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日牛背山

 生命的探讨 2023-01-29 发布于贵州

  曾经听过一首歌,其中歌词有一句“川西坝子小中华”,总在想,那“小中华”究竟是啥样子?后来去过属于阿坝州的九寨黄龙,去过若尔盖草原,也算是到过了川西。“小中华”没有看到,美景倒确实不少。但川西不仅有阿坝,还有甘孜州。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要再去川西坝子看看,看看跑马溜溜的山,看看美丽的康定城,还有泸定桥、牛背山、塔公草原。这次趁着春节假期的时间,到甘孜去探“小中华”了。

  坐高铁到了乐山,在高铁站对面的租车行租了一台越野车,一路向西狂奔。过了雅安,就算进入川西了,而真正感觉到不一样,是在过了二郎山隧道。如今过二郎山隧道不过十来分钟,再无《歌唱二郎山》所唱的那种“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哪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那个被它挡。”的感觉,但着实能感受到山高谷深,地势险峻,连石头都似乎有了区别。

  经泸定到潘沟,换乘当地的旅游转运车辆上牛背山。牛背山海拔3666米,属二郎山南延山岭,在地质构造上属大渡河背斜,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原名大矿山、野牛山,因山顶一面悬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本来是一处名不见经传的荒野地,因2009年受到《国家地理杂志》关注,描述其“在波涛滚滚的云海之上,一座座山峰梦幻般呈现开来,极目而望,自东向北、再向西,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夹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前,贡嘎雪山在侧,大渡河大峡谷在后,几乎天府之国的所有名山峻岭在此时都变成了玲珑盆景。而翻滚的云雾之下,群山丘陵逐级降低,缓缓融入稻浪翻滚的天府平原。”使得牛背山获得了360度全方位“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之称,在国内户外运动、徒步旅游、登山、摄影爱好者群体中慢慢声名鹊起,同时也是天文爱好者追寻星之地。

  到达牛背山并不容易,一路的长途跋涉,还要换乘几次车辆才能达到大本营。确实有必要换成当地的车辆,因为道路狭窄,根本没办法错车,如果所有的车辆都放上来,肯定堵车,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如果把道路拓宽,又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度的破坏。有人徒步从潘沟爬上牛背山,但我们坐车都接近两个小时,不知道那些徒步的人有怎么样的勇气,要花多少时间。我想一定是一路的风景吸引着人们,不惜流血流汗,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一路走上来,但真要走还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毕竟这山体庞大,这山里的气候恶劣。

  沿着湾湾曲曲的山道一路爬升,路旁的农地里种着核桃、苹果之类的东西逐渐被华山松、栎类、铁杉、冷杉林所取代。再往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远的雪山,道路旁也开始看到到积雪,特别是那些晒不到太阳的地方,还可以看到成堆的白雪。民房已经明显稀少,只有为旅游接待而建的驿站,还有三三两两徒步登山的游客,地质文化村那道山脊上也看不到什么人影,但转运车却依旧繁忙。司机必须随时报告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前方的车辆在合适的地方等待,不然,在这仅能容得下一台车经过的山道上根本没办法错车。

  行经了一段雾重的路段后,终于到了山顶。大家伴随着“哇,哇”的惊叹声冲下车去,来不及去安顿住宿,就迫不及待地拍起了风景。在西藏看过很多雪山,没有想到在川西也有这样的雪山美景。站在雪山之巅,俯视群山,真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这极度低温又让人不寒而栗。

  站在高原面上有一种“人在天上”的感觉,因为那云雾就在脚下,那远远的群山就像一个个的岛屿漂浮在海面上,而在巨岩的边缘,那雾又像瀑布一样,缓缓地流动着。

牛背山峦高,

峰险达路遥。

难遇苍松翠,

桧柏伴细茅。

踏雪酥声脆,

冰川宜远眺。

云瀑无水声,

始叹转瞬消。

  虽然阳光明媚,但地上的雪不会化,风吹在脸上打的生疼。路旁的树枝上也挂满了雪花,但可以明显的看到迎风面反而积了更多的雪,因为风将地上的雪卷起来,直接砸到树上就粘了起来。山上已经很少有树,很多的树子都因为寒冷而变得匍匐,但这里却依然有鸟儿在活动,看到了那被冻得瑟瑟发抖的云雀,不知道它晚上是躲在哪里过夜的。

  晚霞吸引人,夜晚的星空更吸引人。没有了阳光的照射,气温似乎又下降了许多,手和脸暴露在外,很快冻得僵硬。看着满天的繁星,没有人会放弃对星空打卡,忍耐着寒冷的挑战,或手机,或相机,还是要来一张星空的倩影。山上放养的几匹马也一直不休息,尽管是在半夜,也在帐篷的周围跑来跑去。夜晚的风真大,吹的帐篷摇摇晃晃,只要靠近帐篷的边沿,一股冷气袭来,让人马上缩手。

天高云淡近,
雪山巅上行。
寒风吹帐冷,
骄阳不化冰。
夕照依稀处,
雾海隐峰群。
得意云在下,
天际尽空晴。
既揽弯钩月,
又起摘星晨。
繁星多如雨,
直疑在凡间。

  天蒙蒙亮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从帐篷里爬出来了,等待着照日出与朝霞。云海就在脚下,厚厚的一层真的像海,也像棉花。远处的霞光似乎就要蹦出来,那太阳光照耀下的远处山峦,映射出金红色的光芒,连那贡嘎雪山也露出了脸,正所谓“日照金山”。尽管山下是阴沉沉的天,而云雾上面则是晴空万里,因此这一切风景都在云雾的上面。虽然极度的寒冷,但所有的人都拿起相机手机忙着延时照日出云海,以及远方的贡嘎雪山那金光灿灿的光芒与白雪冰川形成的合唱。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狂乱地拿起相机,东一张西一张胡乱的照了一些,回去慢慢挑吧,在这个时候根本来不及去慢慢翻看已照过的东西,生怕这美景转瞬即逝。果然,在阳光的作用下,很快云雾飘上来,一股风后将所有的山峦全部隐去,再一股风又全部展现在眼前,这样的景色着实令人赞叹。

  外面的游人还在一批一批的涌来,而这山顶上就这么大的地方,只有那么大的容纳量,我就在想,像这样的最好的观察雪山的穹顶,能有什么样的办法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的美景而又不影响环境呢?除了那些徒步攀缘者,还有这车行道该怎么去改变?周边的村庄那些农民,他们的生计与这旅游有怎样的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