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与子女

 新用户0005wgft 2023-01-27 发布于新疆

过年,回家。


今天看到东方甄选的石明老师说,农村正在消亡,一批批少年外出,只剩下老人慢慢老去。乡情最后是乡愁,在故乡留不下肉身,在异乡留不下灵魂,似乎人都在奔波,始终没有安定下来。


父母与子女也是,年幼时,总是盼着和父母在一起。那些视频里,看到外出打工一年多的父亲回到家,掏出来一串糖葫芦,让孩子们欢呼雀跃的父亲,可能也就是在那一刻,翻涌出来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真正多呆上一个两个月,恐怕父亲没有那么多耐烦心对孩子,孩子也不见得多么亲近父亲。


孩子终将长大,随着他们的思想的不断构建成熟,越来越有自己的思考,越来越独立。不管你的建议多么的正确,可能不见得孩子能听进去。孩子长大后,难得喊了几遍,孩子才到饭桌前,你挨坐在旁边,看着他拿着筷子,似乎夹菜的姿态都很好看,那些你曾经嫌弃半天吃菜怎么还在盘子里倒来倒去的动作,此刻都没有那么反感了,你看了半天,孩子从手机埋头之余似乎感受到了余光,抬眼看着你,你被孩子的举动搞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还是那么想看。因为越来越长大的孩子,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学习,要和同学约着出去,要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考上大学,似乎他更像个客人了,一年回来两趟的房客。长大似乎猝不及防,父母才意识到时,从一直嫌弃这,反感那没几天,他就要离开了。


那个老鼠爸爸,因为小老鼠贪吃跑进了糖罐出不来,急的团团转,出了主意,最后小老鼠终于出来,老鼠爸爸从此寝食难安,老鼠妈妈说,你发什么愁。老鼠爸爸说,以后我们老了,孩子可怎么办呀。老鼠爸爸傻吗?可能第一眼看到感觉是,现在但凡当了父母的,再来看这一段,父母对子女的那种牵挂,真的是很难割舍。不管长到多大年龄,不管离得有多远。而子女只有以后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真正能体会到父母的那份心。


有人说,孩子大了,父母说话都小心翼翼,有啥都不敢提,其实该沟通还是要说,有些话题不说出来,根本不了解彼此的内心,有冲突也是正常的。很多父母怕和孩子沟通,孩子也不愿意听家长讲话,其实最关键是彼此之间的链接没有建立。
想想,从很小的时候,大概三年级,我和孩子因为他考试有次考的不好,我当时问他周围的同学,他气的哭,当天还以这件事写了一篇作文,晚上我们两个沟通了一下。后来他的成绩一直都一般,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到高中后,各科都能保持好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一直在提升。


父母与子女之间,父母能给子女的还是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不管今后走到哪里,这些都是给孩子最好的护身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