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三十九,三地绕着走”,到底是指哪三地?你做到了吗?

 修善无上 2023-01-27 发布于湖南

古代圣贤孔子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来总结自己的人生。按照圣贤的归纳所总结出来的基本规律,现在被很多人套用在了自己的身上。诚然,能够跟随圣贤的脚步,一步步的达到至善圆满的境界,是我们终生的奋斗目标。

古代的一句俗语说:“人到三十九,三地绕着走”,究竟是指哪三种地方呢?一个人到了三十九岁的时候,也就已经接近不惑之年,当然不是指对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疑惑,而是指懂得看清事物的真相,不会再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了。下面这三个地方,最好是少去,以免给自己带来祸患。

一、久利之地不去。司马迁用一句话来形容最基本的人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利益可图的事情,很多人都是不会去做的。

一旦有利可图,而且长期以来都有很可观的利益,人们一定是趋之若鹜,往往越在这样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确定其中的利害关系,因为这样的事情很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凡事有度,过则为灾。任何事情,如果被利益冲昏了头脑,那么人们就会开始不尊重规则,不惜违背原则和底线去做事,这样必定容易造成无妄之灾。你越是想要更快的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失去的也会更多。

二、争斗之地勿往。《论语》中告诉我们: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一个充满着各种争斗的地方,绝对不要轻易前往。

因为人们争斗来争斗去,无非还是为了名利这两个字。在这种地方,更是随时都有被伤害的危险,很容易被卷入到纷争之中,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三、是非之地不要靠近。充满是非对错的地方,也最好不要前往。人们也许不是为了名利,而仅仅是口舌之争,但是因为双方都各执己见,不肯放下自己的执着,同时又因为三观的不一致,就算争来争去也分辨不清谁是谁非,在这其中充满着各种流言蜚语,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是好还是坏,都很难有一个定论。

须知真正的君子从来都不逞口舌之快,就算争赢了理,最终又能获得什么呢?无异于白白的耗费了宝贵的时光与精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完善自我,即是修行欢迎随喜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