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中国最淡定的山——泰山, 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渐华 2023-01-27 发布于山东

大家都知道成语“稳如泰山”,并知晓其含义。但为何会说“稳如泰山”?而不说“稳如华山”?或稳如五岳其他山?泰山在五岳中海拔排第三,位置也不居中,为何能成“世代的狂,五岳的王”?

文章图片1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稳如泰山”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刘向传》。“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班固为何要用“泰山”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之意?原因有三。

一.它是盘古大神最伟大的作品。传说远古时,盘古大神完成开天辟地的KPI后,巨大身躯轰然倒地。头颅化为东岳泰山,左臂化为南岳衡山,足部化为西岳华山,右臂化为北岳恒山,腹部化为中岳嵩山。盘古身躯朝向东方,泰山自然也就成了五岳之“首”。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秦山就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

文章图片2

二.历代帝王将相都是泰山品牌形象代言人。史书记载,到泰山封禅的古帝王共72位,叫得出名的有: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等12位。秦始皇东封泰山后,后世帝王又有汉武帝、与班固同时期的东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6位帝王在此封禅。汉代刘安《上武帝书》有言: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后简化为“泰山安,则天下安”,这也是“泰安”城市名的由来。

文章图片3

三.它是古代的顶流景点,源源不断的打卡安利,稳得一批。没有哪座山,能像泰山一样拥有2200多处石刻。气势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它是历代文人的灵感源泉,涌现了不少出圈文案。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明代名臣于谦的《无题》: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不胜枚举,是不是学生时代都考过?

文章图片4

泰山的“稳”远远不止以上三大原因,但五岳确是各有千秋,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幽,嵩山峻。北宋画家郭熙曾妙语点评:“泰山如坐,华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飞,嵩山如卧。”泰山在其中显得“稳得一批”,自然负责“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