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申君的悲剧启示

 学生100分之路 2023-01-27 发表于广西

春申君,名为黄歇,战国时期楚国人,楚国大臣。他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在楚国做宰相时,他励精图治,重振楚国雄风,国家局面一时回光返照的。

他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在战国四公子中,论学识、才智和功劳均位居榜首,可惜这样的贤才竟毁在小人手中。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奔丧时,春申君及其全家死于非命,无一幸免,幕后黑手为楚国权臣李园。

世上有未预料而到来的鸿福,也有未预料而到来的灾祸。春申君面对危机时刻迟疑不决,正邪不分、忠奸不辩,对于他惨死的结局,史学家司马迁曾评价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先发制人,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倘若他没有当机立断,结局就变成了他人的刀下魂,哪有后来的大唐江山和“贞观之治”。反之,项羽在鸿门宴上,对是否杀刘邦的问题,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当断不断,以致后来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韩信亦是如此,没有听从谋士的建议,最终遭到“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可见,一个人要当机立断,作出不迟疑,果敢决断是多么重要。

如何做到当机立断,不优柔寡断?这实在是对一个人的见识、勇气和智慧的检验。人若无见识,不能观其人,听其言,察其行。当其作决断时,自然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人若无勇气,遇事优柔寡断,有时因亲友情面的阻碍、亦或是为利益物质所诱惑。总而言之,有欲望就有私心,遇事必然患得患失,当断不能断也就后患无穷了。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在那些方面当断,更知道断的时机,果敢坚决,恰到好处,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候拿捏的好”。是否拿捏的准,这是非智慧超人者不能为的事情。古今成大事者,都是善于选择,善于决断的高手。

俗语说:“豆腐多了是包水,梢公多了打烂船。”事物超过一定限度,必定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就如梢公多了,没了专一的航行方向,船就会失事。回到现实当中,一个部门主事人一多,瞎乱指挥,就无法办好事情。一人独断,又怕考虑事情不周到,而成败又系于一念之间。诚然,很多事情的决断,往往需要三思而后行,也不是召集几个人,开几次会议,就可以决定下来的,需要周密思考,反复论证,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果断的决定,看似一瞬间之事,实则酝酿已久。

如今,作为领导者一旦位于高位,由于权力作祟,稍不慎重,就容易落入偏听偏信的陷阱,就会做出错误的决断。只有平素既不偏听也不偏信,不凭主观想像,亲自做调查研究,倾听来自一线基层的声音,自己来辨别真伪,亲手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不受蒙蔽,不办错事和蠢事,在关键时刻才能做出果敢的决断。

(2023年1月26日午后,写于新疆乌鲁木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