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家李东垣,一个可以治耳鸣、耳聋名方

 hxzls 2023-01-29 发布于湖北

倪海厦汉唐学堂 2022-10-23 10:10 发表于山东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李东垣的益气聪明汤。
 
李东垣这个人,略懂中医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他生活在金元时期,是脾胃大家,也是脾胃学派的创始人,非常擅长治疗脾胃疾病。李东垣把自己毕生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名字起的也很直白,就叫《脾胃论》,书中记载的很多方子,比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等,都是从脾胃论治的。
 
益气聪明汤也不例外。
 
我们把方名拆开来看,首先,益气,益的一定是脾胃之气。其次,聪明二字也很有意思,我们现在夸一个人头脑灵光,思维敏捷,会说这个人很聪明。那么,古人是如何理解聪明二字的呢?
 
在古代,聪和明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含义,聪,旁边站了一个耳,把外界的信息汇总到耳边,所以聪代表听力好。明,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最明朗,最明亮,当然是眼睛,所以明代表视力好。
 图片

益气聪明,合在一起,就是说一个人脾胃好,就能耳聪目明。
 
这个方子收录在《东垣试效方》中,原文是这么说的:“益气聪明汤,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昏暗,视物不能,此药能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
 
这样的思路也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里有这样一句话,叫“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九窍指的是身体的九个孔窍,包括嘴巴、耳朵、鼻子、眼睛、以及前后二阴。大家看,九个孔窍当中,头面部就占了七个。《内经》又说了,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这七个孔窍是最需要清阳之气的。
 
清阳要升上去,浊阴要降下来。必须要经过脾胃这个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嘛。脾虚了以后,清阳升不上去,浊阴也降不下来,完全反过来了,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清阳在下面,浊阴在上面,脑袋上的孔窍得不到清阳的濡养,反而被浊阴所扰,它就要出问题,就不通畅。
 
首先是眼睛,打个比方,冬天的时候,玻璃窗总是蒙着一层水雾,即便是把脸贴到上面,外面的世界也不能看得很清楚。到了更冷的三九天,还会结冰花。
 
水雾也好,冰花也罢,都可以看作是身体里的浊阴,浊阴蒙在眼睛上,看东西就模模糊糊。
 
其次是耳朵,浊阴塞在耳窍里,就像一个空瓶子,灌了半瓶水进去,走在路上的时候,瓶子里的水摇摇晃晃,瓶水相撞,是不是就会发出声响?这就是耳鸣,这种耳鸣,声音不大,劳累之后会加重。严重的,还会耳聋。
 
有人说了,那把浊阴降下去不就好了。浊阴降下去了,眼睛就明亮了,耳朵也清静了。
 
表面上看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有些人为了看得清楚,就找块抹布把水雾擦掉,还有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在玻璃窗上画画,不瞒大家说,我小的时候也经常这么干,可是用不了多久,玻璃就又被水雾盖住了。
 
有时候人的这个脾胃很虚弱,浊阴就老往上跑,就像冬天的窗玻璃一样,擦是擦不干净的,只有等到太阳出来了,这些水雾啊,冰花啊,才能被彻底蒸发掉。就是说一定要把脾胃培补起来,把清阳升上去,这个时候,只要稍微用点降浊的药物,怎么样,立马窗明几净。
 
而益气聪明汤的思路就是补脾益气,升清降浊。
 
益气聪明汤:黄芪15克、甘草15克、人参(党参)15克、升麻9克、葛根9克、蔓荆子4.5克、白芍3克、黄柏3克,水煎服。这个方子现在也被制成了中成药,叫益气聪明丸。
 
人参、黄芪、甘草主要是补脾胃,填补脾气的空虚。

图片
 
剩下的几味药材兵分两路,一路升清,一路降浊。
 
葛根、升麻、蔓荆子负责把脾胃的清阳之气往上升。
 
葛根,张仲景的葛根汤里有它,葛根汤是古代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既然以葛根来命名,说明它是整个方子中最为重要的一味药。
 
葛根能把颈椎这一带打通,打通以后再鼓舞清阳之气往上升,从脾胃一直升到头面上去。这样一来,不仅颈椎得到濡养,颈椎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等都能解决。
 
有人又说了,奇怪,怎么扯到张仲景,扯到葛根汤了?
 
葛根汤不是重点,重点是通过葛根汤来告诉大家,葛根具有很好的升达之性,张仲景如此看重它,效果一定不会差。
 
升麻,也是让能量往上升的一味药。
 
蔓荆子,它是种子药,药书上说,诸子皆降。通常来讲,种子的药性是往下走的,但蔓荆子不一样,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能够把清阳之气带到头面上去。
 
芍药、黄柏负责把头面上的浊阴往下降。
 
黄柏清热燥湿,白芍利水,好多人以为白芍能补血,能缓急,能止痛,但不知它还能利水。
 
这就是李东垣的益气聪明汤,中成药益气聪明丸。脾虚导致的耳鸣、耳聋,可以用这个方子。脾虚导致的近视,情况不是很严重的,也可以试试用这个方子来调理。它能令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身体一气周流,自然耳聪目明。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感谢您的关注,点亮再看,让更多的人受益~

声明: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不作为用药指导。具体用药请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感谢您的关注,点亮再看,让更多的人受益~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