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 ![]() □成兆亮 去年九月,老婆大力倡导养鸡,围了个鸡圈,养了六只鸡。精心照料,几个月下来,已经可以分辨出公鸡、母鸡了,有一只已开始打鸣。 ![]() 正月初六,我想杀一只公鸡,丰富一下餐桌,犒劳一下全家。 我笑眯眯地问老婆:“今天,我想杀一只公鸡,你看杀哪一只呀?” “杀每天打鸣的那一只公鸡。”老婆不假思索地说。 “为什么?”我好奇地望着老婆。 “每天早上五点多些就叫了,声音那么大,邻居都在睡觉,你不觉得扰民吗?”喜欢睡懒觉的老婆,好像早就讨厌那只打鸣的公鸡了。 这只打鸣的公鸡,全身深红色的羽毛,非常油亮,鸡冠又红又大,特别漂亮。每天,它总是昂首挺胸地站在鸡圈里,不停地环顾四周。每天早上五点十分左右,开始第一次打鸣,“喔!喔!喔——”的声音,划破宁静的夜空,环绕在耳畔,十分清脆,悦耳动听,尤其是尾音拖得特别长,好听极了。我每天都在这只公鸡的打鸣声中醒来,省去了起床前看时间的麻烦。 ![]() “我不同意杀掉打鸣这只公鸡。”其实,影响邻居睡觉是假,影响老婆睡觉是真。我否定了老婆的提议。 “为什么呢?”老婆瞥了我一眼。 “公鸡打鸣没有错,这是它的本职工作。这不是扰民,而是敬业。如果把这样勤勤恳恳打鸣的公鸡杀掉,这就打击了想做事、愿做事、肯做事的,鼓励了喝喝茶、唠唠嗑、看看报的。其它公鸡会错误认为'早鸣早杀,迟鸣迟杀,不鸣不杀’,为了自保,每一只鸡即使做一天和尚,也不撞一天钟,都会选择'躺平’。这样,每天就没有公鸡想着打鸣了……”我意味深长地说。 老婆望了望鸡圈里的鸡说:“那就把最肥的那只杀掉吧。” “我觉得还是不妥。”我依然不同意老婆的提议。 老婆瞪了我一眼,不耐烦地问我:“又为什么呢?” “如果把最肥的那只杀掉,不就验证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的谚语吗?如果我们做了“枪打出头鸡”的事来,其它鸡就会认为'早肥早杀,迟肥迟杀,不肥不杀’,每天只会不好好吃食,不认真汲取营养,浑浑噩噩,不思进步,混日子就会成为其它鸡的最好选择,还会有鸡愿意努力成长吗?”我理直气壮地说着理由。 ![]() “那你认为杀哪一只公鸡呢?”老婆开始生气了,说话声音明显大了。 面对老婆突如其来地反问,我亳不示弱,指着鸡圈里那只脖子最长、腿儿最高、爪子最大的公鸡说:“你看'鹤’立鸡群的那只,我认为杀它最合适。” 老婆气势汹汹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你看!那只公鸡吃食时总是盛气凌人地站在食盆中间,嘴左勾一下、右刨一下,爪子左掏一下、右捞一下,把糠、菜叶从食盆里扒得散落一地,只拣饭粒吃。闲来无事,惹是生非,一会儿啄啄这只鸡,一会儿追追那只鸡,弄得鸡鸡不宁,满圈鸡毛。还死惹那只母鸡,搞得满圈风雨,绯闻不断。如果把它杀掉,以一儆百,其它鸡就不敢'糠里找米,米里找虫’了,也可以杜绝鸡圈欺凌现象……”我不厌其烦地讲述着我的理由。 ![]() 老婆频频点头,同意了我的选择。那只既挑食又欺凌还不打鸣的公鸡,经过“热水澡”“汗蒸”,最终成功地“躺平”在了我家餐桌上。 (淮安新教育学校 成兆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