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兴撤地建市

 昵称38682379 2023-01-27 发布于浙江

文 | 杜云昌

历史上浙江省就有“上八府、三下府”之说,“下三府”指的是杭州、嘉兴、湖州三府。

内容图片

解放后,嘉兴、湖州合并为嘉兴专区(期间建德专区也曾经合并过来),中共嘉兴地委、专署驻嘉兴。1958年,中共嘉兴地委、专署驻地从嘉兴迁至湖州,迁址原因是谓湖州的地矿产丰富,为了加强对“大办钢铁”的领导,故将驻地北移、靠前指挥。

时至1983年初,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潮流,“撤地建市”之风掀起(撤地区、建地级市)。上级决定将嘉兴地区一分为二,分设嘉兴市、湖州市,如加上杭州市,又恢复到历史上“下三府”的行政建置。

嘉兴市辖嘉兴、嘉善、平湖、海宁、海盐、桐乡六县(市)。为了建立“设区”的地级市,又将原嘉兴县级市一分为二,称城区、郊区,故嘉兴市实际上管辖五县(市)、两区。

我于1983年3月,在援中非共和国农业专家组组长任上离任回国。在北京国家农业部招待所,碰到一位嘉兴专区农业局搞水产的同志,他谈到了嘉兴地区将要一分为二的消息。因为此事与己无关,听过了之。

回嘉兴后,休假了两个月。在假期中,原专区农科所副所长顾启麟同志来我家,说他正在为设立嘉兴建置市而考察干部,并说中央规定新提拔的干部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我听到的关于撤地建市的第二个消息。

5月中旬,我回地区农科所上班。约在7月中旬,中共嘉兴地委常委、组织部长韩兆贤同志打电话给所里领导,说要来看我。我与韩从未正面接触过,我认得他,他肯定不认得我。介绍见面后,他又介绍了一位老同志,说他是省物资局局长,是一同来考察干部的。他俩东问西问,主要是问我在国外的工作情况。不到一小时,他们离开回湖州去了。

我当时想可能要调我去地区农业局工作吧,在农科所工作时间长了,换个环境也好。不几天,原地区农科所副所长、时任地区农机所所长赵庸尧到我家。他说:“中共嘉兴地委常委、常务副专员周芸辉来我家(他们两家是亲戚)讲起,地区农科所有一位同志要提拔,我听起来像指你。”我这时想起韩部长来看我的用意了。

又过了几天,中共嘉兴地委副书记、专署专员周洪昌同志打电话到所里,要我当天晚上到嘉兴市内部招待所找他。晚上我去“内招”找周(我俩原本熟悉),周又把我介绍给地委副书记杨明同志,并给了我一大叠材料,说你抽空仔细看看。我不便多问就回来了。当时我想我将被提拔是可能的了,但不知做什么。

后来又有一天晚上、一批陌生人到我家里,有人介绍说这一位是省委干部考察组嘉兴组组长张小眉同志;这一位是考察组的贝品明同志,他是嘉善县副县长。他们看了我的家庭住房情况,又问了一些家庭人员和我在国外工作情况后便走了。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可能要提拔我去当个农业局长。

7月底8月初是收早稻、种晚稻的“双抢”大忙季节。我是农科所分管业务的副所长,整个“双抢”业务工作由我负责。农科所有个光荣传统,不管是谁都要参加田间劳动,每人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汗。

“双抢”于8月8日结束,8月9日大扫除,8月10日杀猪分肉,8月11日~13日放假休息。

8月10日上午,我正在食堂做分肉的准备工作,突然接到电话(别人转告),要我下午去湖州开会,开什么会、开几天都没有讲,并说如果双桥买不到车票,可在下午某时到嘉兴某地乘车一道去,我急急忙忙吃了中饭,带了点换洗衣服、向别人借了点粮票(自己的粮票放在嘉兴家里)就去双桥汽车站买了去湖州的车票出发了。

到了湖州地区招待所,我自报姓名,就有人要我签个名,领我到一个房间。房间里已有人,但我不认识。安顿好后相互探问了一下,他名叫徐长福,是长兴化肥厂的。8月11日上午,有人通知徐长福去开会,对我说你上午没事。

后来徐长福回来说:省委书记王芳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共湖州市委、市政府组成人员名单,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两套新班子的成员。到下午,有人请我去参加一个会议,果然省委书记王芳同志也在,到我单位、家里看望过我的人也都在场。王芳同志讲话后,便有人宣布谁谁谁是中共嘉兴市委、市人民政府的什么职务,各人都表了态。

会上宣布人员、职务是:市委书记庄洪泽,市委副书记贝品明、周洪昌、姚金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莉贤,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旭峥,市委常委、纪检委书记沈雷,市委常委、市委部书长许国桢:嘉兴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周洪昌,副市长候选人姚金林、杜云昌、范巴陵、赵冰、徐良骥。以上12人中,周洪昌我比较熟悉,贝品明见过一面,其余都不认识。

晚上,由庄洪泽主持去嘉兴任职的人开了个会。除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一下外,宣布8月18日到嘉兴报到,正式上班工作。8月12日上午,中共嘉兴地委召开了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了省委关于撤销嘉兴地区,建立嘉兴市、湖州市决定,宣布了两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组成人员名单。

散会后,我们这批人各自回原单位。我回到地区农科所后,向其他领导通报了情况,并说明8月18日我就离开农科所到嘉兴市里工作了,做什么工作,我没有说,所里大部分同志还不知道这件事。

8月18日上午,我去报到。

新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就是原嘉兴市(县级市)时的大院。市委在8号楼(最北),市政府是6号楼(中间)。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来自三方面:一是原地专机关分配到嘉兴约230人,二是原县级市调来一批干部约80人,三是从其他各县调入约40人。

至8月底,市委宣布了部、委、办、局的领导人名单,开始对外办公。城郊两区领导班子已配齐,城区区委、区政府在中山西路原嘉兴镇政府处办公,郊区区委、区政府在新建的第一招待所办公。至9月底,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已全面开展了工作。

建市之初,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仅举两例:

一是组建市级部、委、办、局的领导班子。原地委、行署分配到嘉兴的干部不可能,也不允许配齐每个市级单位的班子,需要从两区、县(市)调干部。例如组建市文化局,正副局长从桐乡、海宁调入:组建市教育局,局长从平湖调人:组建市财税局,副局长从桐乡调人:组建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兼;组建市委农委,副书记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兼。从两区、县(市)调干部,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要花去领导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是地委、行署分配至嘉兴的干部及家属住房以及一些市级单位的办公用房,都必须安置妥当。市委、市政府领导住军人接待站,部、委、办、局领导住原第二招待所,其余住工矿企业和街道招待所。机关办公用房,必须要有起码的条件(如要有几部电话等等),最后到实在没有办法了,把市气象局、市工商局安置在少年路电影院南一个浴室的楼上办公。

撤地建市初期,在工作中碰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市、区之间、市、区各部门之间不和谐,意见很多、矛盾不少。究其根源,是对撤地建市的作用和意义有不同的看法,对把一个县级市分为两个区有不同看法。作为亲身经历者,我认为要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去分析。

客观原因:

首先,在撤地建市的市体制上设计不合理。建立“设区”的嘉兴市,把县级的嘉兴市一分为二为两个区,而两区却是一大、一小:郊区大,等于一个大县;而城区小,只辖城市周边五个小乡,无论分到哪个区的干部,思想上都有疙瘩。

其次,体制设计是省管市(县、市)。县(市)财政与省辖市的市财政没有一分钱的关系。而省里的工作方法还是把省辖市看作行署,大部分的会议都开到市,再由市贯彻到县(市)。这笔开支很大,却要市里支付,实际上是由县级老嘉兴市支付。两个区说是半级财政,又不准设金库。所以,有时资金周转都有困难,两区干部有看法,都有怨气。

第三,在政府部门设置上,市与区不对口。区里有些部门没有设,有一些部门只设市局的分局,说法是撤地建市就是要减少机构、精减人员。但实际上,上下部门不对口,往往延伸至市、区上下政府对不上口。

第四,财力分散,靠财政资金什么事也办不成,撤地建市前的1983年,县级嘉兴市一个政府,决算支出2592.3万元,撤地建而后的1984年,三个政府决算支出5026.2万元,区里叫苦,市级部门也叫苦,真是“一条街上三个府,不穷也是苦”。

主观原因:

市和区的各级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不能适应搬地建市后变化了的新情况、新要求。撤地建市后,原县级市的经济实体,统统划归市里,权限也相应上收,客观实际要求市里相关部门面对基层、面对实体,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而市级机关的主任、局长们许多是地专机关分来的。

地专机关是督导机构,对下检查督促就是了,所以跑市(县)的多,跑市本级的少:跑行政部门多,跑经济实体少,基层怨气很大,两个区的同志都感到权力小了,决策自主权少了,而基层的同志往往熟门熟路找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感到束手无策,只有推诿和埋怨。

我认为撤地建市,建“设区”的市,是把驻地的县级市或县划分为两个区,要运作顺畅、和谐,必须经过一个“磨合期”。这个“磨合期”相当长,我体会要用八到十年时间,建市初期,市委、市政府不知研究过多少次,要理顺市与区的关系、市各局办与区各局办的关系。开始只是喊喊口号,如要提高对撤地建市的认识,改革中的问题只有靠改革去解决等等,但作用不大。

经过两三年运作,大家体会到一条,市政府除了抓好直属的经济实体外,主要要抓好两个区,市本级和两区都发展了,困难也就解决了。所以市和区都要摆正位置,要互相为对方着想。市里要明确抓好实体,抓好本级这一指导思想,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与两区共谋发展;区里要体谅市里的困难,在抓实体工作上为市里出谋划策。

1991年3月我接任市长后,在理顺两区关系问题方面主动做了三件事:

一是每年两次听取两区政府的汇报,当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城区塘汇乡永政桥、郊区蚂桥乡铁路立交桥两个半拉子工程经费安排;

二是为城区各居委会干部一次性增加补贴,为各街道协调各方办一个农贸市场.既解决”马路市场”问题,又有一些收入,逐年解决街道聘用人员和居委会干部的各种费用;

三是在财政体制上作些微调.即市对两区财政参照省对县(市)财政的政策.但财政分成比例要有区别。在分税制改革以前,省对县(市)财政分成县(市)得40%.而两区不承担粮食供应亏损、不承担城镇居民粮油及副食品补贴,故市财政与区财政分成,区财政得33%-使两区财政困难得到一定的舒缓。

正值市和区的关系逐渐理顺时,在体制上又发生了一段插曲。

就是1994年在城区除保留人大外.区委、区政府各部门与市相关部门合署办公。实事求是地说,此事我事先不知道,等有人到外地参观回来汇报时我才得知此事。事后议论合署方案时,我也是赞成的。

但一合署,把正在磨合期的市、区关系等于推倒重来,增添了不少麻烦。城区的部门主要工作是管乡里的事,合署后等于市级部门要管乡里的事,往往比区里管时慢半拍。有人开玩笑说:“过去是老子管儿子,现在大爹管孙子”,“大爹管孙子,有好事他来管了,有难事他就推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做此事无多大实际意义。

2002年,中共浙江省委对嘉兴市两区的体制、建置作了重大的改革,郊区一分为二建立秀洲区、南湖区(包括原城区)按实运作,比建市时的建置合理多了。改革后的两区所辖乡(镇)基本上是明朝时期秀水县、嘉兴县的地界。区别只有一点,城区古时由秀洲区管,现在归南湖区管。

时至今日,撤地建市已快30年了,市和两区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初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困难都已不复存在。当然今后还会有矛盾和困难,但毕竟发展了,实力强大了,要解决矛盾和困难也比较容易了。1995年3月,我离任前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市本级财政开支不足3亿元,2008年市级财政开支已达46.4亿元。

但从总结历史经验来看,我认为“撤地建市”是多余的。因为:

一、浙江省在1983年撤地建市时就实行财政“省管县”体制(全国刚全面实行),随后又出台了“强县放权”政策,省辖市和省辖县(市)无大差别。

二、市、两区“三个四套班子”,部门上下对口,领导职数、人员大量增加,人头经费、行政开支惊人,而这笔经费都是嘉兴县(市)这块土地上产生的财富、纳税人的钱。所以.我认为:可以撤销省辖市嘉兴市,撤销秀洲、南湖两区,设没有区的省辖嘉兴市(广东省就很多)或县级市嘉兴市。

三、现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可不设督导机构,省可派巡视组巡视,职能可以扩大,或视情增加巡视组。

写于2010年5月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