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黄大年初一是给自己的长辈磕头拜年的,而初二要去岳父岳母家的长辈磕头拜年的。 这一天无论哪一个村都有一个特点,本村人没有外村人多。因为“本村”人都去了“外村”串亲戚了。 说到串亲戚,就要说说称谓。特别是大人考验小孩,知道叫我叫啥吗?当小孩说对后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其实有些称谓从字面上一看便知,如大姨子是自己的小孩叫姨,但比自己老婆年龄大。小姨子是自己小孩叫姨但是比自己老婆年龄小。同样,大舅子是指老婆的哥哥,小舅子是指老婆的弟弟。 同样对于已婚女子来说,大伯子哥(方言说大辈的哥)是指自己的小孩叫大伯,而自己的老公叫哥的人,小叔子,是指自己的小孩叫叔的人。大姑子是指小孩叫姑姑又比自己丈夫大的人,小姑子是小孩叫姑姑但是比自己丈夫小的人。 说到这里,你就容易理解咱们这里为什么都习惯称孩他娘、孩他爹、孩他大娘、孩他婶得拉吧! 上面说的是以孩子的叫法形成的称谓(针对大人的称谓) 下面介绍以大人的称谓形成的辈分叫法(针对小孩的称谓) 比如:舅姥爷(姥)是小孩的父母叫舅(妗)的人,小孩喊舅姥爷。姑姥姥是小孩的父母叫姑姑的人,这个小孩喊姑姥姥。 上面说的称谓都好理解。 但有些称谓如:“一条船”(我个人觉得应该为“一条椽”、因为在各地的民间方言中,人们也经常把姐妹的丈夫俗称为“连桥”、“一担挑”,在西北地区民间称为“担子”,还有的地方将这种关系称为“挑担”或者“一根棍”。所以“一条檩”、“一条椽”才是“一根棍”的意思)、“泰山”、“妯娌”在下就不知道如何解释了。如果您知道,请在评论区指点迷津。在此先谢啦 |
|
来自: 昵称7315310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