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蔽战线的传奇故事(9):《潜伏》真实版:传奇夫妻的14年谍报生涯

 凤凰山居士 2023-01-27 发布于江西

作者:李雅民来源:《党员文摘》/《家庭》发布时间:2020-11-10 09:29:17

        

沈安娜,一个曾受周恩来、董必武委任,潜伏在蒋介石政权核心机构的地下工作者,在长达14年的潜伏生涯里,贫病交迫、生死一线,在无数个身陷绝境的危急关头,她与丈夫华明之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智勇相伴……

沈安娜、华明之夫妇

投身革命取情报

亲密战友结连理

沈安娜原名沈琬,1915年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封建世家。1930年,沈琬进泰兴中学读书,受老师影响,萌生了爱国与救国的思想。一年后,沈琬与姐姐沈珉离家,去上海闯世界。

沈琬在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上到高二,盘缠花尽,辍学了。为早谋出路,她和姐姐报考了为期半年的炳勋中文速记学校。1934年11月,浙江省政府派人到学校招聘速记员,校长推荐了聪明、勤奋的沈琬。谁知沈琬并不高兴。

沈安娜使用的速记符号

原来,进南洋商业高级中学后不久,沈珉、沈琬姐妹就结识了两名学友——舒曰信、华明之。舒、华二人高中毕业,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共“中央特科”旗下的两名秘密情报员。两男两女,情趣相投,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不久,姐姐沈珉与舒曰信相爱,很快结为夫妻。

接到浙江省政府实习应考的通知,沈琬对两位大哥说:“我痛恨当今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想去衙门机关。我愿像姐姐一样,投身于革命,做独立的新女性。”

舒、华二人心中一动,随即向上级汇报。直接领导他们的“中央特科”王学文(化名“老李”)当即指示:“这是个好机会。她不仅要去,而且要力争得到那份工作,为党搜集情报。”

当时,蒋介石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叫嚣“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然而,刚过了19岁生日的沈琬,得知这项任务后却极其郑重地说:“我要革命,我不怕死!”

进入浙江省政府后,沈琬的实习格外用功。1935年1月,沈琬被正式安排在看得到很多机要文件的议事科。两个月后,姐姐突然寄来暗语信,让沈琬速回上海一趟。沈琬偷偷从议事科架子上抽了几份印得不好待销毁的油印件,拿回宿舍装进小皮箱。然后,她拎着小皮箱大摇大摆地去了上海。

舒曰信拿着沈琬带来的文件给“老李”,王学文一看,顿觉了不得——这竟是时任浙江省保安司令宣铁吾部署的作战计划!王学文说:“这情报太重要了。安娜一炮打响。”(地下工作者都改名或有化名,沈氏姐妹决定在亲人间改称伊娜、安娜,对外仍叫原名。

此后,沈安娜按照“舅舅”(即“老李”)的指示不断地搜集情报。不久,“舅舅”派来收取情报的交通员换成了华明之。

从此,华明之不定期前往杭州密会沈安娜。革命激荡着两名青年的爱国心,也激起了他们的爱情。1935年秋,华、沈二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沈安娜、华明之夫妇

“核心雷区”来潜伏

贫病交迫苦坚守

1936年7月,沈安娜当上了母亲。

1938年5月,沈安娜受命到被蒋介石重用的中央党部秘书长朱家骅手下工作。从此,23岁的沈安娜,成了周恩来、董必武亲自派遣打入国民党高层核心机构的中共情报员。不久,华明之经人介绍也进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电讯总台。

如今影视剧里一演潜伏在敌营的地下工作者,就有舞厅、大餐,而真实的沈、华夫妇的生活却绝非如此。

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一栋老楼二层一间九平方米的小屋,老楼隔壁就是国民党宪兵队驻地。警车日夜号叫着外出捕人,拷打“犯人”的声音也昼夜不绝,沈安娜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

除了心理压力,贫困的生活也在无休止地折磨着他们。夫妇俩都是小职员,薪水微薄,在那个物价飞涨的年月里,只能勉强糊口。孩子患上“百日咳”,没药,常咳出血来,夫妇俩只能拍打孩子的后背,硬挨着。

1939年中秋节前后,新领导卢竞如来沈家“串门”,一进门她就小声说:“安娜同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博古同志亲自批准你入党。”卢竞如紧紧拥抱着沈安娜,没党旗,没誓言,更无《国际歌》,信仰的追求和对党的忠贞全在这紧紧的一抱中。

沈安娜

险象环生陷危难

步步惊心斗敌特

1942年秋,灾难突然降临——当时负责与沈、华单线联系的徐仲航被捕了。那时,徐仲航已打入国民党官办出版机构“正中书局”,在总管理处任业务处长。

有两件事,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到了沈安娜身上。

一件是,前些时候,徐仲航想弄个国民党的“特别党证”(“特别入党”不仅手续办理快,更重要的是“介绍人”一栏要有三名国民党中央委员的签名,且办好后党证上印有醒目的“特”字。持这种党证的人一般没人敢惹。)来掩护自己。沈安娜、华明之认为这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就答应了。

另一件是,徐仲航突然“失踪”,情急之下,缺乏经验的沈安娜发了一封信到徐仲航工作的“正中书局”,说“孩子有病,借他的钱,下月再还”,作为试探。

特务很快找到沈安娜,拿出沈安娜寄给徐仲航的那封信,像是抓住了把柄似地问:“他是共产党,你为什么找他借钱?是不是他在收买你?”

沈安娜脸一绷,严肃地说:“我们只是小职员,孩子生病,找人借几个钱,这点钱就能收买人?再说,人家是'正中书局’堂堂的处长,你们凭什么说人家是共产党?”特务立刻回答说:“他藏有好多反动书籍!”

沈安娜一下就知道了他们的底牌。“信的内容你们知道,有事你们向朱局长去报告好了。”说完,沈安娜扬长而去。朱家骅时任中统局局长,正是特务们的顶头上司,一提局长,特务都傻眼了。

当晚回家后,沈安娜与华明之赶紧从竹竿里抽出密藏的情报,连书信、进步书刊、歌片等一切可能引起怀疑的东西,都翻出来烧掉。

第二天下班时,中央党部的收发员破例来到沈家,借口帮着哄孩子,赖在沈家不走。一连好几天,发现没什么可疑的情况后,他就不来了。地下工作采取单线联系,试想,这期间突然冒出另外一位联络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很快,有人就“特别入党”的事找沈安娜正式谈话了。

对方是中央党部财务处长兼“正中书局”的董事长。谈话时,此人开口就问:“你了解徐仲航吗?他是共产党!”沈安娜说:“呀,我怎么了解。我只知道他是东北人,为人正派、讲义气,还是'正中书局’的一位处长。他想'特别入党’,我觉得这是好事,就想帮他一下。他不就在您手下工作吗?您不了解他?”

沈安娜说话绵里藏针,财务处长没想到这小女子这么厉害。加之他已调查过,这位速记员是朱局长的老部下。自从进入中央党部,她已生育过两次,谁见过拖家带口、挺着大肚子去搞情报的女特务?因此,他改换口气,责备了沈安娜几句。沈安娜赶紧认错说:“好在还没办成,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沈安娜、华明之夫妇一家

三年不忘尽己责

夫妻联手窃情报

一连数月,没人再来找麻烦,机要处长仍派沈安娜记录“中常会”等小范围的机密会议,这就证明那场“危机”确实已经过去。但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为提防沈安娜和华明之被长期监视,决定暂时不再分派任务给他们,也不再派人联络他们。

那时,国民党中央党部准备调配给沈安娜一间面积稍大、条件较好的住房。沈安娜和华明之听到这消息,高兴得要命,心想这回可要离开那该死的宪兵队了。可又一想,组织派人来找我们怎么办?而且,新邻居可能大多是中央党部的人,将来与党组织联络、传递情报很不安全。第二天,沈安娜便谢绝了搬家的提议。

事实证明,华、沈夫妇的抉择非常正确。1945年10月的一天晚上,屋门突然响起熟悉的暗号声,让他们浑身一震。华明之开门一看,竟然是老领导吴克坚!

沈安娜说:“搜集情报的工作,我们从未停止过,毁了的不知有多少。现还存留的是国民党'六大’的重要情报。此外,我还有国民党六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情报,全在我办公室的速记本里,明天就能给您拿来。”

吴克坚没想到,三年里,在那么危险的环境下,他们不仅坚守了岗位,还凭着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自觉地搜集情报。

此后,沈安娜从国民党即将召开的六届二中全会的预备文件中,看出国民党将在这次全会上制定反共战略决策。一个速记员,想弄到“全会”所有的文件绝非易事。于是,她想出一个好主意一一以往召开大会,机要处忙不过来时,会按规定临时聘请本处职员的直系家属前来帮忙,何不趁机拉华明之进来。处里的人都认识华明之,而且对他印象很好。沈安娜一说,大伙儿就同意了。

1946年3月1日至17日,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在重庆召开。为防走漏风声,国民党的宪兵、特务把会场围得铁桶一般。但共产党的两名情报员却在那“铁桶”里尽情地搜集着情报:沈安娜仍干老本行;华明之做记录稿编校工作,所有速记员记录的材料,华明之都能看到。沈安娜常以孩子尚小需要回家照顾为由,申请把速记材料带回家去整理。夫妇俩回家后整夜地摘编情报,并且由华明之连夜送出。

1949年4月,解放军的炮火打到了长江边,国民党政府开始南撤。这时吴克坚通知华、沈夫妇:趁机撤出南京,到上海等待建设新中国!接此指令,夫妇俩激动得难以自持。打入敌阵14年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