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元老:许崇智

 兰州家长 2023-01-28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孤儿的成长 

1887年10月14日,在十三洋行(是清朝在鸦片战争前开放的为数不多的对外贸易商阜之一)的广州城内,望族许府家内诞生了一名男婴,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现代军事史上一个绕不过的人物”的许崇智。按照相当世俗的观点来说,这样的公子哥含着金汤匙或银汤匙出生的,命应该很好,但又似乎好过头了一点,3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8岁的时候父亲又去世了,照算命先生来说,就是命太硬了克双亲。孤苦伶仃的许崇智就和自己的哥哥相依为命,不过还好,他的叔叔婶婶将他们抚养长大,再怎么说是望族的,敬老爱幼的门风礼节不能丢掉。

还是同其他的小公子哥们一样,他在学堂念过几年私塾,等他到14岁的时候,恰逢其叔祖父许应骙出任闽浙总督,又恰逢福建船政学堂招生,许应骙便嘱咐族人保送子弟入学,许崇智就在这两个恰逢中被推荐,离开广州到福州就读于该学堂。过了2年,又恰逢清廷选派学员东渡日本,许崇智便入日本士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深造。

16岁的许崇智在日本士官学校时,血气方刚,而且思想趋新,就不像他的叔祖父那样顽固保守(极力反对过维新变法),念了3年军校,许崇智干脆就在那里加入同盟会,19岁的他成为最早的同盟会元老之一。既是广东仔,又是同盟会元老,而且还是为数不多的军校毕业生,所以在后来被孙中山器重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这个命运有好有坏的男孩长大了,后来的很多历史就等着他去书写。

担负重任

许崇智学成归国后,回到自己发迹的地方——福建任职,先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教习、帮办、总教习、第十四标标统,海龟就是吃香,回国后的他可谓一路平步青云,到辛亥革命那一年,他已混到第二十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后,亲身得到过黄兴指教的同盟会元老许崇智在福建竖起义旗,举兵响应。在当年11月9日,闽、粤两省同一天宣布独立,福州光复后,福建军政府成立,原福建新军统领孙道仁被举为都督。许崇智因指挥起义有功,被推举为闽军总司令,后迫于压力,自请退任第一师师长。

当时,东南数省独立后,准备兵分几路北伐,以期直捣北京,逼迫清帝逊位,许崇智就任福建北伐军总司令,率军北上,途中得悉清帝准备退位,遂率部回师福建。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福建第一师改编为陆军第十四师,许崇智任师长。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举起“二次革命”旗帜,革命党人内部经过好长时间的分歧才准备武力讨袁,7月中旬时,李烈钧、黄兴等分别在江西湖口、江苏南京举兵誓师讨袁。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节点上,许崇智站在孙中山一边,推动下福建于7月19日宣布独立。但不久,“二次革命”没有第一次革命那么声势浩大,很快就失败了,许崇智被迫逃亡日本。孙中山于1914年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中华革命党,许崇智没有向黄兴、陈炯明等人反对按指印宣誓效忠孙中山个人,所以他被推举为中华革命党军务部部长,兼中华革命军福建司令长官。

那时候,许崇智和孙中山等人一样,是被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通缉的对象,这也是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开国元勋在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竟然成了通缉犯,真有些滑天下之大稽了,但没办法,这样的历史还偏偏在中国就发生了。虽然亡命海外,但矢志不渝的革命还是要继续下去。在几乎整个1915年间,孙中山派遣许崇智以军务部长名义,偕同海军将领宋振到南洋各属加强党务活动,并进行革命宣传和等款。当年10月,许又再度奉孙中山之命,偕邓铿前往南洋,与邓泽如等开展筹募“革命公债”工作、至11月间,由于袁世凯称帝野心日渐暴露,许崇智又奉孙中山命令,回国参加反袁武装起义。

许同志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回上海后,孙中山正组织中华革命军东南军、东北军、西南军、西北军四个总司令部,派许崇智任东北军参谋长(东北军总司令为居正,文人挂帅),设总司令部于青岛。经过数月的酝酿发动,东北军于4月4日在山东潍县起兵,沿昌乐、益都进攻济南,所以护国运动不知是蔡锷他们一干人在搞,孙中山这帮革命党人也出力不少。因居正是文人,东北军的军事规划及作战指挥多由许崇智负实际责任。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京暴毙,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孙中山才下令停战,嗣后东北军交由冯国璋收编,许崇智仍返回上海。

在上海的这段时间内,蒋介石同张静江与许崇智结为拜把兄弟(这是蒋介石的嗜好之一,他结了估计十多个拜把子兄弟,但后来大多数人不是跟他开战,就是同他撕破脸闹翻),以张为老大,许为老二,蒋为老三。不久后,蒋又同吴忠信再度与许结拜,以吴为老大,许为老二,蒋仍为老三。1917年秋,由于段祺瑞段总理拒不执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发动海军南下“护法”,组织护法军政府,任命许崇智为大元帅府参军长,协助孙巾山主理军机,此时的许崇智与参谋总长的李烈钧,实际上成了孙中山在军事上的左膀右臂。

虽然护法军政府在广州成立了,但广东实际上受制于桂系军阀陆荣廷,孙中山深感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自己在别人的卧榻之下,很难贯彻自己革命理念,于是就在1917年年底成立援闽粤军,企图另辟根据地,其中由陈炯明为总司令,邓铿为总参谋长(这两个人有粤军军队),许崇智以陆军总长屈就第二支队司令。援闽粤军在向福建扩张的战斗中逐步壮大,1918年底扩编为两个军,陈炯明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许崇智为第二军军长。经过两年奋斗,到1920年8月,孙中山命令援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系及岑春煊的政权,10月,粤军攻克广州,结束桂系军阀在广州的统治。(粤军如何攻打福建,如何回师广东,详见陈炯明篇章)

1922年5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命许崇智率第二军进攻江西,但反对北伐的陈炯明部下突然“叛变”,孙中山避往永丰军舰,许崇智率第二军奉命回师反击陈炯明部,但在粤东挫败,迟迟突围不了,只好被迫撤往福建。这样“勤王”的大功劳全被拜把子的老弟蒋介石独占,孙中山也于8月从广州转赴上海。1923年1月,许崇智在桂军刘震寰、沈鸿英部、滇军杨希闵部配合下攻占广州。孙中山由上海返回广州,重整旗鼓,改组国民党,整顿军队,广东军队统一改编为建国粤军,许崇智为粤军总司令。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许崇智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兼军事部部长。1925年春,许崇智率军击败陈炯明残部,攻克惠州(东征陈炯明部不全是蒋校长和学生军的功劳)。同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许崇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军事部部长,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军事厅厅长,可以说是掌控住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大权,与廖仲恺(财权)、胡汉民(政权)并称国民党内“三巨头”。

黯然离去

许崇智在国民政府中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与他的同盟会元老身份、孙中山对他的器重以及他的数次战功是分不开的,按照道理来说,他的前程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在当年8月20日,广东发生了一起重要的枪击事件,受害人正是国民政府“三巨头”之一的廖仲恺。

随着几声罪恶的枪响,廖仲恺倒在了血泊中,他可是同孙中山一起创建同盟会的首任元老,出生华侨,曾于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多次在革命党方面担任财政职务,为革命事业筹措资金,当年孙中山被困永丰舰,廖仲恺也被陈炯明所部逮捕,当时陈军人物非常得以地说:“我们把孙文的钱袋子抓住了!”仅由此可见廖仲恺的影响之大,只是廖先生被划为国民党“左派”(又是无聊的派系之争,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坚决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所以被国民党“右派”忌恨入骨,一些“右派”人士还公然宣称要用机关枪暗杀他——堂堂政党人物,却有些草莽英雄的派头,可以与孙中山扬言炮轰西关相媲美——后来,右派不顾公安局的警告,真的把廖仲恺杀害了。

恰好许崇智被归为右派,他的许多手下都因为有嫌疑而被抓捕,而且他本人已被认为是有嫌疑。当时国民政府立即指定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3人组成临时革命委员会,控制局势,扣留了围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林直勉,以及粤军军长梁鸿锴、张国桢等人。

蒋介石这个拜把子兄弟还以粤军涉嫌“廖案”、保护许崇智安全为名,派黄埔学生军将许软禁起来,并派兵将忠于许崇智的许济、莫雄两部缴械。9月19日晚,蒋介石派人持自己的亲笔信对许崇智说:“粤军已有变动,请总司令去上海暂避一下,由我代为安排照顾,六个月后,再请同来共同主持北伐。”手中无权无兵的许崇智还能干啥呢,只得迫于形势,黯然离粤赴沪,从此便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告别了一段光辉岁月。他的出走倒是为一个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那人便是他的把兄弟蒋介石,蒋介石趁机掌握了广东军事大权。

许崇智到上海后,居住在英租界(有些不如他们口中的军阀如段祺瑞、吴佩孚诸人),过着寓公生活。2年之后,也就是1927年,从广州国民政府分裂出去的南京政府与武汉政府来了个“宁汉合流”,还在南京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许崇智作为上海代表也出席参加,不过现在的他只是一个过气人物,没有得到多少关注。

1928年初,许崇智与“右派”人物邹鲁、居正等人赴日本游历,随后赴欧美考察军事。许崇智在阳外考察两年后,于1929年同到上海,被蒋贤弟委为监察院院长的虚职。1931年5月,两广组成的反蒋派在广州另组国民党中央,形成宁粤对峙局面,逼迫蒋介石第二次下野。许崇智与孙中山的公子孙科同赴广州,担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旋到香港。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许崇智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兼围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总的来说,许崇智担任的职务不少,而且官位也不小,但大多数都是跑龙套的虚职。

1937年抗战爆发后,许崇智对抗战形势抱乐观的态度,但不主张蒋介石将重兵集中在上海与日军进行大会战。上海沦陷后,他仍逗留上海租借,到1939年才转赴香港,准备到重庆共赴旧难,但迟迟未能成行。1941年12月,军进攻香港,许崇智曾与重庆方面联系,请派飞机来迎,但飞机到港后为孔祥熙及其家人占用,把兄不如连襟啊。香港沦陷后,许氏被日军逮捕,囚禁于香港大酒店。

日军酒井少将对昔日国民政府的巨头许先生极力拉拢,要求其作广播演讲。说来也有些让人感慨:孙中山曾经给许崇智题过一幅字,说“夫天下之事,其不如人意者吲十常八九,总在能坚忍耐烦劳怨不避乃能期于有成,汝为同志屈”,意思就是告诫许崇智不要因为时势不利而急于求成。许崇智治军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有限的发挥空间里,他的治军手法前后却有着很大的变化。前期的许崇智,因为有了日本留学的经历,严厉谨慎的思想尤为突出,而后期的许崇智,可能是官当大了开始腐化了,其部属和其他军阀的军队一样,整天和鸦片、女人打交道,他自己也一度沉沦在这种奢靡的生活中。现在日本人利诱许崇智,他却能痛改前非,拒绝合作。

但日本人还是会逼迫,所以,许崇智只好嘱托其旧属谢宣邦代写广播词,还特意交代了如下原则:(一)如说东亚共荣,必须保证中国领土完整,不得干涉中国内政;(二)拒绝与汪伪政权合作。这些政见并没有得到发表。日本人大怒之下,将许崇智拘禁起来,但许就是不肯与鬼子合作,3个月后许氏获释。1942年矶芥廉介出任香港总督,引诱许崇智出任汪伪政府要职,许崇智仍然予以拒绝。日本还真拿这块顽石没有办法,但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竟然没有将许氏杀害。

1945年抗战胜利后,熬出来的许崇智从澳门回到广州,受到昔日粤军将领张发奎等人的欢迎,随后他经上海前往南京会见蒋贤弟,但热脸碰到冷屁股了,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到1946年他参加完国民政府还都大典后,便返回上海,与居正、吴铁城等老友组织成功贸易公司,专门从事台湾与大陆的商务贸易。1946年秋,许崇智举家南迁,定居香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香港一度从事“第三路线”的民主政治活动,但没有太大影响。

1965年1月25日,许崇智在香港病逝,终年78岁。打拼了很多年,只辉煌了几年,但很快就黯淡下去,很多人分析其大起大落的原因,说他前期锐意进取,后期开始腐化堕落,军队没有整饬好,军权也没有抓牢,而且结交了一个强势又不太顾忌情谊的把兄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