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烽烟弥漫的历史——插箭岭野长城 本来对插箭岭野长城知之不多,只是为了五一之行更丰满、更有驴味,在网上搜索,突然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把徒步插箭岭野长城加进活动之中,那知道这一走,还真走出了精彩。 ![]() 保定 涞源县城西南16公里处,有一个插箭岭村,是自古战略要地、长城“内三关”之一的倒马关。据传说:当年宋将杨六郎曾与辽军在倒马关激战,辽军渐处下风。于是,辽军答应以射箭划界。六郎箭落之地,就是辽军退后之所。杨六郎一箭飞出30多里落下,就是后来的插箭岭。这里离著名的黄土岭很近,那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击毙阿部规秀的地方。这里也与我们明天去的白石山紧邻。 ![]() 我们的车停在插箭岭村的大牌墙下,和村民打听路线,基本位置确定,给力哥的总领队作用就充分发挥出来了,穿过比较古朴的村庄,就看见一道高高的城墙蜿蜒山脊,这自然就是插箭岭长城了,这里的长城和我们走过的八达岭、箭扣长城不同,没有规则的土砖,完全是因地取材的白石对起而成,由于缺少保护,已经坍塌破败,原始至极,这也正和了我们驴友的味道。 ![]() 穿过一片田地,斜切而上,就到了长城脚下,一开始就是一段陡峭的碎坡路,大家协作而上,一条大弯型的长城呈现在眼前,这就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被尊为“中国新闻摄影之父”的沙飞拍摄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长城作战的照片所在地。这里曾经的八路军115师杨成武支队就是抗日的主力,而著名战地摄影家沙飞用胶卷记录了这一珍贵的历史时刻《战斗在古长城》,这一组长城老照片成了经典。此时,我仿佛听见了那炮声隆隆、喊杀一片的怒吼,仿佛看见枪林弹雨中,为民族解放,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抗日英雄的身影。 ![]() 每次走长城,不管是八达岭,还是箭扣,乃至这次的插箭岭,都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那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下激起不断前进!前进!前进!进!的激昂。 这个弯曲的地方就是沙飞在1940年于插箭岭拍摄八路军指挥所的照片。站在70年前八路军临时指挥所的地方瞭望一片,只是现在图片前两个烽火台早已坍塌,据说第一个敌楼是因为日本鬼子用来做碉堡,才被八路军给端掉了。 ![]() 沙飞用白求恩大夫给的照相机拍的八路军欢庆胜利的场面让人感动。当我们站在当年沙飞拍摄的地方时,镜头中长城虽已破败,城楼已整体跨塌,青砖堆了一地,可昔日战士们欢庆的喊声依然响彻在我的耳旁,英雄付出生命获得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更加幸福,更加砥砺奋进,创造辉煌。 ![]() 夕阳西下,古长城更显得浑厚凝重,蓝天白云渐渐变成彩霞万里,我们到达山顶的碉楼后,沿着左侧山脊开始下山,天黑之前,下到山下,赶到白石山景区门口的住宿地。 壹点号 醉马蹄途(名,邹积平,鲁威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