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笔记21 | 腹部 |原发性肠脂垂炎

 影像诊断与科研 2023-07-06 发布于广东

基本情况

22岁,男性,腹痛一天,隐痛,无进行性加重,无转移性

影像学表现

影像所见

结肠旁圆形脂肪密度肿块影,边缘可见稍高密度影环绕,周围脂肪见炎性渗出;病灶中央可见点状或圆形高密度影。

疾病介绍

概述
原发性肠脂垂炎是一种引起急性腹痛的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上易误诊为阑尾炎、结肠憩室炎、腹膜炎等外科急腹症。
解剖特点

肠脂垂是指沿着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脂肪小突起,为浆膜层下的脂肪堆积,多见于左半结肠和盲肠。肠脂垂较重,末端呈游离状态,活动度大,易出现扭转、陷进结肠壁导致肠套叠或静脉血栓等。

临床特点

一般 40-50 岁人群好发,和肥胖有一定关系。临床上一般为急性起病,尤其是大幅度运动或突然运动位置改变时发生。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盲肠。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主要是腹部压痛、反跳痛,疼痛部位固定,最为常见的是左下腹痛。一般不会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CT表现

1、结肠旁圆形或卵圆形脂肪密度肿块影,直径约2-4 cm,边缘可见稍高密度影环绕(环征),周围脂肪见炎性渗出;

2、病灶中央可见点状、线状或圆形高密度影(中心点征),可能是中央的血管/肠脂垂中心静脉栓塞;

3、结肠壁通常不增厚,脏层腹膜可轻度增厚;

4、影像表现较为典型,需要与网膜梗死、肠系膜脂膜炎、结肠憩室炎等鉴别。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