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民间的古堡建筑,历史遗产中的民居瑰宝

 陈正兴 2023-01-30 发布于湖北

说到古堡,首先会让人联想到“城堡”一词。讲真,这两个词咬文嚼字起来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中文的“城堡”一词可以泛指城池堡垒,也可以特指现代英语单词“castle”所对应的建筑,即小型的武装堡垒式建筑,这是欧洲中世纪大量兴起的一种防御型建筑形式。

文章图片1

中国与欧洲古堡的典型区别

你可以把城堡有限地放大,上到古代的郡县级那就是城池,显然再称之为“城堡”格局有点小了。如何判断它是堡垒式建筑?那关键得看它有没有核心的武装防御性设施,外观兼有标志性的封闭式城墙、城垛、瞭望楼或角楼箭塔;内部具备曲折迷离、互联互通的街巷整体布局,包括街门、过街楼,屯兵楼洞等设施,复杂的甚至还有地下军事通道。

文章图片2

城堡标准的防御设施特征(法国卡尔卡松城堡)

比如紫禁城是不是城堡?显然应该也算,它只是放大的城堡兼有宫殿的属性;布达拉宫是不是城堡?当然也是,不过它可不是简单的城堡,它是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比紫禁城还多了样宗教的属性。

文章图片3

紫禁城

文章图片4

布达拉宫

那为区别于城堡和古堡概念的含混不清,我们这里将古代规模较小的,以乡村为基本单位的带有武装防御兼有居住属性的建筑称之为古堡,县治级及以上规模的可以称之为城堡或城池。事实上,古代欧洲中世纪的大部分城堡鉴于其人口数量、建筑规模充其量也只能叫做古堡。比古堡更小的建筑那只能称之为坞堡或碉堡了,比如著名的广东开平碉楼,基本是以户为单位的建筑也兼有居住的属性。至于“坞堡”,出现年代较早,应该是古堡或城堡的鼻祖,下文还会提到。

01 都是堡垒式建筑,为什么欧洲的古堡那么多?

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旅居欧洲的国人会发现欧洲的古堡遍地开花,几乎每座城市哪哪儿都能遇到。有许多废弃的古堡遗迹,也有保存完好、精美或壮观奇特到惊世骇俗的,比如有“欧洲古堡皇冠”美誉的德国新天鹅堡;有宏伟壮观到无以复加的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惊艳有如宫殿式的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城堡;有哥特式阳刚巍峨的德国霍亨索伦城堡;亦有奢华壮丽的苏格兰爱丁堡城堡;更有黑暗神秘传说色彩的罗马尼亚德古拉城堡等。

文章图片5

德国新天鹅堡

文章图片6

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

文章图片7

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城堡

文章图片8

德国霍亨索伦城堡

文章图片9

苏格兰爱丁堡城堡

文章图片10

罗马尼亚德古拉城堡

欧洲的古堡或城堡有多少?仅以德国为例,现存的古堡多达上万座,注册在案的就有8000多座,其它欧洲地区也不遑多让。欧洲的封建贵族为什么如此热衷营造古堡?这绕不开欧洲中世纪特定的有别于中国的历史环境。

文章图片11

欧洲中世纪城市兴起(10~11世纪)

在封建统治手段上,西方中世纪普遍采用的是分散的领主式的统治模式,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早期分封制下的贵族统治模式(但秦统一后郡县制的出现标志着分封制逐渐被官僚制度所取代)。国土辖区分别由大大小小的领主所统治,领主虽效忠王权并向国王负责,但却拥有着高度的自治权。这种模式下,部分领主辖区人口、土地、财产的得失仅仅关系到领主的存亡,而对于封建王国并无实质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城堡的作用仅是为了保护领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城堡带有明显私人属性,非官方建筑。

文章图片12

中世纪欧洲的王权与领主

在辖区治权上,中世纪的欧洲普遍采用的是领主式封建庄园模式(区别于中国地主式封建庄园,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分离,并不拥有行政、司法等特权),领主不仅拥有辖内土地的所有权,而且拥有绝对的政治统治权,拥有着独立的行政、司法、军队等特权。此外,这种领主式封建庄园,还拥有着一定的奴隶制色彩,农民的生命财产完全隶属于地方领主。

文章图片13

中世纪领主式的封建庄园经济模式

在社会人文观念方面,欧洲由于领主式的统治模式,相对于国家民族观念来讲,家族的血脉延续及存亡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首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不同封地的贵族家族之间可以用过联姻等方式继承封地乃至整个国家,这放在古代中国是难以想象的。

文章图片14

攻伐战争中的欧洲贵族

在军事层面,战争贯穿着整个欧洲封建发展史,中世纪的欧洲虽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但尤以世袭封地领主之间的功伐争斗为甚。区别于政权国家间的战争,规模普遍较小,数百数千级兵员的武装冲突显然城堡或古堡更适合一些。

文章图片15

欧洲城堡的防御

文章图片16

战争的规模,世袭封地领主之间的功伐争斗

概括来讲,基于古代欧洲王国的政治统治、社会人文、人口规模等因素,决定了战争的方式和规模,因此城堡这一特殊的攻防兼备的堡垒式建筑便在欧洲大批量应运而生。在欧洲11~14世纪是其发展的高峰期,至15世纪中期由于王权的扩张城堡开始衰落。在冷兵器时代结束伴随火炮出现后,城堡逐渐被要塞所取代,而在后期文艺复兴以后,多数城堡被改建为生活奢靡的花园式建筑,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

文章图片17

法国卡尔卡松城堡(欧洲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世纪城堡)

文章图片18

冷兵器时代结束后,城堡逐渐被要塞取代,欧洲著名的马耳他圣埃尔莫堡要塞,更注重防御实用功能

文章图片19

典型的要塞式防御型城堡建筑

02 中国民间堡垒式建筑群的起源和衍变

有人会问中国的古堡建筑为什么那么少,其实虽然没有欧洲那么多但在古代分布极其广泛。前面已经提到了欧洲古城堡兴起的原因和区别于中国的特定历史环境,古代中国人口相对众多,行政区划基层以县级为单位,因此城池是主要的城市布局模式;而欧洲规模级城市出现较晚,领主制领地分散,才造就了城堡这一建筑形式的遍地开花。

文章图片20

中国古代的大型城池(西安城墙)

对于历史的了解,我们多数关心的是封建王朝国与国之间的政权更迭引起的战争格局变化,或有代表性的关键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左右中国的历史进程,却极少有人关心过广袤大地遍布华夏的乡村一级的底层人民,在兵荒马乱年代抵御外来入侵时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

文章图片21

岁月沧桑的古堡遗迹(河北西大坪古堡)

中国古代政权虽然县级以下亦有乡、里或坊、村或保甲等基层官方单位(历代叫法不同),但几乎都是地方有名望的宗族、乡绅代理的群体,自古以来“王权止于县政”。一旦发生兵祸战乱,这些地主乡绅便会组织乡民营建堡垒,确保一方安全。

文章图片22

乡村堡垒

中国最早的堡垒式建筑叫做“坞堡”或“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御性建筑,考古记录其大约在西汉末年王莽天凤年间(公元14 ~19年)便产生了。为什么叫“坞堡”?它的特点就是小,“坞”即为小障蔽物、防卫用的小堡,亦称“庳城”,从考古出土的众多坞堡建筑模型可一探其究竟。

文章图片23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坞堡(出土模型)

文章图片24

东汉时期的坞堡(出土模型)

论其规模,它是袖珍型的城堡,但兼具城堡所有的主要特征: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墻,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望楼;大型的坞堡相当于村落,较小的一如宅院,有的旁侧另附田圃、池塘;堡门一般辟于南墻正中,入口有庭院,院中建主要厅堂及楼屋。这应该就是古堡或城堡的鼻祖了,只是衍变到后期称谓不同而已。

文章图片25

两晋时期的坞堡(出土模型)

在中国封建专治时期修建这种准军事功能的建筑合法吗?当然不能为历代封建政权所容忍,最早在东汉政权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以防止叛乱武装所利用,但禁之不能绝。为何?一是鞭长莫及,二是社会动荡,三是外族袭扰,多为自保不得已而为之。甚至在两晋后的南北朝、宋末元初以及明末动荡时期又兴起了高潮,其规模放大后逐渐衍变为普遍以乡村为单位的古堡式建筑群。

文章图片26

河北蔚县西古堡(明代)

在中国,古堡的分布范围极广,并不限于中原或汉族地区,自卫性质的堡垒建筑聚垒遍布于华夏各地。既是为躲避战乱匪患而建,故大多设立于远离城邑的山林川泽地带,一般建在易守难攻之地。但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民间古堡多分布在北方如山西、陕西、河北,见证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民族贯穿数千年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

文章图片27

陕西米脂姜氏庄园(清代)

它的性质,仅仅是民间准军事防御建筑,其性质和规模决定了它的作用。你让它来挡大规模成建制的军队显然不可能,那是城池或军事要塞的职能,但对抗散兵流寇、山贼匪患却有着出奇的效果。它的意义在于,在特殊的兵荒马乱年代中,封建王朝对地方鞭长莫及,亦或者王朝岌岌可危自身难保时,民间为迫于保卫家园自发性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例如山西现存的古堡多出自于明末的混乱与甘陕饥民东进掳掠、匪患袭扰时期;而闽粤赣的客家围屋,也是在“土客之争”的历史背景下,客家人团结一致御外凝内的产物。

文章图片28

客家围屋

文章图片29

山西灵石厦门村古堡(明代)

03 中国代表性的民间古堡建筑赏析

在现存的古堡中,位于我国山西境内的明代古堡群最具代表性,这当然与山西特定的地理位置有关。《战国策》里提到“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南匈奴与乌桓占据晋北;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从平城南迁到洛阳,这个平城就是大同;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契丹辽国崛起,也占据云中,之后辽金元三个北方南下中原的政权,都把大同设为西京。

文章图片30

山西地势图

这些都印证了山西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的根源:从蒙古高原南下的游牧集团,会首先占据晋北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等众多关键地域,并把这里当作他们进入中原的第一个落脚点。但山西虽然多山,但山脉不连贯,山脉之间有大量山口与山谷孔道可供交通联络;盆地与盆地之间,本省与外省之间,就是一个单薄的山脉相隔,又有多个山口相通,不具备自我守御、自保割据的地理环境。

文章图片31

山西,“封而不闭”的巨型城池

总结来说就是“封而不闭”,山口孔道太多太散,冷兵器时代在军事上根本防不住,面对游牧民族南下虏患时历代王朝往往束手无策。同样的问题在14世纪之后面对漠南蒙古的袭扰时困扰着明王朝,于是大量的军事堡垒建筑营运而生,而民间古堡则作为自保型的有益补充。

其中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便是太行古堡群,是中国北方防御型堡寨聚落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仅以山西晋城为例,其境内古堡117处,又以湘峪古堡、窦庄古堡、郭壁古堡、皇城相府、郭峪古堡、砥洎城等为代表。这些古堡年代久远、数量庞大、空间形式独特、文化脉络完整、历史地位特殊,是山西乃至中国保存最大的乡村古堡群,也是研究中国北方防御型乡村聚落的活化石。

文章图片32

太行古堡群

【湘峪古堡】:其修建完成于明末崇祯七年(1634年),被称之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堡”,以兵洞连城而称奇,为民间军事工程的巅峰之作。

文章图片33

湘峪古堡

文章图片34

湘峪古堡

文章图片35

湘峪古堡

文章图片36

湘峪古堡

文章图片37

湘峪古堡

文章图片38

兵洞连城

文章图片39

古堡内景

【皇城相府】:它可能是现存民间古堡中最特殊的一个,是康熙皇帝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整体布局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建筑群巍峨壮观,内部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文章图片40

皇城相府

文章图片41

皇城相府

文章图片42

皇城相府

文章图片43

古堡内景

文章图片44

山河楼

【窦庄古堡】:其于崇祯二年( 1629 年)历时九年修建完成,它的意义在于开启了明清乡村古堡建筑的先河,是古堡建筑布局构造典型的范本。

文章图片45

窦庄古堡

文章图片46

窦庄古堡

文章图片47

窦庄古堡

文章图片48

古堡内景

【砥洎城】:其建于明末(1638年)以前,它的最大特点是选址三面环水的天然防御型,利用冶铁废料坩埚修建的“蜂窝城墙”,极具特色。

文章图片49

砥洎城

文章图片50

砥洎城“蜂窝城墙”

文章图片51

古堡内景

【张壁古堡】:始建于隋末(公元619年),它有其它古堡群不具备的两个特点:其一为村落布局遵循中国传统古代星象和堪舆理念建造,地面布局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对应;其二为地下修建了上下三层、攻防兼备、错综复杂长逾万米的古地道,堪称“地下长城”。

文章图片52

张壁古堡

文章图片53

张壁古堡

文章图片54

古堡内景

文章图片55

古堡内景

文章图片56

军事地道

文章图片57

地下军事地道示意图

【王家大院】:这是以晋商为代表的宗族聚居古堡型宅院,历经明清两代300余年修建而成。它的特点就是大,总建筑面积高达25万平,似堡又似城。其为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有“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之称。

文章图片58

王家大院

文章图片59

王家大院

文章图片60

王家大院

文章图片61

大院内景

文章图片62

大院内景

文章图片63

大院内景

文章图片64

大院内景

文章图片65

大院内景

【其它民间古堡】:我国的民间古堡遍布华夏大地犹如星罗棋盘,风格迥异,千万别再说中国古堡为什么那么少,这里还不包括众多的军事堡垒和要塞。

文章图片66

福建安贞堡(清代1885年)

文章图片67

福建大田琵琶堡

文章图片68

浙江温州永昌堡(明代1558年)

文章图片69

云南红河红河迤萨古堡

文章图片70

重庆石宝寨(明代1572~1619年)

文章图片71

广东河源林寨谦光楼

文章图片72

广东惠州会龙楼(清代1889年)

文章图片73

四川泸县屈氏庄园(清代1809年)

文章图片74

四川武胜宝箴塞(清代1911年)

文章图片75

甘肃武威瑞安堡(民国27年1938)

文章图片76

广东仁化双峰寨(1915年)

文章图片77

广东韶关满堂围(清代1836年)

文章图片78

江西会昌羊角水古堡(明代1542年)

文章图片79

山西夏县堆云洞(元代)

文章图片80

陕西志丹县永宁古寨(清代)

文章图片81

贵州安顺云峰屯堡(明代)

文章图片82

河北蔚县古堡

文章图片83

西藏江孜宗堡

文章图片84

贵州平坝天龙屯堡(明代)

文章图片85

四川阿坝理县桃坪羌寨

文章图片86

北京遥桥古堡(明代)

文章图片87

重庆云阳彭家楼堡

客观来讲,中国的民间古堡在建筑形制上远不如欧洲古堡的精致、高大和有型,其外观多数就是城池的缩小版。如果硬是要对比一番,欧洲的古堡普遍巧妙地将军事防御的城墙、塔楼融合于主体建筑,纵向层次分明、高大巍峨,建筑布局集中且后期注重内外部装饰;而中国的古堡普遍矮小,但占地面积开阔,建筑布局横向集中互通联系,偏注重于防御实用功能。

文章图片88

中式与欧式古堡显著的区别和特点

至于古堡完好留存下来相对较少的原因,不同于欧洲普遍采用石质结构,其修建材质多使用黏土、砖土结构,堡内建筑多采用砖砌或砖木结构,易风化、老化不耐腐蚀;此外受烽火连天战争岁月的洗礼,绝大多数已残败不堪或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文章图片89

北方塞上残败的古堡遗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