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特稿】梅程1946年上海对台前前后后(三)走入对抗

 cxag 2023-01-27 发布于辽宁

图片

梅兰芳、程砚秋合摄《白蛇传》剧装照

三、走入对抗

谭富英9月初在上海皇后戏院登台,社会局就放开票价的限价管制,谭富英最高票价卖到一万八。依照常理,既然上次是因为限价使得中国与程砚秋的合作没有达成,现在限价已经成为过去,上海中国大戏院此时应该立即与程砚秋联系,继续践行前约,而且票价还可以水涨船高,在程砚秋也不失面子。但是在9月初却传出梅兰芳将再度登台的消息,而且是将在中国大戏院演出,这就不免让人产生很多联想了。

从中国大戏院一方面来考虑,或许有三个原因,一是梅兰芳重登舞台后,一直保持较高的人气,行情依然看涨,营业比较有把握,当然前提是梅兰芳有意愿在中国登台。再者梅兰芳和部分班底都在上海,交通开销可以节省不少。如果舍近求远再请程砚秋,不但要接下全程吃住交通,甚至还要将上次程砚秋自费送班底回北京的费用还要摊上。况且上一次的公案中似乎戏院与程砚秋之间也有不愉快,中国经理人内部之间也有意见不统一。第三个因素应该来自梅兰芳这一方面,梅的底下人(策划班子)也不愿意程砚秋来搅局,所以对中国几位经理人的公关也比较积极。梅兰芳息影八年,不管是梅自己,还是身边人、傍角、琴师、跟班大多数都受很大影响,据说姚玉芙都靠典当度日,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他们也都知道梅先生已经年过半百,没几年好唱了,趁着现在大家还有个新鲜劲儿,能赚点是点。这种心态虽说是猜测,但是在随后梅程对台已成定局的时候,梅底下人的一些做法是可以印证的。

当然,如此操作,中国大戏院必然激怒程砚秋。

图片

许伯明(坐者)与赵荣琛、梅葆玖

程砚秋在上海也有相当的势力,军政商界都有程砚秋的拥护者。上一次程砚秋到上海,有报道说程与何应钦低调茶叙;而程砚秋去上海,多数住在朱文熊家,朱文熊是原国民政府铁道部长、交通部长,时任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银行总裁张嘉璈的妹婿,自己的家族是上海木业巨富,有强大的财势。“程党”之一的江苏省银行总经理许伯明(赵荣琛的干爹)也在上海,还有一个财大气粗的王准臣(其女王蕙蘅从程砚秋学戏,并灌制《锁麟囊》唱片,1948年因绯闻自杀。)后来把程剧团都包在家里吃住。上海戏院的各种动态自然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在中国与梅剧团商议梅兰芳在中国大戏院演出事宜的消息传出之后,上海天蟾舞台经理周剑星看到机会来了,立即飞往北平,去见程砚秋。这个时候是一谈一个准,程砚秋爽爽快快和天蟾签约,而对外的口径是说程砚秋在上海时,曾与天蟾由口头之约。这个消息京津沪媒体在9月底、10月初均有见报。

此时梅兰芳登台事宜确实还没有定论,因为挎刀老生人选在用奚啸伯还是杨宝森上举棋不定。梅兰芳策划班子认为最佳人选当属杨宝森,但是杨宝森和杨荣环与上海黄金大戏院有约,而且已经拿了定金,所以开始杨宝森婉拒了梅兰芳合作的要求。等到程砚秋将在天蟾演出的消息传出之后,对于梅兰芳登台形成竞争态势,如果二牌老生再不够强硬,自然难有胜算。于是,姚玉芙亲自飞到北平,加强对杨宝森的公关,终于在个人前途声誉和包银攻势面前,杨宝森选择傍梅。

图片

梅兰芳、杨宝森《汾河湾》

杨宝森决定应中国之约为梅兰芳挎刀,这个时候应该才是梅兰芳登台的正式消息落地,时间已经是10月中旬了,比程砚秋将赴上海天蟾登台的消息晚了半个月。

所以,程砚秋称并未故意要与梅兰芳对台,因为他与天蟾签约时,梅兰芳要登台还只是一个消息,并未确实。这个话当然是抢占道德高地的自圆其说而已。从程砚秋的方面思考,他首次去上海演出营业戏,当然不希望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更不希望与老师梅兰芳打对台。他之所以爽快答应天蟾,是因为中国失信于他,伤了他的自尊,他憋着这口气,要报中国一箭之仇;当然,出于人之常情,未必就没有迁怒梅兰芳的成分在内。他与天蟾可以说闪电签约,主观上可能他想早一点明确要去上海演出,把这个消息放出去,以此逼迫梅兰芳能够退后一步,暂时打消登台的念头,以免师徒兵戎相见。

然而,梅兰芳及他身边的智囊团并未顾忌程砚秋的感受,也未作任何退缩让步,反而与中国签了一个超长的演出合约。中国弃程砚秋而就梅兰芳可谓失信,而梅兰芳却依然率先与中国勾连并接受了中国之约请,最后造成两大名旦师徒对决。即便其中有底下人的因素,有人情难以左右的关系,事情过后,详细把这个过程倒推回去,非要说程砚秋以小犯上,不顾师生情面挑起对抗,恐怕是说不过去的,梅兰芳显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