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欣赏,建议在wifi环境观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炼铁的国家之一,早在2500至2600年前,中国就掌握了炼铁技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钢铁工业十分落后,1949年全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还不到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钢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中国的钢产量已经超过历史量高水平。1957年,中国钢的产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9位。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钢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新产品不断涌现,不少产品填补了中国钢铁生产的空白,其中有一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提供了必须的钢铁产品。 1978年7月22日,为了反映中国钢铁生产的新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钢铁工业》特种邮票。 炼焦(5-1) 图案描绘了首都钢铁厂炼焦炉进行炼焦的情景。画面中,炼焦炉里大火正熊熊燃烧。这枚邮票图案采用的是58-1型双联火道下喷式炼焦炉,正在把运来的煤加工成冶金焦炭、煤焦油等产品。炉中燃烧的火焰直冲天际,与背景蓝色的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 炼铁(5-2) 图案描绘了马鞍山钢铁厂炼铁炉正出铁的情景。画面上,炽热燃烧的铁水奔涌而出,钢铁工人手握钢钎紧进行操作。画面上,炽热燃烧的铁水犹如一条腾动的火龙,十分壮美;两名工人进行着紧张的操作;高炉腰部悬挂着“抓纲治国,团结战斗”的大字横标,点明了画面主题。 炼钢(5-3) 图案描绘了上海钢铁厂氧气转炉进行加料的情景。画面上的转炉炉体已经前倾;工人们操纵着机械,正在将盛钢桶里的铁水倒进转炉。画面选取转炉加料的一个场景,体现了炼钢工作的紧张和繁忙的气氛。 轧钢(5-4) 图案描绘了武汉钢铁厂一台轧钢机正在进行轧钢的情景。画面上,一位轧钢工人坐在操纵台前,注视着轧钢机上的压力表,专心地进行着工作;另一位工人左手拿着电话筒,右手握着生产报表,正在用电话向上级汇报工作。画面选取轧钢的一个场景,画面左侧手举电话的工人面带兴奋,似乎完成了一项大任务。 成品(5-5) 图案以高炉为背景,描绘了上海钢铁厂成品货场繁忙的劳动景象。画面上,工人们操纵着龙门起重机,吊起一捆捆钢材,正在装上火车;火车喷吐着白烟,准备开动。画面中的火车正准备将成批的钢材运往祖国各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日夜奔忙;龙门起重机巨型门架上悬挂着“工业学大庆”的巨幅横标,巧妙地点明了画面主题。 这套邮票图案采用写生画法,能够给人一种身临钢铁生产现场的感觉,真实地描绘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新面貌。5枚画面均采用红色为基调,炽热的钢水映红长空,既渲染了热火朝天的生产气氯,也寓意着中国钢铁工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一周精彩回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