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阑尾炎,鸡血藤

 听闻小雪球 2023-01-28 发布于河南

​鸡矢藤败酱草治疗慢性阑尾炎临床体会 

 

() 

摘要:采用鸡矢藤、败酱草治疗慢性阑尾炎32例, 无不良反应, 疗效显著, 全部临床治愈。结果表明, 在辨证准确、诊断明确的基础上, 应用中医的保守疗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阑尾炎疗效显著, 对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体温、自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提示慢性单纯性阑尾炎, 中医治疗效果可靠, 可以不行择期手术。

关键词: 慢性阑尾炎 中医治疗 鸡矢藤 败酱草 


资料与方法 

本观察3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均为不愿做手术, 经临床坚持保守治疗后, 常反复发作者。男24例, 女8例;年龄19~62岁;病程3个月~11年。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方法:以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消痈排脓、活血祛瘀为治则。方以鸡矢藤、败酱草, 鲜品各用150g, 或者干品各用60g, 加水煎服, 1剂/日, 分4次服, 以10天为1个疗程。症状及体征消失后, 可改为每天适量餐后热饮1~2周, 以巩固疗效。尚须注意饮食起居调理, 忌恣食肥甘厚腻辛辣和暴饮暴食及不洁之物, 以免病情反复。

结 果 

4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以上述方法治疗后, 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阳性体征消失) , 体温、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服药5天~3个月, 大多数在2~3周。提示慢性单纯性阑尾炎, 运用鸡矢藤败酱草治疗效果可靠, 可以不行择期手术。

例1:患者, 女, 37岁, 初诊症见:右下腹疼痛较剧, 转侧不便, 右足喜屈而畏伸。查体:体温38℃, 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但右下腹未扪及包块, 大便不爽, 小便黄, 舌质红, 苔黄腻而厚, 脉弦数。血常规检查:WBC 12.8×109/L, N 0.82。中医诊断为“肠痈”。辨证属热毒壅结, 气滞血瘀型。治以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消痈排脓、活血祛瘀。重用鲜品鸡矢藤、败酱草各250g, 水煎服, 1剂/日、4次/日。服药当天, 腹痛已大减, 热退。继进4剂, 改为药量减半, 临床症状消失, 体温正常, 血白细胞计数5.6×109/L, N 0.62, 诸症悉平, 嘱每天热饮适量, 1~2周后即可停服。但患者觉其神效, 以后经常作为凉茶服用, 亦无不适, 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讨论

慢性阑尾炎属中医“肠痈”范畴, 其病机多为肠中湿热壅结, 气滞血瘀, 遂致肠腑气血不和, 败血浊气或热毒壅遏而成肠痈腹痛。其形成原因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油腻、损伤肠胃, 使湿热内蕴、或饱食后急剧奔走, 使肠道运化失常, 导致气血凝滞, 最后导致瘀滞热积不散, 血肉腐败而成痈肿。而西医则有神经反射学说、阑尾腔梗阻学说和细菌感染学说等理论。根据祖国医学“大肠为六腑之一, 六腑者泻而不藏, 以通为用, 通则不痛, 不通则痛, 诸痛属实, 痛随利减”的理论, 治以“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痈者消之”。鸡矢藤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等功效, 对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故不仅用于治疗急慢性阑尾炎, 还可用于各类感染及急痛症, 如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湿疹及疮疡肿毒等。败酱草性凉, 味辛、苦, 归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排毒之功, 化学成分含有白花败酱苷等, 具有抗菌、抗炎, 扩张血管的作用, 运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及肝炎等疾病。鸡矢藤、败酱草均为专治肠痈腹痛之要药, 故予以重用。二者共凑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作用, 对缠绵不愈之肠痈腹痛, 达到了很好的疗效。该方药味少、疗效肯定、价廉、简易方便, 特别是在岭南、两广地区, 分布较多, 四季均可采收, 鲜品效更佳, 对于居处在农村的慢性阑尾炎患者可推广使用。而干品则方便储存、流通, 更适宜全国范围推广使用。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 必须要在急救条件齐备的医疗单位进行观察性治疗, 以免贻误病情, 导致生命危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