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边的野花 16 天蓝苜蓿

 江南一鱼6jvvqc 2023-01-29 发布于江西

图片花开 4.1

粥姐姐的第六十五篇原创16

白桦林

二十二  天蓝苜蓿

校园里天蓝苜蓿一直就有的吧,2月我一注意,就看到了它们。路边零散的一株,是厚实的一团,越踩越结实;操场墙根的小分队,是葱茏的一溜儿,在水泥地面伸展腰身;最快乐的,则是山上树坑的大部队,茎叶直立一尺多高,蓬松软嫩,牛羊眼中鲜美的蛋糕。

天蓝苜蓿是三出复叶,它和白车轴草的幼苗,我最开始分不清。仔细对比后,两者者的叶子区别还是很大的:白车轴草叶柄光滑,叶子短圆,心形,有明显白色线条,两面光滑,小叶叶柄短,等长,三叶紧凑,叶缘光滑,近边有少数齿尖;天蓝苜蓿叶柄毛茸茸,叶子瘦长些,叶面可见“V”状平行脉络,叶背面立生细柔毛,中间小叶叶柄长些,和另两小叶稍稍拉开了距离,叶缘锯齿状,叶柄密被细柔毛。

图片厚实的一团 2.27

图片鲜美的蛋糕 4.1

图片叶子 左 白车轴草 右天蓝苜蓿

当然,如果开了花,“三叶草”们——包括黄花酢浆草、红花酢浆草——可就好分辨了。天蓝苜蓿的小头状花序朴实而别致,总花梗细长挺直,毛茸茸的,伸出叶片老远。两片小而尖的苞片围绕在总花梗根部。花序有长有短,长的花穗,短的花球。花冠黄色,旗瓣近圆形,错落的尖儿指向花序顶端,似一团明艳的火。

“火焰”退去,刺毛的苞片(萼片?)丛中,生出来肾形的荚果。2月底就有荚果了。荚果披着疏毛,毛茸茸的(天蓝苜蓿就是个毛孩子),表面有同心的弧形脉纹,拙朴可爱。荚果先绿色,再转红,成熟时黑色。见过花序上最多有荚果三十多粒。

图片花球和荚果(红色) 2.27

图片荚果(绿色) 4.25

图片明艳的火🔥 4.25

图片毛茸茸的荚果和叶背面 7.15

5月荚果纷纷成熟,边熟边落。黑荚果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这时表面的疏毛大多褪去,弧形的脉纹刀削斧凿般,透射着时光的力气。果穗上的黑荚果错落有致,弧形纹呼应,果穗更像神秘的黑色花朵。

图片成熟的荚果(黑色) 5.6

图片成熟的荚果 5.18

图片刀削斧凿 5.6

我想当然以为荚果就是种子呢,没想到写文时一学习,这鬼斧神工的“小肾肾”却原来只是荚果而已,种子藏在它里边。急忙去操场墙根找,第一茬天蓝苜蓿的茎叶已经朽烂,曾经一穗穗的荚果踪影全无,是被昆虫或者鸟儿收获运走了吧。不过还算幸运,被我找到了几个荚果。

荚果剥开,是一粒白小豆一样的种子,不过身条比白小豆更圆润流畅。宽约1毫米,长约2毫米,浅黄褐色,光滑,背脊一圈儿隐约似有小凸起,可惜手机拍摄所限,实在看不清楚。如果在显微镜下,肯定是非常漂亮的种子宝宝吧。

图片荚果和种子 7.9

图片比白小豆圆润流畅

天蓝苜蓿属于蔷薇目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适应能力强,是优质牧草,也是良好的冬绿草坪和绿肥植物。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舒筋活络的作用(《中国中草药汇编》)。

天蓝苜蓿又叫杂花苜蓿。“杂花”不知怎么来的,明明人家开的是纯黄色花嘛。而“天蓝”也颇叫人费解,毕竟人家是绿叶黄花黑荚果,和天蓝色挨不上边。

其实也许大概可能是因为,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早有其蓿了,两者生物特征相似,而天蓝苜蓿与之相差甚远,为了避免重名混淆,天蓝苜蓿便不再以花色命名,还特地拉大了与黄花苜蓿的“差距”,由黄而蓝,这样的命名更利于分辨和记忆。

不过我猜也有其他可能。比如,接天苜蓿无穷碧,发现/命名者站在草地前远望,碧草,蓝天,一切是那么澄澈美好,于是灵机一动,“天蓝苜蓿”就诞生了。

图片第二茬 7.8

图片第二春 7.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