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间要好诗》,不讨好作者,也不讨好读者。唯一的标准对诗词负责,不论新旧,只选编者认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当代人佳作。 本辑内容选自《小楼听雨》诗词平台 融情于景。分离时,相互之间都会有条伤口。 八声甘州·再发阿提卡机场 独孤食肉兽(武汉) ——致约翰·屈伏塔,who said:This is one of my favorite take offs from Athens,Greece. 在黄昏,在雅典机场,起飞最提神。正目吞跑道,举三叉戟,尾曳钢鳞。其下城邦陵谷,其上则星辰。啖以鲸肩炙,酌以溟盆。 砸入太空腹地,拽雪山为柄,大地堪抡。要日车翻堕,经纬刻金轮。向迷宫、喷云布线,早无归、风景可存根。听筒畔、天河耳语,润灼鬚唇。 韦散木评: 独孤这首词的新颖,一是散文体构架运思,一下就从传统词作的用语与结构特色中挣脱了艺术创作所谓的“影响的焦虑”, 打上了鲜明的个人风格烙印。其次是选材独特,因为起飞的机场下临欧洲文明的摇篮,希腊“城邦陵谷”, 以及远处古老而新意不绝的地中海景物, “鲸肩溟盆”。把天地海洋盆地以及古今历史串连一处,而诗人竟然从这城邦陵谷出发... 他不和古希腊人物交谈,要去哪里? 下片隐晦诗意地给出了答案。作者把一次普通的红尘机场出发,联络到了向太空之旅的想象与升华。其中有飞机与周围环境相互交汇时的诗意情景描摹,意境优美,遣词精致,因而整体上不会因为散文体结构而显得作品缺乏优雅感。 词的结拍是这次“再发阿提卡机场”的真正精神归宿, 诗人隐隐听到听筒里传来思念之人的耳语,如此“润灼须唇”。虽然是耳语,作者用了既润又灼的心情变化过程,可见内心之激动万分...! 联想到作者有不少怀念其先父的诗词佳作。私以为这首词应该也是诗人的新年怀父之作。整首词构思别致,造景不俗,深情隐而包袱逐渐得以抖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