长剑,这在当年都是贵族的特权,至于穷困潦倒和胯下之辱则反向证明了他是个地位不低的破落贵族,秦灭六国以后,原来地位越高摔得就越惨……当然证据不止如此……

第二,韩信很早就参加了项梁的起义部队,后来当了项羽的'郎中’,这相当于军团司令的贴身警卫,这个郎中不是好多故事中渲染的一个看门的小兵。

郎中在那个时代就是个特殊的职位,名义是卫兵,其实是老大专门挑选的有前途的年轻人,放在身边培养的,就是后备干部,所以韩信是被项羽看好的。

而项羽这个人出名的喜欢勇武,所以韩信肯定不会太文弱,项羽还非常重视血统,这也是他们项家起兵的噱头之一,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韩信家的地位不低。

因此,韩信在楚国军营里可能是一个小参谋,所以才有机会向项羽进言,否则你一门口站岗的,司令在那里谋划,然后你就插嘴……那是不可能的,什么时代都是领导不问,属下不能瞎说……

图片

第三,韩信的能力

人们总说韩信军事才能多么厉害,但都没有说清楚他是哪方面厉害。

项羽厉害是他个人武力,加骑兵指挥能力,事实上,楚汉相争大多数名将都是骑兵将领,带头冲锋,所以个人魅力很高。

但韩信没有亲自冲锋陷阵的记载,由于年龄的原因,可能也没有太雄厚的资源和人脉,一夜之间成了大将军让很多在奋斗中的小青年高潮起来,好像成功靠的就是认识几个贵人,找后门乌鸦变凤凰……

如果这样想,那恐怕要让各位失望了……事实上,韩信具有在当时不可替代极为高端的特殊才能——数学能力……

具体证据可以看他在汉营担任的职位,是管后勤和粮食的官员,这种工作需要硬核的统计学计算能力,这在一个文盲率百分之九十八,文人一大半都是念诗啊道德啊之类的空谈文科生中简直凤毛麟角,不可多得。

图片

而在刘邦军中,头领开始全是文盲,大军师张良的工作主要是意识形态建设和行政机构规划,高级领导人中只有一个人具有类似的才能,那就是萧何,萧何是总后勤部长,钱粮调运,资源调配,数学模型,微积分,三元二次方程……门清,就他会,所以也只有他知道韩信才能的可贵之处……

但也知道推荐韩信的不容易……就像今天一样,一帮人在那喊数学有啥用啊?却不明白赚大钱的人是怎么运用数学模型的……

让刘邦明白当然更难了,所以你在史书上看到的一系列故事:什么行刑前被救下,萧何月下追韩信,怎么听都过于有传奇色彩,也许有类似的事,但总不至于这么惊险,大概也是一种炒作,让一个文盲知道微积分对打仗的重要性实在是太难了……不过刘邦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懂得不要不懂装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图片

事实上,韩信在获得军权之后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才能。暗渡陈仓、背水之战、东进灭齐、垓下之围

韩信的每一个战役都是极限作战,有进无退,容错率极低:暗度陈仓,你冲出去就回不来,背水之战没有后路,东进灭齐的时候主力已经被刘邦带走了,垓下之围最巧妙,包围不是那么容易的,早了项羽不进包围圈,晚了围不住……

看上去韩信打仗都是险中求胜,其实是精心规划的结果,一次作战必须取得最大的战果,一败涂地和大军灭小部队胜败都是资源的浪费……

韩信的战例本质是对资源调配的最优解……这是个庞大的数学问题,军粮多少,行军多少,能打多少天,军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要数据化,都要算,要智商……

各位可以试试重走韩信路,从成都开车到济南,怎么用最少的油最快最省钱到达目的地?复杂着呢……

图片

而韩信最大的优势就是强大的计算能力,关于他的传说,作为武将却不是什么神明英武力拔山兮的事迹,倒是发明象棋韩信点兵这种理科神迹……

这说明,韩信的成功不是靠运气和体力,是实打实的智力,这就叫做运筹帷幄之中。

什么叫运筹,运筹就是统计规划,手段就是数学计算,今天的运筹学是高端的管理学科,要统计学知识,要数学基础,要高数九十分以上……这就是韩信的能耐,数学天才,聪明绝顶……

所以说,高中辍学闯社会想赚大钱的哥们,可不要拿韩信做偶像,那是高级知识分子之路……

应该学刘邦,没有本事就虚心去求教有本事的人,学习不好唯一的出路就是当老板,干不了总工程师,总经理都够呛,这就是事实……

总结起来,韩信是天才型的,但不是灵光一闪那种,是具有硬核计算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这就是去掉神话色彩和小市民励志情怀后真实的韩信,我们应该从中所得的教训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图片

不过,在那个时代,他的这些复杂的知识从何而来呢?我认为是家学

要知道,这种运筹能力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治国之术,兵家、税收、资源分配、地理学包括星相学都被归于其中,是常年被公家(诸侯世家)垄断的不外传的密学,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一些兵书,其实每一部都有失传的章节,比如孙子兵法墨子著作中涉及出征实际操作的篇章基本没有流传下来,原因就是这些章节多是对行军和粮草比例关系或者野外辨方向之类具体知识的描述,一方面很生僻,就算流传下来也看不懂(比如墨子中相关章节便颇具争议)。

另一方面,有些知识,比如地形图、运粮道之类,涉及国家安全,被视作机密,只在诸侯或者实权大臣家族内部传授,以垄断知识,维护统治。

因此,这些具有类似才能的人才大多出身高贵,比如萧何,就是一个小国萧国的后裔,而作为兵圣的孙武,其实是陈国公族的后裔,本来在齐国当官,后来去了吴国,几乎灭亡楚国。

孙武的思想和学问,从此在吴越流传,而吴越最后又被楚国所灭。

韩信出身的淮阴,恰恰是楚国和吴越反复争夺的一块四战之地,韩信明显是当地贵族出身,史书中对其世袭却几乎没有涉及,这是不正常的,中国传统,名人总是要攀上一个显赫的祖宗,刘邦都号称黄帝长子后裔,谁信啊……

所以,韩信的出身可能被隐瞒了,甚至他的名字都很奇怪,韩王信是因为出身韩氏公族,郡望在今天河南一带,是老晋国贵族之一,淮阴则地处楚地,淮阴韩氏从何而来?

所以,韩信很可能根本不姓韩,由于谋反宗族被灭,其族属也被抹除了,而如此名人,能清理的如此不留痕迹反而证明了他的先祖不一般……

图片

他的族属究竟来自哪里呢?

这也只能靠脑洞了,回想一个史实,他在被抽走主力之后,仍然东进伐齐,攻到临淄城下,虽说是趁着齐王被郦食其说降防备废弛的空隙,但有名将名言:三十万头猪也得抓一阵啊,何况齐国七十城,为何如此之快?

究其原因,第一,可能知道齐国地形,而且非常详细和准确,后来大破龙且就是一场地形战,这说明韩信有详细的齐国资料和过往作战经验总结,可这是他第一次在齐地作战,在赵地还有个张耳做前导呢。

第二,可能有人望。一城一城地攻,怎么也不会这么快就从德州打到济南……所以肯定有不少地方是望风而降,齐国人以倔强闻名,这么轻易投降,只能说明韩信在当地有些名望……

而更主要的表现是,在平定了齐地后,韩信突然威胁刘邦,说齐地反复,要假齐王镇之……这不合逻辑,他凭什么觉着一个占领军将领自封齐王就能镇住呢?

秦末诸侯哪个不是找一个六国公族当傀儡呢?稳定后再杀了嘛……

更奇怪的是,刘邦事件前后的反应,他在伐齐之前收了韩信的主力,却命令他继续前进,紧接着又派郦食其去说降……

这一系列行为本身就前后矛盾,刘邦想一出是一出,他性格倒是如此,但张良萧何不是傻子啊,万一韩信全面崩溃,丢了赵地,你荥阳不是更完蛋了么……

所以合逻辑的解释就是,刘邦就是不想让韩信占领齐地,因为他有当齐王的法理依据!

图片

韩信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这就要提起我们前面说过的孙武,他的祖上是陈国公族,在齐国发展成了田氏族,没错就是夺取齐国的田氏,孙武就是其中的一支,逃到吴国后获得巨大的成功,写出了孙子兵法这本畅销书。

现在来看,现存孙子兵法并不完整,应该只是一篇总论,有些文字暗示了还有配套插图甚至地形图之类,而对于孙武来说,对地形知识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就是祖上当过官的齐地了……

而韩信作为吴越故地出身的贵族,家传兵法很可能是孙家真传,回想垓下之围,颇有孙膑庞涓的神韵。

因此,韩信的兵法是真家伙,包括了地形图等实用知识与秘密情报,尤其是齐国……

这仿佛也解释了,韩信为什么能够在灭齐的时候势如破竹……

后来敢假齐王会不会是因为自己的血脉和田家有些关系,便想以此立威……

图片

当然,这不是抛出一个韩信孙武后代说的惊世奇闻,但可以肯定的是,从韩信深厚而实际的专业知识看,他一定出身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贵族家庭之中,而淮阴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战争,因此当地有名的贵族恐怕也多是将领,不论是吴越旧臣还是楚国宿将,在那个时代,兵学一般是家传,当地最有影响的兵家就是孙武……

韩信一族继承了其学说的可能性很大,不论是真为后代还是附会而成,他都有以这点占据齐地的动机和可能,这也是让刘邦大为紧张的原因。

设想一下,在一个几乎没有地图的时代,年轻的韩信脑子里装着全国地形图和孙子的言传身教!

出川密道,黄河平原,行军大路,列阵沙场,邯郸的后门,临淄的密道,全在脑子里,是当然的军事奇才,天才有时候也不都是智商。

这样的韩信可能不骄傲吗?

被流氓威胁的时候,能轻易死了么?

再说萧何,他曾经把秦国的全国地形图和税收表都拿走了,他是知道全国地形的,然后来了一个韩信,这能不赏识么?

因此,所谓传奇的背后都是有可信和实际的事实作为支撑的。

现实残酷地证明,出身高,起点才能高,屌丝出身就要像刘邦一样善于和有本事的人处好关系,但无论什么底子,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换来所谓的贵人相助,飞黄腾达。

司马迁和刘邦的评价

这个问题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已经回答了。

淮阴侯列传里最后一段,司马迁用八个字写出了韩信牛掰的地方:

与汉汉重,归楚楚安。

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左右天下的归属,是不是牛出天际了。

刘邦的评语:

战必克,攻必取。

图片

以韩信为主角的常用成语好像还真是历史最多的之一。

战无不胜: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胜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国士无双: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厚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赏赐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多多益善: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十面埋伏: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背水一战: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拔旗易帜: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兵仙神帅: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胯下之辱: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指极大的侮辱。

解衣推食: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居常鞅鞅: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功高震主:指的是韩信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

金石之交:武涉曾经劝说韩信自立,说道:你和汉王刘邦的关系这么好,但是最终还是被他所擒的。指的是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的交谊。

独当一面:张良和刘邦的一次谈话中,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略不世出:指的韩信的功劳很大,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与他比的,后用于夸奖人等。

不赏之功:说的是韩信在战争中功劳,后形容功劳极大。

匹夫之勇:韩信在和刘邦的一次说话中,说项羽是只有匹夫之勇,指的是指一个人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

妇人之仁:韩信在和刘邦的一次说话中,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指的是妇女的软心肠。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推陈出新: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指的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勋冠三杰:指的是张良、萧何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

伐功矜能: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伪游云梦: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韩信当年说的一句话,指的是坐人家车子的,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担忧;靠人家养活的,要为人家的事拼命。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左车在和韩信谈话中,李左车提出的这个观点。指的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人心难测: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张耳与陈余两人为刎颈之交,后两人翻脸。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亦做“人心莫测”。

钟室之祸: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猜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分别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寥寥十字,概括韩信一生中的经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