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天士:经热则痹,络热则痿

 北京润雨 2023-01-28 发布于辽宁

叶桂论治痹证

叶桂,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平诊务繁忙,在世没有亲笔著述。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而成。

《临证指南医案》由无锡华岫云氏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加以分类编辑而成。分疾病八十九门,每门由其门人撰附论治一篇,门后附徐灵胎评议。叶氏治痹,经验丰富,甚有见地,概括为如下几个特点:

①重视风寒湿三气为痹,但忌用劫汗泄阳

临证指南医案· 卷七· 痹》中说:“ 医者但执风寒湿三邪合成为痹,不晓病随时变之理。羌、防、葛根、再泄其阳,必致增剧矣,焉望痛缓?"叶氏对风寒湿三气用药,其中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萆薜、白蒺藜、海桐皮、姜黄、桑枝等用得最多,可见叶氏对风寒湿邪的祛除主张轻灵为要。

② 经热则痹,络热则痿的论点

对于热痹,叶天士惯用仲景的木防己汤治疗,以祛风、利湿、散寒、清热并用。其中清热药,他擅用石膏、羚羊角、寒水石、滑石、花粉、犀角、黄柏等为主。临床上,痹病与痿证并非截然分开的两种疾病,久痹可成痿,久痿也可成痹。叶氏“ 经热则痹,络热则痿"之说,即是突出了痹病大多为经病,痿证大多为络病,以及它们的密切关系

③重视调和营卫,从中焦阳明着手,用辛甘化风法以宣阳通络

《临证指南医案· 卷七· 痹》中说:“ 怀阳单薄,三气易袭,先用阳明流畅气血

方";“ 通阳宣行以通脉络,坐气周流,亦却病之义也。"又说“ 风湿肿痹,举世皆以客邪宜散,愈治愈剧,不明先因劳倦内伤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术益气,佐以风药,气壮托出其邪,痛斯止矣。” 至于从中焦阳明着手之理,《叶案存真》中说:“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不治则气血不荣,十二经 络无所禀受而不用矣,卫中空虚,营行不利,相搏而痛,有由然也。法当大补阳明气血,不与风寒湿所致成痹者同治” ,所以他常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当归为主方,酌加祛风、散寒、利湿之品,效果良好。

④重视奇经治络法

《临证指南医案》中说:“ …姑进先通营络,参之奇经为治,考古圣治痿痹独取阳明,惟通则留邪可拔耳。"又说:“ 脉络中气血不行,遂至凝塞为痛,乃脉络之痹症,从阳维、阴维论病。常用鹿角霜、茴香、当归、桂枝、川芎、茯苓等从阳维、阴维着手温通营络。

⑤久痹入络

叶天士对于宿痹和痹伏筋骨者,提出“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 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采用搜剔缓攻法。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 风湿客邪于经络……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 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盖有诸矣":“ 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 “ 若非迅疾飞走不能效” 。他所说的搜剔动药,主要有全蝎、地龙、穿山甲、蜣螂、蜂房、蚕沙、桃仁、红花、没药、川芍、归须、白芥子、川乌、麝香等。这类药物的特点是以虫类药为主。虫类药擅长搜风逐湿、驱寒蠲痹,对于痹阻凝滞不去迁延日久者,坚持长期缓攻,往往有效。其中全蝎、麝香走窜力速,搜风开瘀通络,为顽痹要药。地龙性味偏寒,有通经活络、清热利水之功,对风湿热痹或下肢痹痛者最宜。穿山甲、蜣螂通瘀力强,蚕沙、白芥子利湿化痰力强。川乌祛除沉寒力强,蜂房性温,走窜散结通阳,对关节僵肿和屈伸不利者甚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