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蔽战线的传奇故事(19)刘宗宽:“解放西南第一功”

 凤凰山居士 2023-01-27 发布于江西

     

作者:杨耀健来源:《党员文摘》/《纵横》发布时间:2020-11-24 08:29:12


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曾亲自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却隐蔽身份潜入敌人的“心脏”,用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暗下伏笔,留下防御漏洞

1949年1月,刘宗宽就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副参谋长、代理参谋长。公署参谋长由中华民国国防部次长萧毅肃兼任,故实为刘宗宽主持日常工作。

一日,为调整防务,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召开重要会议。

刘宗宽曾参与调整防御区计划,他故意未将四川第八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划入重点防御圈,因而此方案虽然提及这个地区,却没有具体设防措施,部队配置只有毫无战斗力的保安部队,形同虚设。

那天讨论计划,参会者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漏洞,照例通过。

刘宗宽

刘宗宽埋下了一个伏笔。他的想法是,如果解放军看到这个空虚之地,以此作为进军通道,必能使国民党军措手不及,事半功倍。他急于将此情报送给解放军,盼望上级派人来联系。

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情报部根据刘伯承、邓小平的指示,正在梳理西南地区有价值的联系人。经过细心排查,最有价值的几个人凸显出来。其中就有刘宗宽。

二野情报部决定派刘宗宽的陕西同乡房显志去同他联系。

房显志与情报员黄克孝手持假身份证,谎称是从共产党占领区跑出来的难民,穿越国民党军防线,直奔重庆。到达后,刘宗宽将房显志安排住在自己家中。

刘宗宽把陆续收到的防务消息连贯起来进行分析。他发现,从目前态势看,国民党军仍然忽略川东南方向,没有正规军驻守,需要保全这个漏洞,并使之固化。

电话铃响,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群在电话中说:“刘参谋长,王陵基到重庆来述职,你下午代表我去看望他。”

王陵基曾任三十集团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却因连年征战拼光部队,成为光杆司令。他现任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正在将保安团编制翻一番,进而争取编为正规部队。因而,他对刘宗宽很客气。言谈之中,他提醒刘宗宽:“我见酉阳、秀山、黔江、彭水一带没有部署正规军,门户洞开。倘若共军侦知,从这个方向乘虚而入,我军调动不及,后果不堪设想。”

刘宗宽惊出一身冷汗,心知王陵基看出了破绽,如果此人向张群提起,势必引起警觉,调整部署。他镇定回答道:“王主席独具慧眼,指正防御计划的不足,我受教了。计划书还在进一步完善中,这个漏洞我们会补救。”

幸好,王陵基在重庆只住了三天就回成都去了,没向张群提及防御漏洞。

从中斡旋,令胡宗南调罗广文部增援大巴山

为进一步造成解放军将从陕西入川的错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向陕西省西乡县猛烈炮击,使用了大口径的榴弹炮、山炮,准确地落在县城周围的防御工事上。

国民党军第三军军长盛文通过猛烈的排炮声判断,发起攻击的是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于是向驻在汉中的胡宗南告急。胡宗南又转而向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求援,请求派部队加强大巴山防守。

张群接到胡宗南的求援电,请刘宗宽去商量。刘宗宽建议,调罗广文的部队前往增援。

张群有些犹豫道:“罗广文的部队本是用于防守川东,叫他分兵去川北,将削弱川东守备力量,这样做是否恰当?”

刘宗宽说:“倘若胡宗南守不住汉中,天险全无,共军将长驱直入四川。我认为应该援助胡长官。”

张群首肯,同意调遣罗广文部的两个军,往大巴山布防,川东守军进一步被削弱。这一部署也很快报送解放军。

 

收藏者王先生收藏的房显志日记  来源:重庆晚报

循循善诱,怂恿沈策“进言”

不久,胡宗南的副参谋长沈策到重庆出席军事会议,刘宗宽热情招待。

沈策坚决主张由已经下野的蒋介石重掌军权。

刘宗宽问:“胡长官认为陕南是否为共军的主攻方向?”

沈策回答说:“胡长官还没有作出定论,他老是说,共军诡计多端,虚虚实实,还需进一步观察,方能摸清共军脉搏。”

刘宗宽说:“我认为,共军的主攻方向就在陕南。”

“共军攻击西乡后,一下又退回对峙状态。他们会不会从另外的方向出现呢?比如说湘西、川东方向。”沈策问道。

刘宗宽说:“他们一定是在调集重兵,积蓄力量,然后如洪水一般倾泻到贵部头上。川东山高水深,共军不会从那里来。”

沈策急了,他可不愿在主要打击方向担风险。他不安地问:“共军真的要拿陕南开刀?”

刘宗宽点点头:“中原有一条陇海铁路,运送兵员和武器舍此莫由。从历史上看,三国时期魏国灭蜀,宋初赵匡胤灭后蜀,明末张献忠图川,都选自北而南,都选陆路。还有,胡长官攻占过延安,共产党对他恨之入骨。”

抓住沈策爱出风头、夸夸其谈的特点,刘宗宽又怂恿他去军事会议上发言。沈策一听,正中下怀。

万事俱备,蒋介石掉入圈套

1949年8月24日,蒋介石从台北飞抵重庆,部署大西南保卫战,并于8月30日上午在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召开军事会议。会上,沈策将刘宗宽提供的分析和盘托出,判断共产党将主攻方向放在陕南,企图经川北入川。

听沈策讲完,蒋介石这才发言道:“今天商讨大西南保卫战,我是很乐观的。目前局势从整体来看已经稳定,情况即将好转。”他表示赞同沈策观点,并宣布:“请胡长官固守秦岭防线,以陕南作为决战地带,拒共产党于川境之外。请罗司令官增防陇南,沿白龙江、米仓山、大巴山构筑第二道防线,策应胡长官。第七编练司令部其余部队亦向北移动,配置在南充、大竹一带,作为机动兵力。川东方向,由宋司令官负责,保持与白崇禧部联系。”

刘宗宽则用笔记录下蒋介石的部署。就这样,蒋介石所策划的大西南保卫战尚未开幕,解放军已洞悉一切。

蒋介石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1949年11月14日,蒋介石第二次从台北到重庆。这时,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已从湖南方向入川,打垮了宋希濂的部队。

蒋介石如梦初醒,终于明白解放军的主攻方向实际是在川东南。他命令顾祝同从重庆急派800辆卡车赶赴川北广元,紧急调运胡宗南的第一军协防川东。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已经奉命停止办公,刘宗宽在一个偶然机会中得知这个极为机密的情报。他立即回家与房显志商量,建议解放军前锋迅速向重庆挺进,打破蒋介石的紧急部署。

房显志马上把来渝策反国民党军队的王同志找来,由刘宗宽从长官公署总务处要来一张空白护照,填写上假姓名和军职等,把他化装成国民党军官,顺利地将情报送到二野情报部。

11月28日上午,刘宗宽收到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钱大钧手令:“刘代参谋长率长官公署官兵及警卫团向成都转进。”

刘宗宽当然不跟国民党走。事前他作了两手准备:将少校副官王裕派往成都打前站,如果国民党裹胁自己去成都,他到成都后再设法脱身。或者,乘混乱之际,在重庆隐藏下来。这时他故作撤退布置,命令总务处长刘瑀璜率领队伍先行出发,他则托词有其他事要做,完事后马上赶去。

次日,刘宗宽带着贴身卫士坐上吉普车,载着行李开到沙坪坝重庆大学杨清教授家里,换上便衣隐蔽,妻子崔东亚则带着房显志到李子坝疗养院住院“疗养”。

重庆解放后,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和李达参谋长等首长接见了刘宗宽,称赞他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聘任他为西南军区司令部高级参议。1950年,刘宗宽被调到南京军事学院任教官。院长刘伯承在会上介绍时说:“刘宗宽同志对解放战争有重大贡献,他在解放西南所起的作用胜过十万雄兵,堪称第一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