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远庭轩
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专注古诗文20年
上期我们分享了关于春风、春草、春花、春月、春蚕的绝美诗词,这期我们一起来看春雨、春水、春宵、春梦、春韭的绝美诗词。
--01--
--春雨--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道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喜悦。春天万物萌生、百草抽芽,正是渴望雨露滋润的时候。
但是,有的年份,一个春季也迎来不了一场春雨。古人把“久旱逢甘霖”称作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春雨贵如油,可见春雨之美好与稀缺。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虽然没有“一场春雨一场暖”的说法,但是,我们却是在春雨中感受到了越来越浓的春天气息。
正如徐俯所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陆游所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李涉所说“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春雨催开了杏花,催绿了莎草,也催涨了春水,催高了小舟。
大概是古人太爱春雨了,于是给她取了很多雅称。“杏花雨”、“桃花雨”,这样的称呼,一听就叫人心醉,更不要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样的轻扬柔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样的生机喜悦了。
--02--
--春水--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的这句话,不知美醉了多少人。
春水、春林、春风,三者相较,我还是喜欢春水。
记得很多年前,和同学一起报名参加培训,办完事,时间还早,就到嘉陵江边转了转。
公历三四月的天气,南方已经相当暖和。我们在江滩上的碎石上踩来踩去,两岸树木青葱。
但是,不到一小时时间,感觉自己处所的江滩已被春水淹没,不经意间,浅滩变成了江面,春水之盛让人震撼。它来得悄无声息,不知不觉间灌满江河。
之所以,多年之后,念念不忘,那是因为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春水初生,百川灌河的无穷魅力。
或许,正因为春水之盛,人们喜欢用春水来形容愁情。李煜在亡国后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政治失意后说“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春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清可见底。若再与绿水树相应,简直美不胜收。所以人们向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惬意;也愿意在“湘江二月春水平”的季节出游寻景。
迢迢不断的春水也给见微知著的诗人以哲思,苏轼在超然台上面对“半壕春水一城花”时,领悟到“诗酒趁年华”;朱熹也在“昨夜江边春水生”后,悟得读书的道理。
--03--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
……

春宵,就是春夜。为什么古代有“春宵”的美称,同样是夜晚,而没有“夏宵”、“冬宵”的说法?就连秋宵也很少出现,辛弃疾倒是有一句“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只不过这是老辛愁得难以入睡,整首诗也充满了萧瑟破败之感。
春宵就不同了。这是一个让人们忘记忧愁,怎么也睡不醒的夜晚。苏轼赞叹它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有佳人陪伴的李隆基,是“春宵苦短”让他跌下了明君的宝座,开始“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堕落与留恋。
普通百姓纵然再留恋春宵,也不能像君王一样随心所欲,于是,只能抱怨“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为了春宵香衾,连“金龟婿”这样身份高贵的女婿都让她抱怨,李商隐写春宵的手法实在是妙!
--04--
--春梦--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午醉厌厌醒自晚,鸳鸯春梦初惊。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

和春宵的美妙不同,春梦却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
朱敦儒说春梦太短,“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人生不过春梦一场,恍惚即逝。 岑参又说春梦太长,“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闺中女子在春梦中可行走千里,寻觅丈夫。
苏轼却说春梦无痕“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古代男子大抵是喜欢春梦的,贺铸在酒醉后,倒头大睡,一番鸳鸯春梦后,意犹未尽,抱怨道“鸳鸯春梦初惊”。
白居易这个风流才子,不敢直接写对官妓的留恋,而是含蓄地用“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来表达对官妓意犹未尽的迷恋。

--05--
--春韭--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夜雨剪残春韭,明日重斟别酒。
公私连樯休,森如束春韭。
瓦釜蒸黄粱,家筵剪春韭。
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
桑巅日午有鸣鸡,春韭秋茄绿满畦。
……

提到春韭,真是让人胃口大开。韭菜本就新鲜爽口,更别提一场春雨滋润过的韭菜了。
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每每读来,都唇齿留香。“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和惜别二十多年的朋友相聚,在物质贫瘠的古代,也只有春韭可以招待了。
其实,我不太明白春韭在古代到底代表着什么,但是,“桑巅日午有鸣鸡,春韭秋茄绿满畦”,张问陶用春韭秋茄满畦来写对家园的怀念;曹雪芹在元春省亲时用“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来讴歌胜事,可见,春韭是极好的东西。

春到人间,春满人间,下期精彩继续,欢迎关注~
本文作者:墨远庭轩
这里有最美古诗词,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