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男子“一妻多妾”,妻与妾却能相安无事,有什么诀窍吗 ?

 东西二王 2023-01-29 发布于重庆



男人要想一夜睡不好,那就多吃点晚饭;要想一生过不好,那就多找个老婆。女人之间往往没有真情实感,尤其缺少那种稳定牢固的交情,它不像男人在一起时那么率真,所以有人形容女人间的感情叫“塑料花”。

所谓“塑料花姐妹”是一种网络术语,它是指那些看似形影不离的闺蜜,实则弱不禁风,脆弱无比。表面上像是一朵永远鲜艳的花朵,实则假的不得了,暗地里勾心斗角,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笔者有个疑问,女人连成为好朋友都那么难,为何古代社会中,一个男人可以拥有三妻四妾,却依然能够维持整个家庭和谐相处,它的诀窍在哪。

小妾的兴起

小妾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历史的发展紧密结合。说文解字中,“妾”从辛,从女。辛为古代的刑刀,表示有罪的意思,下面有个“女”,则是指有罪的女子。

奴隶制社会没有犯罪的说法,所以“妾”的原始含义是“女奴隶”。部落间相互征伐,胜利者会把战败部落的财物和女人带回家,作为凯旋归来的战利品。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农耕社会,“妾”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妾”的社会地位也相对有所提高。东汉大儒郑玄作《仪礼》一书,曾提到说“古者嫁女,必侄娣从,谓之媵”。白话文的意思是说,古人嫁闺女的时候,必须把家族的妹妹或侄女一同嫁过去。

郑玄所说的嫁女习俗,有真实的历史依据,舜的妻子便是尧的一双女儿,乃至后来很多的王侯将相都要娶姐妹的案例,比如汉成帝刘骜的皇后爱妃赵飞燕和赵合德,就是姐妹同嫁一夫。

在男权当道的古代社会,男人成功的标志有三样,一是权力,二是财富,三是女人。三国时期的曹操,一生纳妾无数,而且以战败者的老婆居多。

作为三国中最大一股势力,曹操想为自己寻找深闺美女纳为小妾,绝非一件难事,他之所以偏好将别人的老婆据为己有,其实体现出曹操内心中大男子主义的性格。女人在他的眼中,成为彰显身份和实力的工具。

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并没有硬性规定,选择“一夫一妻”或是“一夫多妻”,完全由男人自己决定。有的人天生喜欢纳妾,所以家中妻妾成群,有的人喜欢从一而终,比如才女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

随着儒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再加上董仲舒提出“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理念,使得孟子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有的夫妇结婚后,因为没有生育一儿半女,所以才会想办法纳妾生子。

所以,在种种因素的叠加下,促成“妾”在古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妻与妾的共存

争风吃醋是女人共同的性格特点。有些女孩为了争一个男朋友都能割袍断义,那么妾在历史上存在两千多年,她与其他姐妹是如何做到相安无事呢。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虽然老夫子的话略带偏见,但也说出人性真实的一面。为了解决多个女人同处一个屋檐下,所带来的家庭危机。古人发明出“正妻偏妾”的规定,即肯定正房老婆在家庭中享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妾只能作为辅助,帮助正妻打理一些家庭事务。

所谓“正妻”是指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过完整的嫁娶习俗,娶进门的老婆。这种“正妻偏妾”的婚姻习俗,在皇族中尤为明显。曾有人调侃,中国的皇宫结构是一个男人和一群女人,再加上无数不男不女的人。

在皇宫深院中,皇后只有一人,她的地位仅仅次于太上皇、太后、皇帝,作为后宫之长,有着母仪天下的职责。皇后一经确立,决不能擅自轻易罢黜。在皇后没有大过错的情况下,即便是皇帝本人想更换皇后,都会受到群臣的极力阻拦。

“正妻偏妾”体现在寻常百姓家中,则更具有严肃性和正当性。唐令中明确规定“以妻为妾,徒二年;以妾为妻,徒一年半,各还正之”。通俗点说,唐朝时期“妻与妾”必须泾渭分明,有人敢把妻贬为妾,或是将妾升级为妻,会受到官府的责罚。

由此可见,正妻之所以不会抗拒丈夫纳妾,是建立在享有一定家庭权益的基础上。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妻不需要做家务,一切大小事务交由妾和仆人去做。吃饭的时候,妻与丈夫坐在上位,妾只能坐在一旁。包括家中一切物品,正妻都有优先享用的权益,金银首饰、衣服的图案和材质更加端庄大气,小妾则只能穿一些小家子气的装饰。

结语

感情是一件自私的事情。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在情感面前表现的大度包容。无论是哪种关系,朋友也罢,姐妹也好,甚至是夫妻也概莫能外。人与人之所以能够相安无事、和谐相处,不过是无形中有种规则在相互制约。妻与妾能够共存也是如此,正妻允许小妾的存在,是因为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得到保障而已。#文史知识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