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上的今天 | 8月3日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天の岸 2023-01-29 发布于上海

视频欣赏,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1965年8月3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结晶。在当时这一领域 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邮政定于2015年9月17日发行《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五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1枚。邮票图案为显微镜下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背景为胰岛素分子的一级结构图、实验用具和发表的论文。

早在1948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就选择了一种分子量小,但具有蛋白质全部结构特征的牛胰岛素作为实验的典型材料进行研究。于1952年搞清了牛胰岛素的G链和P链上所有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以及这两个链的结合方式。次年,他宣布破译出由17种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条多肽链牛胰岛素的全部结构。这是人类第一次搞清一种重要蛋白质分子的全部结构。桑格也因此荣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一步,先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胰岛素,并于1959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胰岛素是同原来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经过考验的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


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全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项工作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协作完成。自1958年12月正式立项至1965年9月科学家观察到胰岛素结晶,历时近七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这一原创性工作被誉为“前沿研究的典范”,曾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邮票整体设计体现出科学的严谨性,主体图案为显微镜下的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背景为胰岛素分子的一级结构图、实验用具和发表的论文首页。画面简洁朴素,直观地展现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精彩回看:

邮票上的今天 | 8月2日 拉卜愣寺

邮票上的今天 |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

邮票上的今天 | 7月31日 明清扇面画

邮票上的今天 | 7月30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

邮票上的今天 | 7月29日 凤(文物)

邮票上的今天 | 7月28日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邮票上的今天 | 7月27日 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邮票上的今天 | 7月26日 崆峒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