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来了!事关猪鸡奶牛经济效益

 黎苏cqq2x8gi1y 2023-01-29 发布于四川
1
饲料营养和加工对猪饲料效率的影响
何健博士
铁骑力士集团研发总监
一、背景问题
养猪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低于行业的综合养殖成本和打造肥猪品牌溢价销售。养猪生产成本中,饲料成本占60%--80%,如何提高饲料效率,降低饲料单价十分重要。
途径:寻找价格更低有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源;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消化利用率,减少浪费。
关键:抓生长育肥猪饲料F/G,提高采食量,缩短饲养周期。
二、饲料效率的评价指标
(1)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或饲料报酬,使用最普遍的一个指标,但没有考虑屠宰率,若是饲料中纤维水平较高,会降低屠宰率。
(2)总饲料效率(Total Feed Efficiency,缩写TFE),TFE用于自繁自养猪场;品种选育
(3)钱重比:每千克活增重的饲料成本(元)
(4)钱肉比:每千克胴体增重的饲料成本(元)
(5)饲料胴体增重比:增重单位胴体重量所消耗的饲料量(Kg feed per kg carcass gain)
(6)每头出栏猪饲料成本:包括死淘猪所消耗饲料,要分摊到出栏猪中(Feed cost per pig sold)
小结:在实际生产中,常用F/G、钱重比、每头出栏猪饲料成本等指标。
三、影响饲料效率的营养及饲料加工因素
(1)影响饲料效率的因素:猪品种、个体(RFI高低)、性别(去势)、健康状况、成活率或出栏率、饲料营养、饲料加工、饲喂技术、料槽管理、饮水管理、环境条件、入栏重重、出栏重量、出栏天数。
(2)影响饲料效率的营养及饲料加工因素
饲粮能量水平、饲粮氨基酸水平、饲料添加剂、饲料加工。
四、提高猪饲料效率的建议
(1)成活率(或出栏率)每提高1%,F/G降低0.5%—0.8%。
(2)分性别饲养:与混合性别相比,母猪单独饲养F/G低1.7%,而阉公猪单独饲养F/G高1.7%。
(3)在保育和生长阶段(90kg以前)尽量不要限食,而在育肥阶段适当限食,每天料槽控制2-3小时。
(4)饲养天数延长10天,则需要8公斤饲料,使F/G增加0.07左右,养殖成本增加25元/头。
(5)饲料价格降0.1元/kg,饲养成本下降30-40元/头。
(6)F/G每下降0.05,饲料成本下降20-25元/头。
(7)猪苗质量、断奶体重、均匀度、健康状况。
(8)最重要的建议:依据影响猪饲料F/G的因素定制检查表,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2
终生免疫健康
卢萍博士
达农威(中国)单胃技术总监
一、背景
1. 酵母培养物的生产工艺。
第一阶段是常规的酵母扩繁。关键工艺是第二步的厌氧发酵。酵母培养物作为生物发酵产品,厌氧发酵工艺不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效果也不同。
2. 酵母培养物产品组成
主要是厌氧细胞外代谢产物,包括六大类,植物甾醇,有机酸,多肽,蛋白质,天然抗氧化物,核苷。此外还含有酵母细胞壁,酵母细胞内容物,发酵变形培养基。同单一或者简单成分的添加剂相比,酵母培养物在肠道健康和免疫健康上具有很丰富的作用功效,这也是基于酵母培养物的复杂的上百种活性成分的基础上。
3. 酵母培养物如何控制应激促进动物健康的生产性能
维持健康的关键点在于应激的管控。应激条件下,免疫抑制,病原菌升高,动物爆发疾病,生产性能下降。酵母培养物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应激,恢复抑制的免疫系统,维持肠道健康,降低病原菌,保障动物健康。
二、酵母培养物肠道健康功能
应激状态下肠道的变态反应与消化道的疾病密切相关。应激状态下,绒毛高度降低,养分消化吸收率下降,没有吸收的营养会在后肠异常发酵,尤其是蛋白质原料异常发酵引起病原菌的增殖,疾病风险增大。酵母培养的肠道健康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持肠道形态,修复应激状态下绒毛萎缩,肠漏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
三、酵母培养物免疫健康功能
1. 酵母培养物增强动物抗病能力
我们免疫系统有三层,第一层黏膜免疫,第二层固有免疫系统,第三层适应性免疫系统。酵母培养物用上百种活性成分,可以跟整个免疫系统有机协作,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酵母培养物可以增强黏膜SIgA,固有免疫系统补体,NK细胞,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TB淋巴细胞增殖,增加抗体。
2. 酵母培养物抗炎和消炎功能
免疫系统激活后,尤其是巨噬细胞激活后,会产生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产生炎症反应,具体症状包括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在免疫过程中会产生强氧化剂亚硝酸盐、次氯酸,这些物质会破坏细胞和机体组织。酵母培养物中含有非常好的抗炎物质,抗氧化物质,具有消炎的作用。此外,在应激情况下,皮质酮升高,免疫系统被抑制。酵母培养物的使用,可以恢复被抑制的免疫系统。
四、酵母培养物在单胃动物上应用
1. 在家禽上的作用功效
(1)提高生产性能
提高存活率、提高体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蛋鸡和肉种鸡产蛋数、提高蛋鸡蛋重和蛋品质、提高后代胸肉率。
(2)提高免疫健康
增加新城疫免疫抗体滴度、减少非免疫和免疫鸡只传支攻毒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和非免疫鸡只传喉攻毒保护率、减少进入屠宰场肉鸡沙门氏菌、维持热和管理应激下生产性能、维持球虫攻毒生产性能。
(3)提升消化健康
在攻毒和非攻毒条件下调节盲肠微生物组,使其成熟、增加肠道吸收能力。
2.在母猪上的作用功效
(1)提高生产性能
提高断奶仔猪数、降低仔猪死亡率、增加断奶窝重、减少体重差异、缩短断奶再发情间隔。
(2)提高免疫健康和肠道健康
降低母猪和仔猪产气荚膜梭菌浓度、降低妊娠/哺乳期母猪血清中性粒细胞浓度、减少乳腺炎、子宫炎。
3. 在仔猪上的作用功效
(1)提高生产性能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率。
(2)提高免疫健康
平衡乳仔猪免疫系统,提高抗病力、优化局部免疫应答,降低全身性INF-γ浓度,减少炎症损伤。
(3)提高肠道健康
改善肠绒毛结构,促进肠道发育、保护肠道结构完整性,减少肠漏发生、优化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生长。
3
纤维稀土在低成本替抗方案中的研究进展
古殿超博士
德邦有机微量技术总监
一、背景介绍
(1)肠道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最大的“加油站”,最大的“排污厂”。
(2)市场上主要产品及功效
杀菌抑菌,改善消化吸收,有益菌,肠粘膜屏障收敛吸附,增强免疫促生长。
(3)替抗方案设计思路
要保证抑制腹泻和促生长的功效,要从氧化锌,酸化剂,蒙脱石,肠道健康促进剂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4)系统工程:多方位综合制定解决方案
优质的饲料原料;合理的营养水平;原料前处理工艺;饲料加工工艺;综合的肠道健康类添加剂应用方案。
二、纤维稀土的作用机理
1. 纤维稀土
即改性纤维素螯合稀土。主要成分:稀土(镧、铈)壳糖胺螯合盐、改性纤维素、壳聚糖。有机稀土+改性纤维→纤维稀土,有1加1大于2的效果。
2. 生产工艺
特异纤维素+壳聚糖,吸附螯合。
3. 日粮纤维的生理特点
溶解性、水合能力、粘性、可发酵性
4. 改性纤维
改性纤维是借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常规化学纤维品种的某些性能(如吸湿性、染色性、抗静电性、阻燃性等)加以改进而派生的一系列新纤维的总称。
5. 日粮纤维营养功效
(1)促进消化道发育,增强消化吸收和免疫屏障功能
(2)纤维具有益生作用
(3)后肠发酵降低腹泻
(4)改善饲料颗粒松脆度
6. 日粮纤维对猪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
日粮纤维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潜在有害菌的生长。
7. 日粮纤维对仔猪的影响
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推荐在断奶仔猪日粮添加0.5-2.0% 的木质纤维素,能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和肠道健康,以及提高生长性能。
8. 稀土的作用机理
(1)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生长
刺激垂体释放内源生长激素(GH);抑制下丘脑分泌生长抑素(SS);促进肝脏对生长因子(IGF-I)合成与释放;IGF-I促进细胞有丝分裂与蛋白合成,加速骨骼和肌肉等体组织快速生长。
(2)杀菌抑菌,维护肠道健康
稀土离子与细菌细胞膜中的磷脂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二者结合后,导致细胞膜塌陷,使膜内的物质外流;同时Ce3+和细菌的RNA里的磷酰基成键结合,抑制它核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3)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力
La3+ Ce3+ 提高NK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并刺激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提高机体合成IgG、IgM等抗体的能力;La3+ Ce3+促进吞噬细胞的特异吞噬功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抵抗细胞突变。有机稀土对肠绒毛有修复作用,提高肠绒毛密度。
三、应用方案及案例分享
1. 猪料无抗方案
2. 无抗方案补充建议
(1)采用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设计
建议粗蛋白教槽期<18.5%,保育前期和后期<18%(17%-18%),生长猪<16%;
(2)酶制剂
选对品牌用足量,充分考虑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避免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3)酸化剂
总酸添加量建议在4-6kg/吨,如果添加发酵豆粕等含有机酸量较高的原料,复合酸添加量适当降低。
(4)优质钙源
有机酸钙(甲酸钙)以降低对胃酸的中和(1g石粉可中和28.46ml的胃液)以降低系酸力;
(5)蒙脱石
蒙脱石性价比高,吸附收敛效果好,注意品质的控制。
四、总结
纤维稀土的功能主要有:
肠道发育:促进肠绒毛发育,短链脂肪酸直接供能
肠道菌群:菌群多样性,抑制有害菌,促进有益菌的繁殖
促生长:通过激素通路和提高营养物质吸收促生长
提高免疫: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健康度
4
青蒿及其活性物质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王恬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一、前言
1. 养殖业面对多重挑战:集约化养殖,环境应激,疾病频发,动物福利,饲料“禁抗” 。
2. 解决办法:抗生素(禁止);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植物源活性物质、酸化剂、寡糖。
3. 植物源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可作为一种新兴的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生产中。
二、植物源活性物质
指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具有一种或多种生物学功能,添加在饲料中能发挥促生长、抗氧化、免疫增强等各种作用,且对动物和人类没有毒副作用的活性物质的统称。
1. 青蒿
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蒿是一种传统民间中草药,在《本草纲目》、《圣济总录》、《肘后方》均有记载,原产亚洲(特别是中国),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
2. 主要成分:
(1)挥发性成分:挥发油(0.2-0.25%,含有莰烯、β-莰烯、异蒿酮、左旋樟脑、β-丁香烯、β-蒎烯等成分)。
(2)非挥发性成分:倍半萜类(如青蒿素,0.3-1.5%)、酚类、黄酮类(1-3%)、香豆素类等。
(3)营养成分: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
3. 生物学功能
(1)青蒿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
(2)青蒿活性物质:青蒿素具有抗疟原虫(治疗疟疾)、利什曼原虫、锥虫、鞭毛组织滴虫、螨虫、血吸虫等作用。
(3)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抗氧化作用:青蒿所含的多酚、黄酮类等抗氧化活性成分可有效抑制自由基产生、清除自由基,缓解氧化损伤。
(5)提高免疫性能、抗炎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6)抑菌作用:青蒿所含的烯类、酮类、醚类、有机酸能够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以及植物病原菌(辣椒疫霉病菌、蘑菇湿泡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
4. 青蒿的不同应用形式
天然植物微粉、植物提取物、生物技术处理、与其他植物联用。
5. 青蒿素
(1)青蒿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青蒿素是从青蒿的叶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过氧基团的新型半倍萜内酯类化合物,无色针状结晶,分子式为C15H22O5。抗真菌、免疫调节、抗病毒、抗炎、抗肺纤维化、抗菌、心血管作用等多种生物学作用。青蒿素因其水溶性差,故在体内的应用效率偏低、血药半衰期短,影响了其生物学作用的发挥。
(2)双氢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素经四氢硼钠还原而成,是青蒿素类药物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分子式为C15H24O5 。双氢青蒿素呈白色粉末状,可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是青蒿素的一种重要衍生物,与青蒿素相比,具有高效、低毒、吸收好、分布广的特点。研究表明,双氢青蒿素具有抗疟疾、抗肿瘤、抗炎、抑菌、免疫调节等作用。
(3)酶解青蒿
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组合经特殊酶解工艺处理的青蒿全草酶解产物。优势:经酶解技术处理后,青蒿组织细胞壁能够被降解,青蒿功能性成分的溶出率较超微粉碎提高3倍以上,青蒿中青蒿素类、香豆素类及青蒿油等有效成分能快速释放,大大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率,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功能性作用。
三、青蒿素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1. 在肉鸡上的应用效果
(1) 提高肉鸡日增重,促进肠道消化功能,改善肉品质
(3) 辅助防治柔嫩艾美耳球虫等多种球虫引起球虫病
(4) 调节肉鸡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
(5) 青蒿提取物与酶解青在肉鸡上的应用效果均优于青蒿叶粉
2. 使用方式
(1) 青蒿提取物在肉鸡日粮上的适宜剂量约为1.5~4.0 g/kg
(2) 酶解青蒿在肉鸡日粮上的适宜剂量约为0.75~1.0 g/kg在猪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3. 在猪上的应用效果
(1) 提高种公猪精液质量
(2) 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缓解IUGR仔褚生长阻滞
(3) 改善肠道、肝脏形态与生理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组成
(4) 缓解免疫应激断奶仔猪肝脏炎症,提高抗氧化能力
4. 使用方式
(1) 青蒿叶粉在种公猪上的适宜剂量为30 g/头/天
(2) 青高提取物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适宜剂量为2.5 g/kg
(3) 酶解青蒿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适宜剂量为2.0 g/kg
(4) 双氢青蒿素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适宜剂量为80 mg/kg
5
霉菌毒素趋势洞察及脱毒技术创新
关舒博士
百奥明中国区技术/研发/市场总监
一、霉菌毒素危害
田间污染;收获后污染;国际空间站污染
二、霉菌毒素监测
1. 全球霉菌毒素监测计划
始于1996年,共检测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12万个样品。全球检测实验室:中国,新加坡,越南,德国,奥地利,法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巴西。主要检测六大类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酶联免疫。
2. 全球霉菌毒素普查报告
北美: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欧洲: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东北亚: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南美: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
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1. 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
(1)生殖系统:发情;返情;产仔不多;淘汰增加等问题。
(2)消化与免疫系统:适口性差、采食量降低;保育增重整齐度差,抗体不齐,肥猪出栏延迟,整齐度差;免疫抑制,病杂。
2. 伏马毒素 (FUM)
呼吸系统、免疫系统、肺损伤。
四、有效的霉菌毒素风险管理
1. 有效防范霉菌毒素
原料品控与保管;饲料加工、运输、储存环节;料塔、料线、料管、料箱、料槽、湿拌料等多环节综合管理;使用有效的脱毒剂。
2. 霉菌毒素脱毒剂概览
无机吸附剂(矿物粘土类);有机粘土;酵母细胞壁;酶。
3. 霉菌毒素吸附剂
(1)矿物黏土类吸附剂种类繁多差异很大
(2)不同霉菌毒素的分子结构差别大
(3)吸附剂的筛选及测评流程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吸附试验,低浓度吸附试验,高浓度吸附试验,吸附稳定性试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吸附试验,胃肠液吸附测定,重金属及二噁英检测,动物实验。
(4)霉菌毒素吸附剂存在的问题
吸附剂不能吸附所有霉菌毒素
4. 评估标准
全球500多种脱毒剂,欧盟只批准了三个产品: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双八面体蒙脱石,降解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菌制剂,降解烟曲霉毒素的纯酶制剂。
五、小结
1. 我国饲料和原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为呕吐毒素家族,伏马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不同产地及产季间变异较大。风险防控需考虑多种毒素的协同效应
2. 传统吸附剂只能吸附部分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等,而针对不易被吸附的毒素如呕吐毒素等,需要有效的酶解技术来脱毒。
3. 霉菌毒素脱毒剂的选择可遵循一系列技术指标,欧盟标准可以为脱毒剂的筛选提供参考。
6
奶畜饲料能量利用的营养调控原理与技术
姚军虎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反刍动物能量供应的特点
1. 不同动物生产效率对比,反刍动物生产效率低。
2. 反刍动物70-80%能量来源于VFA。
3. 反刍动物营养供应和性能提升的思考
(1)提高淀粉的小肠消化率,可改善整个消化道能量效率。
(2)淀粉的小肠消化率较低时,增加瘤胃降解率有益。
4. 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CBI)的构建
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物理降解淀粉(RDS);peNDF/RDS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CBI)。
二、反刍动物消化功能的协调优化
1.蛋白与能量饲料在瘤胃中同步降解既提高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又可减少代谢疾病的发生率。
2. 饲料营养物质的最新剖分
(1) 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2) 兼性营养物质:单宁
(3) 营养活性物质:抗氧化物质、抗微生物物质、寡糖类、酶类、乳化剂、色素、风味剂
(4) 反营养物质:霉菌毒素、木质素、蜡质、抗消化酶物
三、甲烷减排与瘤胃功能调控
1.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量巨大:动物消化道甲烷产量占全球产量11%。
2. 甲烷能损失占总能的5-10%。
3. 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技术策略——育种和管理措施
(1)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甲烷排放的时间(早出栏);降低单位动物的甲烷产量。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甲烷排放量;降低动物头数
四、小肠淀粉消化率低的问题
1. 亮氨酸对胰液及胰酶的调控作用
(1)提高奶山羊淀粉酶分泌水平
(2)促进青年牛胰液和淀粉酶分泌量
(3)促进奶牛公犊胰酶分泌和胰腺发育
(4)刺激胰腺腺泡细胞淀粉酶合成分泌
2. 泌乳奶山羊添加过瘤胃亮氨酸(RPL)对生产性能和消化道功能的影响
增加后肠纤维降解菌丰度,PH,乙酸浓度,增加奶山羊体重和下一胎的产羔率
五、奶牛围产期营养调控
1. 奶牛围产期
围产期(42d)=围产前期(21d)+围产后期(21d)
2. 奶牛围产期营养负平衡
(1) 营养需要量:泌乳净能,代谢葡萄糖、代谢蛋白质、其他营养
(2) 营养供应量:采食量不足,营养利用下降、健康问题、其他因素
(3)营养需要大于营养供应,能量负平衡导致体脂动员
3.围产期奶牛日粮营养推荐
建议添加:过瘤胃胆碱:每头牛15g/d(以氯化胆碱计);过瘤胃蛋氨酸:每头牛15g/d(以蛋氨酸计)。
7
猪肠道炎症的产生机制及调控肠道炎症的生物活性肽的创制
彭健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
一、肠道炎症反应与上皮屏障功能
1. 肠道的4种屏障
(1)生物屏障:占位效应、群体感应
(2)化学屏障:粘液、抗菌肽、IgA
(3)上皮屏障
(4)免疫屏障:免疫耐受,免疫监视
2. 肠道各种屏障功能相互协作,维持肠道的结构和功能
(3)生理性炎性反应,在Treg细胞作用下维持免疫稳态。
3. 病原菌、毒素、应激因子刺激后最终损伤和破坏上皮屏障,导致肠道局部炎症,甚至系统性炎症。
4. 各种因素损伤肠道屏障时,其共性特征是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1)产生炎性细胞因子
(2)产生ROS
5. 过度的肠道炎症反应不仅破坏上皮屏障还形成“肠漏”和溃疡,甚至全身性炎症和感染,累及其他组织和器官。
二、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肠道炎症反应关系
1. 细胞程序性死亡
凋亡、自噬、坏死、焦亡、铁死亡
2.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炎症
坏死,焦亡:释放大量炎性介质;铁死亡:产生ROS。
3. 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治疗和预防疾病
促进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治疗癌症,抑制正常细胞的异常死亡治疗炎症性疾病。
4. 细胞焦亡与肠道炎症
(1) HMGB1:趋化扩散炎性反应
(2) mtDNA:增强促炎信号
(3) ATP:招募白细胞
(4) IL-β,IL-18:激活T细胞,增强炎性反应
三、调控肠道炎症的关键靶标的确定
1.人的IBD患者结肠组织中,Nur77表达显著下调。
2.在BMDM细胞中,Nur77可以抑制细胞焦亡的关键信号炎性小体3(NLRP3)的激活。
3.Nur77基因缺失鼠在柠檬酸杆菌诱导模型中发生了更严重的结肠炎。
4. 缺失Nur77加剧了结肠组织中NLRP3的激活和巨噬细胞的募集。
5. Nur77通过什么机制来抑制肠道过度的炎症反应。
6. 小分子药物6-MP和Csn-B能激活Nur77,缓解柠檬酸杆菌诱导的小鼠肠结肠炎。
四、调控肠道炎症的生物活性肽的创制
1. 生物活性肽的定义和来源
(1)由2-20个氨基酸组成,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作用。
2.发现新型生物活性肽BTP,并建立了酶解-分离-鉴定-提纯工艺。
(1)BTP抑制DSS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缓解肠道损伤,降低死亡率。
(2)BTP抑制LPS及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3)BTP显著抑制了H2O2和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
(4)BTP抑制呕吐毒素诱导的小鼠肠道氧化应激和屏障功能损伤。
(5)BTP能与Nur77直接结合,并上调结肠组织中Nur77的表达。
(6)BTP激活上调Nur77后通过抑制NF-κB,抑制肠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因子产生。
(7)BTP激活上调Nur77后,促进Nur77迁移线粒体,激活肠上皮细胞自噬,维持肠上皮屏障完整性。
(8)BTP在巨噬细胞中抑制炎性小体NLRP3的组装激活,抑制细胞焦亡及肠道炎症。
(9)BTP激活Nrf2通路,上调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维护上皮屏障。
五、总结
1. 肠道上皮屏障是维护肠道屏隔功能的关键,适度的炎性反应有利于肠道上皮的稳定,但过度的炎性反应会破坏肠道上皮屏障。
2. 在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在肠道产生迅速而剧烈的响应,其特征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并可能影响肠外组织,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动物产品的品质下降。
3. 应激导致肠道上皮的损伤,可能进一步引发肠上皮细胞的各种程序性死亡。其中,以炎性因子大量释放为特征的焦亡,是导致严重的肠炎的重要诱因。
4. Nur77是抑制肠道炎性反应过度发生的重要调控靶点。
5. 生物活性肽BTP,能有效控制霉菌毒素、细菌感染和氧化应激等造成的肠道炎症。其机制是:通过靶向激活Nur77抑制巨噬细胞焦亡,提高肠上皮细胞自噬,维护肠上皮屏障。
来源: 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思勉现场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