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广文:纪念重返淮北兼忆饶子健司令员的一些往事

 微湖渔夫 2023-01-27 发布于山东

图片饶子健将军和夏广文在一起

纪念重返淮北兼忆饶子健司令员的一些往事

夏广文

76前的1月18日是淮北挺进支队强渡运河,重返淮北纪念日。我提前写一篇短文,以释怀我对牺牲的战友们的哀思。
当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零下三四度,大运河已被冰封。部队在当时的宿迁窑湾、皂河之间选择一个突破点破冰强渡大运河。在饶子健司令员兼政委统一指挥下,18日黄昏部队开始渡河,边渡河边与守敌激战,拂晓前全部渡过去,七十七团攻占双蔡圩子,尔后继续向纵深发展。我军突然降临,势如破竹,边走边打,打得国民党地方政权和土顽措手不及,无力抵抗,狼狈逃窜。我们目标直指洪泽湖,打得很痛快,犹如秋风扫落叶。第六天打到洪泽湖畔谢嘴,与坚持在湖上斗争的淮北工委和洪湖大队的300多名地方干部胜利会师,从而解除了被敌人封锁围困58天的危机。
淮北挺进支队的行踪被蒋介石发现后,急派国民党孙良诚等部十几个团兵力,拦截围堵追打我们。历时两个多月,粉碎了他们的包围追击,我们终于在湖泽湖周边地区半城、淮泗、淮宝站稳了脚跟。从此我们在运河以西,津浦路以东,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这片广袤的原野上,坚特了艰苦卓绝的一年半的游击战争,恢复、开辟了大片根据地,重建了5个县级政权,组建了泗南独立团。到1948年5月江淮军区成立,彻底扭转了战局,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但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是高昂沉重的,共有658名战友们牺牲在这片士地上,长眠于此。其中我所在的一团三营先后就牺牲了三位营长、一位教导员。他们是在1947年指挥攻打蒋坝、郑楼、唐莫圩时牺牲的,年龄都不到30岁。
胜利来得多么不易!现在的人们哪里会想到哟?由此可见战争是多么惨烈!这是后话,不在这里叙述。我想再介绍一下挺进支队的履历变革:挺进支队老底子是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该旅成编于1943年至1946年1月。旅长饶子健。1946年1月十二旅编入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宿北战役胜利后,部队进行了暂短休整,并进行重组调整。九纵七十七团(原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三十四团为该旅主力团,团长叶道友,解放后曾任东海舰队司令,少将军衔)、八十一团和骑兵团第一、第三大队组成淮北挺进支队。共3300余人。七十七为挺进支队一团,八十一团为挺进支队二团。这时已升任九纵副司令员的饶子健任司令员兼政委。1948年5月编为江淮军区独立旅,增加了泗南独立团(饶为江淮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1月编为为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一0一师(饶为三十四军副军长)。1950年1月两个团编入二十八军,一个团编入二十九军。从此这支原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的及后来的番号都从人民解放军的建制上消失了。
1949年12月,部队在进军福建之前,饶副军长专程从南京赶到江苏溧阳,在溧阳广场为一0一师南下部队送行,也是告别,并作了动员报告。他讲了全国大好形势和部分省尚未解放,还必须继续进行战斗。还讲了他与这支部队多年的经历,用深情话语对我们寄予厚望,说了许多勉励的话。现在我想当时他是知道部队南下后,原番号将被撤销编入其他部队的。因为这支英勇善战的老部队他是付出许许多多心血带出来的,是有深厚感情的。从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开始,他一直带领着这支部队纵横驰聘、南征北战。我当时坐位离他很近,看见他双眼含着晶莹泪花。他报告结束时,全场指战员起立热烈鼓掌,掌声振撼云霄,但也包含着惜别之情,并从心底里感谢老首长多年培养关心。从此,我们与老首长分别了。
我在这支部队生活战斗近5年,是我锻炼成长的5年,是我久远难以忘怀的5年。经历了多少痛苦磨炼和胜利的喜悦,反复地在我脑海里翻腾!
当时我是军部派到师的机要员,负责一0一师机要译电工作,因工作关系(经常收送密码电报),在军部和师部我常与老首长有个别的接触。他对机工作非常重视,对机要人员很关心爱护,我很崇敬他。他在挺进淮北之前曾向野司首长请求说:宁愿少带两个营,也要带部电台和机要人员。野司领导满足了他的要求。部队离开溧阳前夕,我曾去与他告别。这次话别,历时一个小时。他不是俯视的,而是完全平等的与个基层工作者促膝谈心,拉家常,实在难能可贵。因此我放松了许多。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并请我喝茉莉花茶,这是我第一次享用。当时一0一师政委张政同志也在座。我情不自禁的眼晴有点湿润,强忍住未让泪水流出。老首长看我难过的样子说:“小夏,怎么啦?不想去,就留下来可以换人啊!”我说:“不,舍不得离开首长。我参加革命后一直都在您领导下的部队里工作,都快5年了,明年我就20了。我还要参加解放全中国呢。”首长连声说:“好,好,年轻的老革命,觉悟很高呀。机要工作是党的十分重要工作,要继续把它作好。它起到了领导机关上传下达的喉舌作用。部队每次打胜战,都有你们一份功劳。”接着又说:“小夏,你还不满20岁,前途是光明的,肩上担了会越挑越重的。好好干吧!”还说:“去福建后有什么困难可来信告诉我,或许我能帮你解决。当然张政委会帮你的。”张政委微微点头,一直含笑未语。其实张政委对机要人员也同样关心爱护的。我说:“谢谢首长,谢谢首长。”首长还说:“福建气候很温和,不需要穿厚棉衣了。”还谈到其他要注意的问题等。我看我看桌子上闹钟已快到21点了,便迅速站立起来,向首长告别。紧紧握手依依借别。最后他还在我的左肩上拍了两下,说“再见”,我也说“再见”。最后我说:“首长请放心,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
此后,我一直尊重首长的期望,在机要战线上整整干了10年,直到1958年才改行。改行后干了10年宣传工作。但期间被以现行反革命、顽固走资派、假党员三项莫须有罪名,错误批判审查关押了8年。最后,终于为我平反,还了我清白。后来又在福建画报社干了10年。这都是后话了,还是回到正题主来。我迅速转身,踏着沉重的脚步默默的离开了。一别20年,我一直没有主动联系首长,向他报告情况。直到1970年,我为了躲避两派武斗,跑到武汉。路过南京时,顺便去拜访过他一次。第二次专程拜防老首长,是1990年(已有文章专述,不再多说了)。四十年来只有两次书信来住。这是我的过失。对不起老首长啊。
老首长多次具有哲理性的谈话,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一直铭刻在心里,对我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我前进的动力。迄今为止我仍深深的怀念他,感恩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图片1966年2月27日,饶子健将军给夏广文的回信

我曾经给老首长写过信,上面这封信是我在上海中山医院住院时,收到老首长第一封回信。写信时间是1966年2月27日。首长原是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司令员,我不知道首长已调住南京,我当时写信的收集地址是仍写上海海警备区司令部的,后由上海转到南京。第二封回信被造反派当作“罪证”抄走了,下落不明。这封信是首长对我病情的关心,还邀我到南京玩玩,可是我直到离别40年后的1990年,才专程到南京看望他。是对老首长的不恭,有负于他的期望,常常陷入自责中。
在我思考本文时,正是福州疫情严重肆虐时。家人被感染了,我也“羊”了,一直在发烧。本想放弃,等疫情完全消失再写,有些力不从心。但又想,这是纪念日不能错过,否则再过一年去写,对不起那些挺进淮北的先烈们和战友们,他们在天国里也不会安息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责任感促使我下定决心,闭门静思,在手机上用手指(因手颤抖严重无法执笔)代替钢笔完成了我的夙愿,留给后人一些真的历史纪录。(2022年12月)(本文由赵连军整理,整理稿未经夏广文前辈审定。)

图片夏广文,江苏宿迁洋河人。1945年参加新四军。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曾任福建画报社社长等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