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应该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吗?

 四月的小屋丫 2023-01-29 发布于湖北

期待每晚和你们说说话

上课的时候,老师说,看书要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会容易产生偏见。反问我们,你们在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了吗?

知乎上经常有读者问,我想要考研,从大一就要开始做准备吗?

我之前写过好几篇关于考研的文章,看过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我是被裁员后才做了考研的决定,当时距离考研初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我很焦虑,要是我能早点准备多好;我很难过,每天只能学一点知识;我很害怕,万一这条路还是走不通,怎么办?

……

这是我当时的内心活动,我是二战,没有把握,更怕又是陪跑的一年,我的经济和时间都不允许我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可是,我找不到工作。与其不停地寻找,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再为学习这件事努力一次。

于是,我放弃了求职。用一天的时间将思绪整理清楚,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放在专业课上。

早上六点,起来背政治。八点开始正式学习,上午是政治和英语,下午是专业课和整理。虽然是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我感觉,好像是把同样的一天重复了六十多次。

为了这个目标,我卸载了手机上所有的app,只留下微信和墨墨;为了这个愿望,我拒绝了多次的约饭和旅游;为了这个梦想,我克制外界的诱惑,像个老年人一样,生活只剩下看书和运动……

没有社交,没有旅游,走在路上都在想“进口”“出口”……那段像高三一样奔着一个终点生活,一点都不苦,现在想起来,很甜,很甜。

当我拿到卷子感到深深的亲切感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稳了。那些题目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有着说不完的话,我有点恨自己只有一只手可以写字。

在议论文写作的时候,我用到了很多素材,这些素材源自我平时的大量阅读和观影。我很庆幸自己是“三联'的忠实粉丝,还有纪录片的热爱者,我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些用来娱乐的方式会成为文字,成为我卷子上得分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阅读的习惯,从第一本《格林童话》开始。在贫瘠的年代,书籍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我可以做梦,可以尽情期待,可以怀抱无限热爱。

毕业那年,我希望自己在工作之余也可以保持学习状态,于是我选择把短暂的休息时间放在图书馆。

广泛地涉猎各个类别,不设限,不拘泥于名家作品,让我既得了阅读的真正的快乐,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知识。

也许,当下的阅读并不能给你带来及时的反馈,可是长期以往,这些用知识汇集而成的你,在某个时刻会熠熠生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