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社火|杜宇

 tcfzhf的图书馆 2023-01-29 发布于陕西

    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自序》中写道:“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火的变相。”社火是由原始社会的傩戏演变过来,本来是春节期间祭仪式中的一种娱神活动,这一点和在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下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内涵是一致的,当然逐渐的也就有了娱人的功能。

      社火架子上的小孩,被用木头或者钢筋固定在架子顶端,架子用帷布遮住,远远望去,孩子像飘在空中一样,所以广东一些地区也叫“飘儿”,其原型来自于商周祭祀中的“尸”的形象。尸,象形,小篆字形,尸像卧着的人形,本义为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说文》:尸,神像也。象卧之形。按,凭几曰卧。《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仪礼·士虞礼》:祝延尸。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礼记·曲礼》:孙可以为王父尸。《仪礼·特牲礼》:尸,所祭者之孙也。注: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总之,尸往往有孩子来担任,充当祖先排位的角色,以享受祭祀和祭品。

    血社火是社火的一种,在祭祀活动中,为了讨得神的欢喜,甚至不惜自我惩罚,以表现对神的忠心,比如开肠剖肚、把自己弄得鲜血淋淋。后来这些逐渐的表演化、艺术化,利用动物的血、肠等涂抹缠绕的表演人的身上,模仿人的身体器官,就成为了鲜血淋淋、恐怖阴森的血社火。

                    (图片转自于木子李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