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有三老,不富也旺”:有这些老人的家庭,三代无忧

 舒山有鹿 2023-01-29 发布于广东

明德生活美学课堂|节气茶会·寒露_传播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家中有一位德行不错的老人,就跟拥有了珍宝一般。有德行的老人,就像是家庭的巨大支柱,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让家庭安稳如初。一般来说,唯有老人德高望重,才能给家庭巨大的助力,也能让儿孙后代信服。

而那些“无德”的老人呢?基本会让家庭走下坡路。要知道,有德老人在堂,家庭三代兴旺。而无德老人出现,家庭两代就衰落了。

最能影响家庭的,并不是年轻人,而是老年人。在“辈分”这一点上,就注定了年轻人需要靠边站。当然,这辈分的作用,有好有坏。

家中的老人品性不错,那他的辈分越高,对于子孙后代的积极影响就越大。反之,无德老人的辈分越高,家庭就越会争吵连天,永无宁日。

家有三老,不富也旺。一般来说,有这些老人的家庭,多半三代无忧。

【首席体验官】梦幻设计组合三人联手 还原出一幅《富春山居图》|界面新闻 · 生活

一、老人懂得“体谅后代”,这是子孙的福气。

人与人之间最难做到的,就是“体谅”二字。你体谅我的不易,我也能宽容你的过失,双方各退一步,关系会越来越好。

只不过,这“各退一步”,会触及到人之利益。在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会为了亲情,而选择放弃呢?很少。所以,懂得体谅的老人,不会很多。

大多数老人,都比较“自我”,觉得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自己是家中的长辈,又有谁敢说自己的不是呢?于是乎,家庭的矛盾会层出不穷。

要想化解家庭的矛盾,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相互体谅,相互妥协。做人,总是步步紧逼,没有给别人一些余地,会激化矛盾。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尊重我,我才能尊重你。如果你总是高高在上,那我又如何能对你心悦诚服呢?

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一味责怪,应该想想他们的不易。家人不高兴的时候,不要总是挑刺,应该要体谅他们在工作上的艰辛。

生活不易,你我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让关系长存。

对自己好一点,不要为难自己,才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

二、老人能够“少管闲事”,这是家庭的福气。

人到晚年,有这么一种做人的态度,半聪明,半糊涂,不惹事,不闹事。

该聪明的时候,我们不能愚笨。该糊涂的时候,我们不能装聪明。能够少惹事儿,就不能到处搞事情。人,还是安分守己一点比较好。

谈到“半聪明”,很多人都能理解,聪明点是好事。而谈到“半糊涂”,至少有九成九的人会疑惑,做人理应聪明一点,为什么要糊涂呢?

此糊涂,非彼糊涂。日常的糊涂,就是愚笨,看不透的意思。而充满智慧的糊涂,则是看破而不说破,让别人自由发挥的意思。

孩子要做什么事儿,只要不触及规则,那我们就没必要管太多。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他们想做苦力,想活成底层的模样,我们也不要管他们。

为什么不要管呢?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走向。干预别人的因果,破坏别人的选择,不是好事。

更何况,有些弯路,那是注定要走的,我们再怎么阻止,也都毫无作用。

这个新媒体值得你细细品读!_投资

三、老人别“倚老卖老”,这是自己的福气。

人老了,到底是倚老卖老比较好呢,还是跟身边人平等相处比较好呢?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还是跟别人平等相待比较好。

过度倚老卖老,表面上为难了别人,实际上伤害了自己。因为没有人会跟一个过度偏激,且倚老卖老的老人往来。

当下有些老人,为什么会越活越孤僻,越活越感觉到不幸福?就是因为倚老卖老的行为多了,被身边人嫌弃。如此,就只能孤独终老了。

有一位作家说过,不管自己的辈分有多大,事业有多成功,跟家人在一起,只要随和一点就行了。装太多,给谁看呢?

家庭,不是外界的修罗场,我们没必要装,也不需要倚老卖老。反而保持内心的“真情实意”,才会被子孙后代尊重。

人就是这个样子,你越是咄咄逼人,别人越是不理睬你。你越是谦卑相待,别人越是礼貌待人。这,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

做个随和的人,不是坏事,会给自己添福。

如何以鬼的视角讲述一个故事

写到最后

老人的一举一动,所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边的家人。

跟家人生活在一起,终究会在观念上产生隔阂,从而闹矛盾。这,其实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老人的态度。

人老了,历经了几十年的岁月了,又何必跟后代斤斤计较呢?他们做什么,有什么想法,让他们自由发挥就好。

而身为长辈的我们,不管太多,也不理会太多,在不危及自己的情况下,尊重他们的意见。如此,就好。

文/舒山有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