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贤下士”还是“养虎为患”?

 冬不拉拉 2023-01-30 发布于安徽
夜读梅毅《帝国大涅槃:两晋南北朝真史》,我虽然对其史识不敢恭维太多,但是其对于史料的收集还是认为不错。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奇特的年代,所谓“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对于前来投奔的一流人才,既要“礼贤下士”又不能“养虎为患”,这是曹操、苻坚、姚兴、萧衍同样难以正确面对的问题。

曹操对于刘备这样的一流人杰当然难免英雄惺惺相惜,既担心怠慢了“人杰”影响自己“礼贤下士”的政治形象,又担心“养虎为患”影响千秋基业。结果当然是“一不小心”放虎归山,这就有了赤壁之战的折戟沉下与汉中之战的功败垂成。其实,曹操的重要谋士郭嘉已经由相应的“对策”,既不可以杀害也不能放纵,也就是把刘备“养起来”充当政治花瓶,既没有“害贤”之名,也不会遗留“后患”。后来周瑜劝说孙权把刘备“养起来”使其纵情声色犬马也是这种方案,可见天下智士所见者略同。
苻坚统一了北方,无论是鲜卑首领慕容垂还是羌族首领姚苌,都成为前秦的“高级政治俘虏”。不过,苻坚却没有吸取曹操的教训对这些一流人杰“养起来”,而是委之以重任,这就有了淝水之战溃败后慕容垂、姚苌等人的“反噬”。
苻坚没有曹操的“家大业大”,竟然命丧姚苌之手,不久前秦国灭。姚兴善待降将秃发傉檀、沮渠蒙逊、赫连勃勃、乞伏乾归,萧衍善待降将侯景,结果后秦被秃发傉檀等人几乎摧毁,南梁被侯景叛乱严重削弱(萧衍也被侯景饿毙)。
“礼贤下士”竟然变成“养虎为患”,南北朝时期“一流智士”远没有郭嘉、周瑜那样的韬略,于是刘裕、拓跋焘等人“矫枉过正”的办法就是“大开杀戒”,于是前朝勋贵屠戮殆尽。“杀降自古谓之不祥”,南北朝几乎没有长命的王朝,这种“斩草除根”的做法不仅“有违人和”更是“大失人望”。
后来李渊将前朝勋贵“养起来”也没有什么“天下大乱”,可见“养虎为患”仅仅是因为帝王自身驭下之术存在缺陷。赵匡胤更是对“五代十国”的帝王“宽大处理”,这也使得后人很少追究赵匡胤“欺人孤儿寡母”的斑斑劣迹,其实赵匡胤的战功远不如司马懿,而司马懿却被史家诟病。
“礼贤下士”与“养虎为患”其实并没有必然联系,典型做法就是“不可付诸兵权”。可惜南北朝时期的帝王读书太少,身边的智士谋臣对历史熟悉不够,这就有了苻坚、姚兴、萧衍的“养虎为患”和刘裕、拓跋焘、萧道成的“矫枉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