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宁阳伏山灵峰寺:一座建于宋代修于明代失于现代的千年古寺

 钜平秀才 2023-01-27 发布于山东

乡土大汶河


阅读更多




山东宁阳伏山灵峰寺

一座建于宋代修于明代失于现代的千年古寺

宁阳县城北19里,有一座孤山,名叫伏山,原山海拔134.7米,占地0.3平方公里。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宁阳县志》记载:“上有灵峰寺,石壁峭绝,老树如龙,倚寺森列,亦幽栖胜地也。”因山西面有洞,“洞镌石佛,故又曰佛山”。由于多年开山采石,伏山早已被夷为平地,原文物古迹也已荡然无存,曾经的灵峰寺建于何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经仔细查找,在光绪十三年版《宁阳续志》中找到一篇《灵峰禅寺记》,是关于伏山灵峰寺的有限而珍贵的史料。

《灵峰禅寺记》作者吴云台,据光绪十三年版《宁阳续志·秩官表》记载,“吴云台,莆田人,教谕,明成化十六年,举人升国子助教”。教谕,教官,元、明、清时期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可见,吴云台为福建莆田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由举人升国子助教,来宁阳县担任县学教官(教师)。通过《灵峰禅寺记》,我们可以知道,伏山灵峰寺初建于宋徽宗年间,曾于明朝景泰、天顺年间重修,成化年间再次重修,作者写了这篇《灵峰禅寺记》。

《灵峰禅寺记》原文:

灵峰禅寺记

明代 吴云台

浮屠氏①入中国,自汉永平②始蔓延,而祀之者遍天下,其间,祟替相寻。观诸傅③萧④之论与元魏⑤之时,每怪空桑⑥之斥言正矣,终不能使瑀⑦之心屈,能令无复孑遗矣。终不能已,延昌⑧之侈建,其势则然也。王荆公所谓“佛氏能以祸福语倾天下,故隆尚如此”⑨。其弗信乎?然而琳宫梵宇,世之幽人高士每不厌登临栖迹者,则固以其足为娱遊、骋目之资,暂空其滞碍之怀耳。

予从江南来,遇上方奇胜,辄往观之。至是,登伏山灵峰禅寺,见石壁峭绝,老树如龙,禅宫上下倚而列焉。其基创自政和(宋徽宗年号),修于国朝景泰、天顺年间。嗣后增搆,雄观具存。独门、垣倾圮,垩漆浸敝,旧碑仆于荒烟野草中,不能不使观者踌躇兴叹也。邑二尹杨君,奉都水顾公(名翀)命重修堽城堰,以伐石至,亦若有愀然于怀者,归而告诸邑宰罗侯(名祐)[注:旧称县令为邑候],相与捐俸,畀bì(给与)寺僧圆慧等,令圮者正之,敞者新之,仆者起而琢之。爰过访语予,俾予为之记。

予曰:碑仆起之可也,琢穿旧文者何?曰:以残缺剥落之甚,存者又皆浮屠绪语,惧滋观者惑故也。予惟佛氏与吾儒诚异矣,然其道以“无为”⑪为宗,以明心见性,为法门⑩言弥近理,去吾儒之说几何,所贵识者,能辨之耳。矧(shěn)⑫夫民之愚,诱之以因果,怵之以报应,眩之以“慈镫”“慧镜”“般若台”诸幻语,有不翕然从之也者。然则侯之饬新宇,易旧镌,固以增登临之胜,又不令其民为祸福语所惑。侯之趣,良足嘉哉!

侯,陕之麟遊⑬人,以国子上舍⑭来为今官。性岂弟⑮,治多崇雅。斯举也,亦足以观其人焉。

《灵峰禅寺记》译文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从东汉永平年间开始蔓延,祀佛者遍及天下。其间崇尚拜佛接续不断。看唐代傅奕主张废除佛教、南朝梁武帝萧衍迷信佛教的观点,与北魏时期佛教盛行的状况,常常感觉废除佛教的言论是正确的,然而终究不能改变人们对佛教的信奉,以能让佛教没有遗存。佛教不能停止,北魏宣武帝(512—515年)时期,广建寺庙,形势就是那样。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人说佛祖能把祸福告之天下的百姓,所以佛教能如此兴盛,这不是偶然的”。不正是如此吗?然而雕饰华美的佛殿寺院,都是世间那些有着远离尘俗情怀的隐士喜欢登临造访的地方,足以供他们娱乐游玩赏目,让他们舒心畅怀。

我从江南来,遇到佳景名胜,就去看看。来到这里,登临山灵峰禅寺,看到石壁峭绝,老树如龙,禅宫上下相倚而列,(不禁为此景观所叹服)。伏山灵峰禅寺,始建于宋徽宗政和年间,重修于明朝景泰、天顺年间,后来又有增建,大殿都在,只有寺院大门、院墙有所毁坏,白石灰侵蚀剥落,旧碑倒在荒烟野草之中,不能不令见者摇头兴叹,为之惋惜。宁阳县尹杨季深,奉都水顾翀先生之命重修堽城堰,因需开采石料来到伏山,也颇有为之怅然于怀之意,回去后把想法告诉给县令罗祐,两人商议,将各自俸俸禄捐献出来,交给寺僧圆慧等人,让他们把坍塌了的地方修葺完整,坏了的地方翻新,把倒地的石碑重新立起来,重新刻字。于是找到我,说明情况,希望我为之写记。

我说,倒地的石碑立起来就行了,为什么要琢去旧文?回答说,因旧碑文残缺剥落很严重,留存的文字又都是佛教语,恐怕会让见到的人心生迷惑。我觉得佛家与儒家确实不同,然而佛家之道以“无为”为宗,以明心见性,就修为途径而言,语言差得远但道理相近,与我儒家学说相差多少,有见识的人,是能够分辨出来的。何况民众愚蠢笨拙,用因果关系引导,用循环报应让其心生畏惧,用“慈镫”“慧镜”“般若台”等幻语明示,也有不认同的。然而罗侯整新庙宇,更换旧碑刻文,既为来此登临游览者增添了盛景,又不会让百姓碑因果报应等祸福之语所迷惑。罗侯的用意,实在好啊。

罗侯(祐),陕西麟游人,以太学生的身份来本地为官。性情和乐,平易近人,为政多崇尚雅。从他修葺伏山灵峰寺这件事,也足可见其为人。

《灵峰禅寺记》留给我们的史料信息 

通过这篇记,我们了解到:作者从江南来到此地担任县学教谕,登临伏山看到灵峰寺的境况。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从东汉永平年间开始蔓延,信佛拜佛者遍及天下。南朝梁武帝萧衍迷信佛教,到处大肆兴建寺院。到了唐代,傅奕(555~639年)提倡儒道之学,反对佛教,曾多次上疏请求废除佛教,但终没起到什么作用,佛教依然盛行。佛教盛行的原因,就像北宋王安石所说的世人认为佛祖能把祸福(因果)告之天下。

佛教殿宇胜地,是那些幽人高士乐于登临游览,借以摆脱尘俗、陶冶性情,舒心畅怀的好地方。灵峰寺始建于宋徽宗时期(公元1111年—1117年),于明朝景泰、天顺年间(公元1450年—1464年)重修,后来也有过修缮,不过因年代久远,殿宇虽在,但寺院门及墙垣已有所损坏,原来立的石碑已倒在荒烟野草丛中,以至灵峰寺院显得有些破败。明成化年间,重修堽城堰(伏山北约五六里,横跨大汶河的堰坝),县尹杨季深,因开采石料登临伏山,很为灵峰寺现状感到惋惜,于是与县令罗祐捐出俸禄,交给灵峰寺僧圆慧等人,让他们对寺院进行重新修缮,请作者为之写了这篇记。

从作者记述中可以知道,县尹杨季深、县令罗祐二人尊奉儒学,而对佛学并不持信,将原来立在寺院的石碑上的文字进行了重新雕刻,理由是一方面因为受风雨剥蚀严重,有些字迹漫漶不清,另一方面因残存的文字是佛教语言,恐怕世人受佛教迷惑。寺院修葺一新,又改刻了石碑碑文,这样既为来此登临游览者增添了盛景,又不会让百姓受到因果报应、祸福等佛语的迷惑,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的确,当年灵峰寺的重修,实在是一项盛举。

如果伏山灵峰寺能留存至今,以至于今后,必定会因其宏阔的建筑规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成为远近闻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则为宁阳大地之幸,万千宁阳人之幸!

可惜——

至此,又不得不说“可惜”了。可惜的不单单是原来的石碑被凿去原文,而使得后人无缘再见,也不单单是改刻后的石碑不得再见,更为可惜的是,历经多年开山采石,伏山不仅早被削平,甚至山根也已掘地为坑,原来伏山上的灵峰寺文物古迹,连影也没了!

(关于宁阳伏山,参阅前文→山东宁阳伏山:一座隐入尘烟的佛山

注释

①浮屠,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佛学大辞典》)

②永平,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58年—75年)。

③傅,指傅奕(555~639年),唐相州邺相州邺县(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邺城镇)人。精于天文历数,先后担任太史丞、太史令,提出《漏刻新法》。提倡儒道之学,多次上疏请求废除佛教。指斥佛教妄言轮回功德,愚民骗财,大量耗费国家财富,诱使军民逃役,害政祸国,主张僧尼还俗。著有《老子注》、《老子音义》,并把魏晋以来驳佛言论辑成《高识传》十卷。

④萧,萧衍,南朝梁武帝。迷信佛教,相传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萧寺”。后世因亦称佛寺为萧寺。

⑤元魏,南北朝北魏。

⑥空桑,一说为古代琴瑟名;一说为楚地名,其地所产之木可制琴瑟。后以“空桑”代指琴瑟。

⑦瑀:像玉的石头,白色。指亮丽、纯洁、美丽之义; 寓意为高风亮节、冰清玉洁、不屈不挠。

⑧延昌,北魏宣武帝(元恪)年号(512—515年)

⑨王荆公,即王安石,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荆公。《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世既言佛能以祸福,语倾天下,故其隆向之如此,非徒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人说佛祖能把祸福告之天下的百姓,所以佛教能如此兴盛,这不是偶然的。

⑩法门,宗教用语,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今泛指修德、治学或作事的途径。

⑪无为,佛家指无因缘造作,无生、住、异、灭四相之造作称无为。“为”是造作之意。儒家也讲“无为而治”,如:“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认为“圣人德胜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论语·卫灵公》

矧(shěn),另外,况且,何况。

⑬麟遊,即麟游,县名,今隶属陕西省宝鸡市。

⑭国子,即国子监,上舍,监生的别称。国子上舍,就是当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生,即太学生。

⑮岂弟,读kǎi tì,即“恺悌”,意思是和乐、平易。

————

(参考资料:光绪十三年版《宁阳续志》;2013年版《宁阳历史文化大观》。首发于作者今日头条号“大汶河文化故事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