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键时刻如何正确求人办事?林雨峰求错了人结果万劫不复。

 信息熵 2023-01-27 发布于福建

求人办事的真谛:林雨峰如果求对了人,就可以反败为胜;求错了人,只能末路狂飙!

周建华处处皆是妙语,深刻至极,却直接送走了好兄弟林雨峰。

求人办事是一个艺术,求错了,劝的越有道理,越诛心。

林雨峰其实是有真正可行的绝处逢生之策,不仅救命,而且可直接诛杀丁元英。

在《第二板斧》里,我们提到了一幕,林雨峰面对焦虑和困难时,找到了看似那个时刻最可以最能够帮助自己的周建华老大哥,因为最为信任,也在林雨峰心目里最有能力,结果直接葬送了自己。

当我们看剧时,我们听到周老大的句句箴言,字字感念,不仅情真意切,而且道理深明,处处人情世故,因果清晰,利害攸关,简直可以到达人情练达的绝处高峰,让人深深折服而无可辩驳。

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对话: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周也很有经营头脑,主意很多,切合市场发展。)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林已经信心丧失了)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林已经若即若离的触摸到了正确的做法,可叹啊,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脸蛋子啊,面子啊!

但就是这么真切的宇宙真理,怎么说不动林雨峰?怎么救不活林雨峰?

甚至可以说直接速死了林雨峰,这么好的兄弟,看到这里,岂不泪哉?

好心办坏事,生活里常有,林雨峰拜错了庙,求错了门,赖谁呢?

根据《第二板斧》里的规律,找外援,一定要找利益攸关方以外的客观第三方,这是根本水平要和自己大体一致,可略高,不需要太高,否则给出的答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是你的,给了你也接不住!

所以芮小丹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文章图片19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经常在一起玩的都是水平差不多的,这也是有深刻哲学原因的。

正是林雨峰违背了《第二板斧》里求人办事的核心原则,在生死攸关的最后一问求处,周建华也深感事关重大,经过深思熟虑后,遂说出了只有好兄弟才会说的肺腑之言,并也为此承担了极大的责任,有这样的好兄弟,人生无憾,但也正因为这样的肺腑之言,直接葬送了自己的好兄弟,真是戏谑的人生,无常的世事。每每看到此,不禁感叹啊,好心办坏事的极致也莫过于此吧,谁都没有错,结果全错了。

人生需要总结,不仅总结自己,更要总结别人。

在1965年7月,毛泽东在同李宗仁、程思远谈革命成功之道时,更是诙谐幽默地说道,“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我们今天就要好好总结一下那场情真意切却把兄弟送往不归路的谈话,看看还有没有一种可能挽救林雨峰。

解决问题,一般在三个方向上:

一是上等水平,在“道”上,在“规律”上;

二是中等水平,在方法论上,在游刃有余的解决方法上;

三是普通水平,最差的就是“逃避”“避让”。

主席说,“我们爱好和平,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所以退避都是极差的选择

而周老大,恰恰是给了这个方案。这个答案对于周来说,是极为首肯和正确的。做为周老大来说,他不是靠退让起家的,他是过来的坏人,怎么可能会退让呢?他是真心为林雨峰这个兄弟着想啊,所有的分析都是科学而逻辑的,甚至是缜密而唯一的推导出了这答案,为了这个答案的负责,他愿意倾其所有的帮助林雨峰,亲兄弟也做不到如此啊。

按照这个逻辑,真的是无懈可击的解决办法啊!

但我们说,这却是最差的办法。

错不在周老大,错在林雨峰!

周老大没见过林雨海源,他只能出他见过的万里荒漠万里沙的建议!

林雨峰找错了人,等于找错了方向!

找错了人,找错了方向,就是死路。无可避免的奔向死路。

林雨峰的决策过程,看似没有错,其实大错特错,而这也是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当我们遇到最为焦虑和困难时,我们会想到寻求外援,这点没错,而接下来至关重要,是一个分水岭。(这里说的都是至关人生大事的困难,不是小灾小难的困难)

找谁?

林雨峰和多数普通人想的都一样:要找自己最信任,以及自己认为最有能力的首选开始!

这就是分水岭。这就是没有把握主要矛盾的根本原因。

他的焦点都在焦虑困难身上了,都在自己面子身上了。

所以他首要解决的是找到帮手,首先把他的焦虑,把他自己的难受之处先解决了,也就是站在自己的内心角度,先解决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方向上。有了这份执念,所以选错人、选错方向就是逃脱不掉的困境了。

正确的思考和做法是:

站在事情上,而不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你认为谁能解决这件事上的角度去找人。

也就是,谁能解决这件事,就找谁!(看似简单的两句话,但做起来极难。因为很容易主观——我们认为的,而不是事情的客观角度。)

或者换个说法更为准确——这件事需要谁来解决!(一直站在事情的角度上)

我们看看《第二板斧》里讲的方法论,两个条件:

一、利益攸关方以外客观第三方

二、水平略高自己

周老大符合吗?

不符合!

所以周老大在帮林雨峰出主意的时候,甚至都已经说出了林雨峰面临的最大困扰、最主要矛盾——说他就是爱面子,在面子上过不去——结果呢,却出了一个让他最没面子的办法——退出来!

可叹可叹,而给出的理由又恰恰是无懈可击的,林雨峰听完后心应该是凉到底了!

林雨峰要的不是退,要的是解决办法,要的是他面临的主要矛盾——怎么才能有面子的解决这个困境!他要赢!

而在谈话里,周老大一个一个否决林雨峰为面子而想的一个一个办法,甚至最后的希望——与丁元英同归于尽的壮烈——都被周老大驳斥的体无完肤——反而更没有面子啊!

林雨峰尴尬的听完教诲(选错了人,尤其是利益攸关方的高人,只有挨训的份,都没有平等分析的局面了)。

朋友们会问,周老大怎么是利益攸关方呢?

因为林雨峰用的工具是周老大要提供的,后期还要一起在一个锅开饭。

开头选错人,一切南辕北辙。周老大苦口婆心、披肝沥胆,昼歌夜吟,反而害了林,让林雨峰感受到了强大的分析逻辑推出了唯一的答案——基本走投无路了,而在后面首试韩楚风,又受到了刺激,证明了周老大说辞的正确。

(我们可以抽时间和大家比较一下,韩楚风此时是怎么帮助丁元英的,连告诉丁元英都没有,就直接帮助了。同是兄弟,你会发现,韩丁、林周,高下立判啊,不在一个层面。而同样是退,周让林另起炉灶,彻底认输,而丁让韩始终把握主动权,左右逢源,继续战斗,参看《第一板斧》

而接下来直到遇到毫无防备的丁元英,林雨峰又被其气质彻底击垮,第二次证明了周老大说的正确,(你按照周老大的思路去行棋,怎么能得出不输的结果呢)无奈之下,自己叫嚣了几下,勉强为自己挣点面子,走了井沿三杰之一刘冰的路。

每每看到此,不胜唏嘘啊,本来有更好的出路,有更好的办法反杀丁元英,何至于此啊!

根源在于林雨峰的思考模式上,没有选对人,白白葬送了自己!

林雨峰,当时的主要矛盾是自己的面子和公司被丁元英掏空。他想赢,公司即便输了,他也认了,但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要拿回面子,否则他说了要跳楼,怎么收场?

所以,不管高道,黑道,还是什么道,他要能力极大的人来帮他,而他已经慌不择路了,失去了客观分析之力,当然任何决策离不开自己的历史惯性,必然来自于他的成长过程,从走私起家,打打杀杀,谁拳头硬谁能赚到钱,这是林雨峰的惯性思考,看似那句乐圣只有矛没有盾的企业文化,给人奋进的感觉,其实,都是草莽时代冲出来了的规律,然后总结为自身感悟、提炼致人生格言罢了!

人最怕的是活在自己的得意之中,从哲学角度,此刻的你和上一刻的你都不是一个你,你是在不断进化和演化的,要想发展,必须需要不断的升级,通过思考和反思可以升级,通过成功或者失败也可以升级,通过朋友师长交流也可以升级。

林雨峰一直活在自己的经验中,他突飞猛进,极度扩张,而思维上没有及时升级,造成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漏洞,一辆疾驰的轿车再快就只能飞起来了,只有矛没有盾,可以感染一下市场,刺激一下兄弟,吓唬一下同行,但真的活在自我感动和刺激之中,就麻烦了,他缺少升级思维啊!

所以在第一步,他没有真正思考解决之道,带着恨和狠,见了老大哥,也一路未回头。老大哥说的都没有错啊,都对啊,谁听谁信服啊,但于事无补,无奈啊!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

事情因丁元英而起,他就是主要矛盾

事情因公司商战而起,哪里起,哪里灭,自然要在商战上解决,而不是黑道!因为你林雨峰是民族品牌的代言人,是响当当的英雄,过往那些事甩都来不及,怎么还要主动去沾惹?不升级,不与时俱进,真是要昙花一现啊!(其实,丁元英也是因为林的出身,林的企业文化,林的做事惯性而选择了他,丁都没有考虑过伯爵,这将在《第三板斧——商战大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

所以第一步:

林雨峰应该去找到无利益攸关方的客观第三方——寻找商战上的名师、名人、甚至咨询公司等。

第二步:

找到和自己公司等量齐观的实力水平的客观第三方,会给出最好的答案,因为他们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你林雨峰量身打造、出谋划策。

那有什么好方法让林雨峰绝处逢生、反败为胜呢?

有!

首先分析对方的主要矛盾!(这是方法论的核心)

格律诗的所作所为,明目张胆的背后都是丁元英的处心积虑。

丁就是主要矛盾。

不是消灭其肉体,而是要碾压其精神!

林雨峰的情报分析能力早在一年前就查清了丁的底细,对丁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做着做着,放松了对丁的研究,反而对着格律诗公司去了。偏离了主要矛盾,所以出现了认知偏差。

现在既然冲突出现,而伯爵公司中间又来了一出隔岸观火、填火加油的一手,摆明了就是伯爵已经嗅到或者分析出了一定的利害关系,也是一个警示作用,这些林雨峰都忽视了。

现在要回到解决主要矛盾的思路上来:

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老大用黑道分析的手法,分析出了丁的黑道势力不逊于他们。而他分析不出丁的商业手法。

而如果找对了人,商战上的高人,会怎么分析呢?

丁这次回国就已经是汉奸身份了,在资本市场上为洋人大肆攫取不当利益,多少国人在骂他,他也自嘲:汉奸好歹还是人,总比骂我不是人的好!

文章图片20

如果这次能在商战上扳倒他,丁元英就真不是人了,这也是他害怕的地方,是个要害!

所以只要是人,就一定有弱点!林雨峰应该有这个自信,可以打败丁元英,正是缺少了自信,在办法上局促了,所以才失去了这次打败丁元英的大好机会!可叹!

接着分析丁元英。

丁之所以躲起来找清净,就是在资本市场上他做的过分了,他自己心里很清楚,成了口诛笔伐的汉奸,当然这个圈子还不是那么大,他躲几年,也正好好好总结一下,就可以再次复活,由鬼为人,届时,韩楚风等也在商界呼风唤雨,那时那刻,他不缺钱、不缺人、不缺关系,不缺资本、还不受制于人,有了好的环境,他完全可以凭心情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的变成了龙,然后随心所欲的可隐可现了,好不快哉。只是遇到了芮小丹。(我们在《第二板斧》里有过相关的分析。)

丁怕出名,更怕走向前台,他在格律诗用的手段上不了台面,丁元英具备革命性的理论、策略和手腕,但他本人绝不具备革命驱动者的能力,他不近人情,不说人话,连最基本的人情世故他都不做,他不是不会,是不屑于此(包括对他的父母兄妹),其实,他的朋友不多,他翻起脸来,你都找不到这个人,婚姻生活也是如此,他烦了就烦了,所以,他上不了台面,不是不能,是使他不开心了,他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然后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了。

丁元英你不是害怕出名吗,你不是不乐意论战吗?

那林雨峰就应该借此庭审期间,召集、召开一场全国性的大论战!

论战的主题——到底该如何“扶贫”——格律诗这样的做法到底是在干什么——是扶贫还是毁灭市场?

遍请天下有识之士、正义之士、专家学者、同行同道,大家一起请丁元英出来,开展全国大论战!

论战的结果可想而知!

论战结束的同时,林雨峰代表乐圣公司,正式宣布在全国开展“千村扶贫计划”——不仅扶持王庙村,还要找一千个村落,以同样方式开展扶贫,和万千代理商一起,通过资本投入,规范经营,把乐圣产品推向欧美,凭借产品极佳的性价比打开欧美市场,为国争光,为民增财,这样,政府、银行、商会、金融、公益、舆论等等的支持都会倒向林雨峰的乐圣。

乐圣就是我们的安踏!产品必然会订购一空,资金充裕,技术升级,村落振兴,一举成为民族品牌的代言人,世界品牌的一员,成为商界的佳话,这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公司运作和时代赋予的机遇绑定在一起,大鹏起兮云飞扬!

危机之下,处理好主要矛盾,就会看到机会!就会有更大的转机,因为你得到了关注,更多的人知道了你!(床垫事件不也是如此吗?)

试想一下,丁元英绝不会出战,这下,他不仅是汉奸,而且是民族品牌的掘墓人,是罪人,不是人,无处藏身,岌岌可危!而林雨峰如果格局再大一下,不仅一战而溃丁元英,更加重要的是原谅宽恕,邀丁元英、韩楚风(正天集团)、王庙村一起为扶贫做贡献,把新的商业模式推广至全国,把利润投入到更多的公益事业上,成为音响品牌界甚至商业范围内的教父级人物。

自此,林雨峰完美转身脱困,低层级的可以打败丁元英,收购格律诗,挽救公司,挽救品牌。高层级的可以收服丁元英,引领商业发展。做实事,做大事。(丁元英有悲天悯人的深刻情怀,想来也不会拒绝,但也不会出风头,背后出谋划策也是可以的,自此林雨峰也能顺势踏入了这个上位圈层)

这部剧是众生相的完美呈现,如果我们认真去看、去读、反复去体会,你会发现,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很多发生过的事,我们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他们的影子,只要我们用心体验,设身处地的去感悟,他们彼时彼刻所想,我们了然,他们彼时彼刻所做,我们通透。而要处处卡在要害,只要我们找到主要矛盾,运用好方法论,谁都跑不了。

好的文艺作品就是如此,百看不厌的根本原因,是它可以揭示规律,帮助我们锻炼思考力,若我们去健身房是为了身强体健,肌肉发达一般,我们的思维力也需要勤拂拭,不断升级我们的思考力,让我们在这个冷漠的人情世故上变得更加冷峻,同时更富有人情味,给这份冷以温暖,最少都别装了!我们可以一眼看透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