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格冢葬 应验四世九儒

 耕田的山里人 2023-01-29 发布于福建

九格冢葬 应验四世九儒

癸卯正月初四,携家人至建阳省亲。午后,独自一人拜谒仰慕已久的西山陵园、蔡炉陵园以及朱熹考亭等,参录于后。    

——耕田的山里人  题记

拜谒西山陵园后,驱车前往麻沙镇,经葬家后代指点,找到了唐长官蔡炉公墓。

车停在麻沙镇相辞岭排山过脉分水线上的“建阳市碧全工艺品厂”门口,向对面走去。卫星图1

穿过一片果园,步入蔡炉墓地,青松下横卧着的墓群映入眼帘。站在祭拜台前仔细观察,九座用卵石砌成的墓堆,大小不一,分三行三纵排列。每个墓堆都由半月形护圈包围,其中、中上、右三个基本上一个朝向,中下及左三个基本上又一个朝向。眼观三行三纵的正中,疑为主墓,因墓前矗立着高大的青石墓碑,上刻:“唐长官蔡炉公墓”。其余几个冢堆分散在主墓的前后左右,如众星拱月。图2

据传,此处山地主体呈朝天母螺状,另有九个螺形向下山体,造型极为罕见。蔡炉墓就选于“母螺吐肉结穴”,蔡氏族人寄希望于母螺繁衍无穷,荫庇后代。图3

据明代风水书籍《地理人子须知》记载,蔡炉的墓穴为“螺蛳吐肉穴居肉”,已预示着“九世九贤出”,从第九世开始,将有九位贤人出现!《地理人子须知》图4

 

据网上信息,蔡炉,字廷器,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乾符五年登进士,历任德州知府,东昌刺史,升凤翔节度使,便宜行事。乾宁四年(897年),同妹夫刘翱及西河节度使翁郜率领五十三姓入闽,任建阳县长官,为政宽仁,屡巡勤农,兴学育才,甚得民心。见建阳麻沙山水之秀,于唐天复二年(903年)正月择麻沙镇北而居,为建阳蔡氏一世祖。蔡炉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卒于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寿八十八岁。后晋开运元年(944年),葬于麻沙相辞岭排山,现青石墓碑立坐壬向丙略兼子午。图5

 

相传,宋嘉定十五年(1223年)八月,蔡元定及蔡渊、蔡沆、蔡沉父子到此拜谒后才立有碑刻,现碑上刻“唐长官蔡炉公墓”高2米、宽85厘米、厚15厘米。自宋代以来,该墓千年香火不断,子孙枝繁叶茂,散居海内外者达100多万人,为官者大多在任地开基立祖。

至公元1946年战乱时期,时政变革,裔孙失散,祖墓失管。特别是1980年,当地汽车修配厂在填顶构筑千吨水池三个,大量沙土堆积,墓碑无存,面目全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公元1995年,建阳裔孙筹集小量资金,立一小碑,草草修复,从此每年清明,都有裔孙祭祖扫墓。

2001年,建阳蔡氏宗亲联谊会全面清理墓基,发现前后左右,共有九个填堆,组成一个整体,由小到大,分四层向内环抱,形像螺蛳吐肉。经过精心设计,全面整修,按原形分三排九座,中心立高大石碑曰:唐长官蔡炉公之墓。墓后用青石砌成半月形的护墙,占地1200平方米,全部用卵石砌成。

远望墓群,犹如一尊佛像,端坐山腰,敞开胸怀,伸展巨臂,福佑来者;

近看群墓,似是一座螺蛳吐肉穴居内的名人名墓。宏伟壮观,流芳百世。

近代堪兴者称之为“建阳蔡氏先贤宝地”。

2010年10月被建阳市人民政府认定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阳市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和建阳市蔡氏宗亲联谊会定期派人维修。 

而今,这座堪称八闽奇冢的蔡炉墓已被建阳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0多年前蔡炉举家南迁至建阳麻沙,世代传承孔孟之学,习文练武,名人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25人乃为国捐躯的武官;41人是关心民寞,清廉从政的好官。值得一提的是,从九世蔡发起到十二世蔡权,蔡家四世出了九位大儒,号称“蔡氏九儒”。按辈分排列是:

理学家、天文家蔡发;其子蔡元定;蔡元定的三个儿子蔡渊、蔡沆、蔡沉,蔡沆和蔡沉还分别为两浙运干和太子太师;蔡元定的四个孙子蔡格、蔡权、蔡模、蔡杭。除蔡元定是程朱理学“四书五经”的主要创建者外,蔡元定一家四代还先后完成了“五经”(《易经》《诗经》《书经》《礼经》《春秋》)集注里的《易经》《书经》《春秋》三部经典的集注,故有“四世九儒书,五经三注第”的殊荣。

其实,从现场的形峦和数据来看,颠覆了众多风水理论。

先罗列众图,图6-14

  

  

  

  

  

  

  

  

 

感言如下:

一、行龙即将过脉与送脉形成小窝立穴,众多发坟,多此现象。

二、有龙无虎取小窝而规避凹煞,聚气就好。

三、后逼疑煞重,造虚坟以化煞。

四、亥龙亥气,卯水先出丁后转丙,合木局。西山陵园与其有相似之处。

五、对现碑向是否与原向一样,有争议:现向堂局不均衡;理气上不符古法。

六、是否中间五为正穴,有争议:余唇向丁去;近案对中5构不成“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