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363)太后复辟(附音频)

 沉映香 2023-01-27 发布于湖北
点击此处,边看边听
内有六镇起义,外有南梁入侵,北魏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但就在这时,北魏高层的权力斗争也进入了白热化。
公元523年三月,元叉的盟友、司空刘腾去世。
下葬之时,宦官中为他服重丧的干儿子有四十多人,前来送葬的权贵披麻挂孝,充斥道路和田野。
十月,崔光去世,元诩亲临哭悼,并为此减少自己的饮食。
崔光为人宽厚和蔼,仁慈亲善,整天快乐平和,从不发怒生恨。于忠和元叉专权时,因他德高望众,凡事大多先征求他的意见才做决定,但他并没能挽救裴植、郭祚和元怿之死,时人将其比作张禹、胡广。
崔光将要去世时,推荐都官尚书贾思伯为侍讲,元诩跟从他学习《春秋》。贾思伯虽然地位尊贵,但常礼贤下士,有人问他道:“您为何能不骄傲呢?”贾思伯道:“有了地位就骄傲,难道能保持长久吗!”时人传为佳话,为人处世和崔光如出一辙。
刘腾死后,元叉对胡太后以及元诩的监视有所松缓,他也逐渐放松警惕,时常外出游玩,留连不返,亲信多次劝谏,元叉不以为意。
胡太后知道这些情况后,开始谋划复出。
公元524年秋,胡太后当着元诩的面对众臣道:“你们将我们母子隔绝,不允许我们往来,那我还有什么用处呢!我应当去嵩山闲居寺修行。”说完,她作势要剃发,元诩以及群臣磕头流泪,苦苦哀求,胡太后辞色更加严厉,执意要出家当尼姑,不肯改变主意。
元诩借机住进嘉福殿,一连住了好几天,和胡太后密谋贬黜元叉。
之后,元诩将胡太后想常来显阳殿见自己的话告诉了元叉,还流泪讲述胡太后想出家之事,并装出一副害怕的样子,一天之内讲了四次。
元叉对此毫无所疑,反而劝说元诩顺从胡太后的要求。于是,胡太后恢复了和元诩的正常来往,经常前往显阳殿。
是年底,元叉推荐元法僧出任徐州刺史,但元法僧第二年就投降了南梁,胡太后有意无意的数次提到此事,元叉不禁心生愧意,再加上当时叛乱四起,元叉平叛不利,他开始变得不自信。
成功麻痹元叉后,胡太后找到了另一个盟友,丞相高阳王元雍。元雍虽然位居元叉之上,却特别害怕他,和胡太后一拍即合。
公元525年春,胡太后和元诩到洛水游玩,元雍邀请他们临幸府上。黄昏时,胡太后和元诩进入元雍内室,定下收拾元叉之计。
第二天,胡太后装作很随意的对元叉道:“元郎如果忠于朝廷,没有反心的话,为什么不辞去领军之职,只担任其余的官职辅政呢?”元叉听了特别害怕,摘下帽子请求解除自己的领军一职。
于是,北魏朝廷任命元叉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侍中、领左右。
虽然被解除了兵权,但元叉还总管朝廷内外之事,并不觉得有被废黜的可能,胡太后心里也犹豫不决,侍中穆绍劝她尽快除去元叉。
当时,潘嫔有宠于元诩,宦官张景俊忽悠她道:“元叉要谋害您。”潘嫔便向元诩哭诉道:“元叉不仅要害我,而且还将对陛下不利。”
元诩信以为真,便借元叉出宫之机,解除他的侍中之职。
第二天早晨,元叉准备进宫,卫士将其阻止在宫门之外。此时的元叉手无兵权,只能接受既成事实,成了一名外朝官员。
四月十七,胡太后正式临朝摄政,第一件事就是下诏追削刘腾的官爵,将元叉贬为平民。
元叉倒台后,清河国郎中令韩子熙立即上书为元怿鸣冤,请求诛杀元叉等人,上书曰:“昔日赵高执掌秦国,关东民变汹涌;如今元叉专权魏国,四方祸乱纷起。宋维开启逆端,祸难由刘腾而致。应将宋维斩首示众,掘刘腾之墓,鞭尸灭族,以向世人宣明他们的罪行。”
胡太后立即准奏,命人挖开刘腾的坟墓,将尸骨抛散,没收家财,养子全部杀尽,然后以韩子熙为中书舍人。
当年,宋维的父亲宋弁经常道:“此子粗野险毒,一定会败坏我家。”李崇、郭祚、游肇也道:“宋维凶狠粗暴,终究会颠倾宋家,如果最终只有自己被杀,宋家万幸。”
元叉当权时,宋维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被越级提升为洛州刺史。如今,元叉倒台,宋维被除名,很快又被赐死。
元叉刚被解除领军职务时,胡太后担心他的党羽势力还很强大,不能立即制约住,便让侯刚代替他担任领军,以便暂时稳住这些人。
等到元叉彻底倒台,很快就让侯刚出任冀州刺史,加仪同三司之号,但还没等到他去冀州上任,又被降为征虏将军,死于家中。
胡太后又想杀了贾粲,但考虑到元叉的党徒众多,在洛阳动手恐怕会惊动朝野内外,便先让贾粲出任济州刺史,然后派人将其追杀,家产和人口全部没收。只有元叉因为是自己的妹夫,没有忍心杀掉他。
元澄之子、给事黄门侍郎元顺曾因刚直不阿违逆元叉,元叉便把其贬出朝廷,担任齐州刺史。如今,胡太后将其召回,以他为侍中。
有一次,元顺陪坐胡太后身边,正好元叉的妻子坐在另一侧,元顺指着她道:“太后为何因为妹妹的缘故便不惩处元叉的罪行,致使天下人不能伸其冤愤呢!”胡太后哑口无言。
又一次,胡太后从容对侍臣道:“刘腾和元叉过去曾经向我请求丹书铁券,希望能够免死,但我始终都没有给他们。”
韩子熙立马怼道:“事关生杀,难道决定于铁券!既然太后过去没给他们,臣不明白今日为何不杀掉他!”胡太后怅然不已。
不久,有人举报道:“元叉和弟弟元瓜密谋引诱六镇降户在定州反叛,又招引鲁阳蛮族侵扰伊阙,他们准备作内应。”还得到了元叉的亲笔信,胡太后还是不忍杀他。
群臣忍无可忍,坚持要杀元叉,元诩也说要杀了他,胡太后见元叉已经犯了众怒,这才顺从众人之意,令元叉和元瓜在家中自尽,但还是赠与他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之职。
元叉倒台后,他的父亲江阳王元继被罢黜在家,前幽州刺史卢同因系元叉同党而获罪,也被除名。
元叉虽被铲除,但他对北魏造成的伤害却是无法消除的,各地叛乱此起彼伏,胡太后为此派出大臣前往各地巡视。
然而,那些大臣为了讨好胡太后,从前线回来后,都声称叛军力弱,马上可以平定。胡太后信以为真,每当平叛将领向朝廷请求增兵时,她都觉得他们是在趁机拥兵自重,不肯派兵。
如此一来,费穆、源子雍、魏子建等人拼死守住的地盘到最后都成了孤军,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叛军横行四方,却无能无力。
当时,北魏朝廷唯有元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
胡太后喜欢妆饰打扮,经常出游,元顺曾当面怼道:“《礼》曰,丈夫去世后妇人自称未亡人,去掉珠玉之饰,衣服不加纹彩。太后母临天下,年近四十,修饰打扮得太过分了,何以为后世作出榜样呢?”
胡太后听后惭愧的回到宫中,召来元顺斥责道:“本宫把你从千里之外征召回来,难道就是为了让你当着众人之面羞辱本宫吗?”元顺答道:“太后为什么不怕天下人讥笑,而只为臣的一句话感到羞耻呢?”
除了元怿,胡太后还有一位比较私密的情人,名叫郑俨,曾担任胡国珍的司徒行参军,身体强壮,容貌英俊,深得胡太后之心。
萧宝寅西征时,不知道郑俨和胡太后的这层关系,辟他为开府属。
胡太后再次摄政后,郑俨向萧宝寅请求回朝,胡太后趁机将其留下,委任为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并兼尚食典御,昼夜住在宫中。
胡太后对郑俨的占有欲非常强烈,每到放假之日,胡太后就派宦官跟随监视郑俨,妻子见到他只能聊几句家事,根本没机会亲热。
中书舍人徐纥(音同和)稍微有点文采,原靠谄媚追随赵修而发迹,赵修倒台后,受牵连贬往枹罕。回朝后,徐纥重新出任中书舍人,又投靠元怿,元怿死后出任雁门太守。再次回到洛阳,徐纥又投身于元叉。元叉垮台后,念在他是元怿所厚待之人,胡太后再次召任他为中书舍人。如今,徐纥找到了新的靠山,开始攀附郑俨。
郑俨因徐纥有智术,便依靠他为自己出谋划策;徐纥因郑俨有胡太后之宠,便对他曲身迎奉,两人相为表里,权倾朝野,人称徐郑。
郑俨官至中书令、车骑将军,徐纥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仍兼舍人,总管中书省、门下省的事务,军政方面的诏书、命令都由他负责。
徐纥颇有机智和辩才,精力旺盛,整日处理事务,很少休息,从不感到劳累。每当朝廷有急诏时,徐纥命几个属吏执笔,自己一会儿在地上走动,一会儿卧在床上,分别对每人口述内容,让他们记下,几篇诏书很快就完成,而没有不合事理之处。
但是,徐纥只有小聪明,没有治理国家的大才,每次见到人就装出一副恭敬谨慎的样子,远近之人纷纷投靠依附。
有郑俨、徐纥这样的宠臣当道,北魏的朝政可想而知,也就可以理解北魏的决策为何如此混乱,以致平叛久久无功,越闹越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